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昆侖
發表時間:1935.10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本詞作於1935年。當時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後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陜北。10月,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昆侖山脈 有感而作。
本詞作於1935年。當時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後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陜北。10月,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昆侖山脈有感而作。)
【原注】
前人所謂“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說的是飛雪。這裏借用一句,說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遠望,群山飛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說,當年孫行者過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滅了火,所以變白了。
【注釋】
昆侖:山脈名稱。其主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交界處,東段分三支伸展。其南支向東延伸後與岷山相接,因而紅軍長征時所經過的岷山,也可以看作昆侖山的一個支脈。
作者自注:“昆侖: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不是別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國,改為一截還東國。忘記了日本人是不對的。這樣,英、美、日都涉及了。別的解釋不合實際。”
橫空出世:橫空,橫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險峻。
飛起玉龍三百萬:玉龍,白色的龍;三百萬是形容其多。這裏是說終年積雪的昆侖山脈蜿蜒不絕,好像無數的白龍正在空中飛舞。(按:作者原注中的“前人”指北宋張元。張元句,始見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一,原作“戰死玉龍三十萬,敗鱗風卷滿天飛”。以後有關記載漸有出入。南宋魏慶之輯《詩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條作“戰退<舊時通行本作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似為作者原注所據。“當年孫行者過此”,是當地居民傳說《西遊記》裏的故事。)
作者自注:“宋人詠雪詩雲:‘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昆侖各脈之雪,積世不滅,登高遠望,白龍萬千,縱橫飛舞,並非敗鱗殘甲。夏日部分消溶,危害中國,好看不好吃,試為評之。”
周天寒徹:滿天冷透。
人或為魚鱉:人們也許要被洪水淹死。《左傳·昭公元年》:“微(沒有)禹,吾其魚乎!”
倚天抽寶劍:傳楚宋玉作《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寶劍極長和帶劍的人極高大。
遺(wèi胃):贈與。
還東國:首次發表時原作“留中國”,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詩詞》改為“還東國”。
【賞析】
《念奴嬌?昆侖》的主題是什麼?它的豐富性可能會使細心的讀者應接不暇,而又撲朔迷離。嚴格地說這是一首十分復雜的詩,詩人的胸懷在這首詩中不僅僅是容納了祖國河山,而且容納了整個人類世界,即氣魄之大僅祖國山川已不能容納,它必向外奔溢,窮盡八荒,涵蓋環宇。那麼我們在此再追問一句,它的主題到底是什麼?作者已在1958年12月21日為這首詩的批注中向我們揭開了謎底:“昆侖: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不是別的。”接著作者繼續批注道:“改一句,‘一截留中國’,改為‘一截還東國’。忘記了日本人民是不對的,這樣英、美、日都涉及了。”
我想讀者在讀到“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時,一定要問毛主席為什麼要把昆侖一分為三贈予英、美、日呢?根據作者的解釋是反對帝國主義,我們循著這一思路向前,就會豁然開朗了。
縱觀毛主席的一生從來都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不屑於一寸一地之得失,他輸得起也贏得起。他胸懷世界的抱負是從青年時代就開始的,他讀過世界上眾多英雄的傳記並以此激勵自己的壯志。他在長沙還是一英俊書生時就指點祖國江山,創辦新民學會及稍後的《湘江評論》。青春時的抱負隨著歲月的流逝沒有絲毫減退,反而越來越高漲,一浪高過一浪,終於在1935年10月,借昆侖山為著眼點或壯志之出發點,一舉表達了他對於全世界的義務、責任及抱負,這一切都是很具體的,說到底就是要把世界範圍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而且要鋪開到世界的每個一角落,形成燎原之勢,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毛主席對於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體系露出了最初的光芒,從這一天開始,直到後來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學說,在最大範圍內團結了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志,共同反對帝國主義。為此,“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即是把中國革命的經驗以及毛澤東思想傳送給他們,而不是真的把昆侖砍成三段送給他們。
前面談了此詩的思想境界之美,這裏轉談一下此詩的藝術之美。
因為我們知道如此復雜的主題本身要表達清楚已不容易,而且要同藝術相結合就更非易事了,但天公(即昆侖)出來幫忙了,詩人“橫空出世”般的勝任了。
詩之上半闋寫昆侖山之壯麗從冬天一直寫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禍,功過是非,誰曾評說。詩人在此以昆侖象征祖國,並站在一個高度評說祖 國幾千年歷史的功過是非。氣勢流暢,有一泄千裏之感,從大象入物,又有細節描繪,“飛起玉龍三百萬”化用前人“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二句,正如作者所說借此一句來形容雪山。此句用得靈妙自然、恰切精當。再有“人或為魚鱉”一句,意象突兀,如超現實主義詩歌中的奇異比喻,指夏日從此昆侖橫流下來的江河湖水已泛濫成災,加害於人,同時又暗指中國舊社會的黑暗之雲。然後破空鬥膽一句提問:“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下半闋,詩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侖道,今天我要來談一談你了,這高度,這大雪都不需太多。“這高”、“這多雪”中的“這”字用得簡省好看,顯得詩人內心篤定大氣,僅兩個“不要”就解決了。接著是“安得倚天抽寶劍”一句,令人聯想到稼軒的《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中二句“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裏須長劍。”以及李白《臨江王節士歌》中二句:“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甚至還令筆者想到金庸一部武俠小說的名字《倚天屠龍記》。而詩人毛澤東不正是在1935年10月倚天拔劍斬玉龍嗎?
最後二行帶有預言性質,在未來的和平世界裏,全人類將共享一個冷暖適應的氣候,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潛在之意是詩人堅信他所捍衛及奉行的理想屬大道中正,必將普行於全人類。這理想是世界革命進行到最後勝利,徹底埋葬帝國主義。
最後一行的“涼熱”二字極富詩意,前者清涼後者熱烈,放在一塊加以辯證綜合就調出一個恰切的溫度,另外,這二字的象征意義也極為精蘊,含而不露,輾轉達意,卻又一語中的,最後應了作者自己所層層推出的主題:反對帝國主義而不是別的。
這首詞裏,毛成功地表達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侖裁為三截後,“一截遺歐,一截贈美”,好使“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讀者立即知道這是“大同”理想;聯系到他的事業,這大同理想還不是《禮記》裏幻想的那種,而是馬克思設計的那種。當然,馬克思得以在中國傳播、托根,很可能與《禮記》那個古老理想深入民族心靈有關,康有為曾依傍那個理想,直到近來講“小康”,名字還從《禮記》那段裏摘出來的。叫人驚異這個以流變不居著名的世界上,會有那樣頑固的繼承性;我也隱隱由此想到,一個學說在民眾間的傳播,往往不在於它論證得使人信服,而別有更深微幽隱的因素,任何時代,群眾都沒有從學理上了解過自己所信奉的理論。當然,詞不是政治學說的論文,它也不可能向我們介紹大同理想的細節,所以,通過昆侖這個意象傳達的大同理想,其實還是個兩面派、具有兼容性,既適合《禮記》那個本土的型號,也適合馬克思那個舶來的型號。我們得參照作者的平生、思想,才能給這個理想貼上特別的標簽——這是文藝寫作天生具有含糊性、作者的限制不可能天網恢恢的一個例子,同時也是讀者具有理解主動性的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