偉人坎坷:毛澤東一生經歷的10大尷尬事——皖南事變

偉人坎坷:毛澤東一生經皖南事變前後的毛澤東心情壞到了極點。

 

 

 

蔣介石是不是會投降日本人這一點判斷曾經讓毛澤東遲遲不能做出對路的決斷。如果蔣要投降,*軍隊絕對不可以放任,主動出擊殲滅其有生力量是必須的,於是他要求八路軍和新四軍準備十五萬機動兵力備用。可蔣要降日,則國民黨對新四軍的包圍就可能順利地通過某些日占的鐵路和河流的這一顯性指標,又讓毛澤東為之困惑。

 

 

 

蔣介石在這個時候可謂威風八面,日本人、美國人和蘇聯人都在拉他,他在左右逢源中希望得到最大的政治利益和軍事收穫。即使是日、美、蘇的判斷也不准確,何況一直不能掌握第一手資訊而只是根據外顯的跡象進行判斷的毛澤東呢。

 

 

 

只是汪精衛一派的投降反而讓毛澤東放下心來。他開始放棄了準備對付蔣介石的強硬對策而寄希望皓電和齊電只是嚇一嚇。他相對較為從容地開始處理新四軍軍部的北上問題。項英也開始因為毛澤東的猶豫不定而繼續拖延。就是在這樣的矛盾心境中,他認可了劉少奇的蘇北攻韓並因此而更加激怒蔣介石和顧祝同。

 

 

 

可當毛澤東發現自己的判斷可能失誤而蔣介石即使不降日也願意與日本人保持不一定的默契以騰出手來對時限過後"違反軍令"的新四軍施以重擊時,他的著急心情不可言表。他發電要求項英迅速組織北上,並開始僥倖項英們能夠選擇到一條安全地北上之路。

 

 

 

當新四軍軍部期望先南下再東下然後達到北上目標時,他們發現自己已經處在七個師的包圍之中。"護送"迅速變成了"圍剿",九千男兒被來了一次從戰法上看更象*"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聚殲。

 

 

 

新四軍軍部及六個團成建制的被消滅讓驚魂未定的毛澤東怒不可遏怒髮衝冠,他甚至要求山東八路軍包圍沈鴻烈、蘇北新四軍和八路軍包圍韓德勤予以報復。在蔣介石下達解散新四軍命令之年單方面重建新四軍軍部的作法也似決裂行動。

 

 

 

但是,冷靜下來的毛澤東又開始認為取政治上進攻的方式更為有利和有成算。配合著國際國內一片罵聲,*參議員拒絕參加國民大會的舉動讓蔣介石大為尷尬。而後日本人對湯恩伯部的進攻則更加讓他臉上無光。

 

 

 

失去了一個操作不利的項英和江南八千壯士(有一千多人突圍)而得到了一支在江北更加壯大和整備的新四軍,毛澤東有得有失。江南支點被奪使得後來的國共對壘的主戰場主要是在江北,陳劉主持新四軍軍各讓毛澤東的抗日策略得到更堅決的貫徹。

 

 

 

蔣介石也終於吐口"不會再有剿滅友軍之軍事",十二條抗議雖然沒有實現,也終於算是打退了敵人的反共高潮。毛澤東從一種在很大程度上因為自己的判斷和指揮失誤而負出的重大損失中抬起頭來,得到了黨內同事們的支持而不是懷疑,這也讓他的自責減少而開始走出與國民黨破裂的雙敗危險。

 

 

 

如果說皖南事變前毛澤東還有若干可以商榷的決策,則之後他採取的政治上反擊的作法則肯定是絕對的英明。試想,如果堅持以牙還牙,最高興的應該是日本人,且國共之間的名義上的合作關係再也無法修復,且在國際國內,*人得到的同情也將淡化。更為緊要的是,縱使是日本人坐山觀虎鬥,當時分散各地且以打遊擊為主要作戰邏輯的*軍隊也沒有戰勝蔣介石的把握。

 

 

 

皖南事變大大地讓毛澤東尷尬了一把。不過,後來歸蔣介石尷尬了。毛澤東雖然損失了八千壯士,可在勢上勝了。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