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選集第一卷》
矛盾論(下)
五 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在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問題之后,我們必須進而研究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問題。
同一性、統一性、一致性、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互相依賴(或依存)、互相聯結或互相合作,這些不同的名詞都是一個意思,說的是如下兩種情形: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這些就是所謂同一性。
列寧說:“辯證法是這樣的一種學說:它研究對立怎樣能夠是同一的,又怎樣成為同一的(怎樣變成同一的),——在怎樣的條件之下它們互相轉化,成為同一的,——為什么人的頭腦不應當把這些對立看作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應當看作生動的、有條件的、可變動的、互相轉化的東西。”
列寧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呢?
一切過程中矛盾著的各方面,本來是互相排斥、互相斗爭、互相對立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過程里和人們的思想里,都包含著這樣帶矛盾性的方面,無一例外。單純的過程只有一對矛盾,復雜的過程則有一對以上的矛盾。各對矛盾之間,又互相成為矛盾。這樣地組成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和人們的思想,并推使它們發生運動。
如此說來,只是極不同一,極不統一,怎樣又說是同一或統一呢?
原來矛盾著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沒有和它作對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試想一切矛盾著的事物或人們心中矛盾著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夠獨立地存在嗎?沒有生,死就不見;沒有死,生也不見。沒有上,無所謂下;沒有下,也無所謂上。沒有禍,無所謂福;沒有福,也無所謂禍。沒有順利,無所謂困難;沒有困難,也無所謂順利。沒有地主,就沒有佃農;沒有佃農,也就沒有地主。沒有資產階級,就沒有無產階級;沒有無產階級,也就沒有資產階級。沒有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就沒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沒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也就沒有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一切對立的成分都是這樣,因一定的條件,一面互相對立,一面又互相聯結、互相貫通、互相滲透、互相依賴,這種性質,叫做同一性。一切矛盾著的方面都因一定條件具備著不同一性,所以稱為矛盾。然而又具備著同一性,所以互相聯結。列寧所謂辯證法研究“對立怎樣能夠是同一的”,就是說的這種情形。怎樣能夠呢?因為互為存在的條件。這是同一性的第一種意義。
然而單說了矛盾雙方互為存在的條件,雙方之間有同一性,因而能夠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這樣就夠了嗎?還不夠。事情不是矛盾雙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還在于矛盾著的事物的互相轉化。這就是說,事物內部矛盾著的兩方面,因為一定的條件而各向著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轉化了去,向著它的對立方面所處的地位轉化了去。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種意義。
為什么這里也有同一性呢?你們看,被統治的無產階級經過革命轉化為統治者,原來是統治者的資產階級卻轉化為被統治者,轉化到對方原來所占的地位。蘇聯已經是這樣做了,全世界也將要這樣做。試問其間沒有在一定條件之下的聯系和同一性,如何能夠發生這樣的變化呢?
曾在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定階段上起過某種積極作用的國民黨,因為它的固有的階級性和帝國主義的引誘(這些就是條件),在一九二七年以后轉化為反革命,又由于中日矛盾的尖銳化和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政策(這些就是條件),而被迫著贊成抗日。矛盾著的東西這一個變到那一個,其間包含了一定的同一性。
我們實行過的土地革命,已經是并且還將是這樣的過程,擁有土地的地主階級轉化為失掉土地的階級,而曾經是失掉土地的農民卻轉化為取得土地的小私有者。有無、得失之間,因一定條件而互相聯結,二者具有同一性。在社會主義條件之下,農民的私有制又將轉化為社會主義農業的公有制,蘇聯已經這樣做了,全世界將來也會這樣做。私產和公產之間有一條由此達彼的橋梁,哲學上名之曰同一性,或互相轉化、互相滲透。
鞏固無產階級的專政或人民的專政,正是準備著取消這種專政,走到消滅任何國家制度的更高階段去的條件。建立和發展共產黨,正是準備著消滅共產黨和一切政黨制度的條件。建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軍,進行革命戰爭,正是準備著永遠消滅戰爭的條件。這許多相反的東西,同時卻是相成的東西。
大家知道,戰爭與和平是互相轉化的。戰爭轉化為和平,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轉化為戰后的和平,中國的內戰現在也停止了,出現了國內的和平。和平轉化為戰爭,例如一九二七年的國共合作轉化為戰爭,現在的世界和平局面也可能轉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什么是這樣?因為在階級社會中戰爭與和平這樣矛盾著的事物,在一定條件下具備著同一性。
一切矛盾著的東西,互相聯系著,不但在一定條件之下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而且在一定條件之下互相轉化,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義。列寧所謂“怎樣成為同一的(怎樣變成同一的),——在怎樣的條件之下它們互相轉化,成為同一的”,就是這個意思。
“為什么人的頭腦不應當把這些對立看作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應當看作生動的、有條件的、可變動的、互相轉化的東西”呢?因為客觀事物本來是如此的。客觀事物中矛盾著的諸方面的統一或同一性,本來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動的、有條件的、可變動的、暫時的、相對的東西,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條件向它們的反面轉化著。這種情況,反映在人們的思想里,就成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只有現在的和歷史上的反動的統治階級以及為他們服務的形而上學,不是把對立的事物當作生動的、有條件的、可變動的、互相轉化的東西去看,而是當作死的、凝固的東西去看,并且把這種錯誤的看法到處宣傳,迷惑人民群眾,以達其繼續統治的目的。共產黨人的任務就在于揭露反動派和形而上學的錯誤思想,宣傳事物的本來的辯證法,促成事物的轉化,達到革命的目的。
所謂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的同一性,就是說,我們所說的矛盾乃是現實的矛盾,具體的矛盾,而矛盾的互相轉化也是現實的、具體的。神話中的許多變化,例如《山海經》中所說的“夸父追日”(27),《淮南子》中所說的“羿射九日”(28),《西游記》中所說的孫悟空七十二變(29)和《聊齋志異》(30)中的許多鬼狐變人的故事等等,這種神話中所說的矛盾的互相變化,乃是無數復雜的現實矛盾的互相變化對于人們所引起的一種幼稚的、想象的、主觀幻想的變化,并不是具體的矛盾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的變化。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之實際上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31)這種神話中的(還有童話中的)千變萬化的故事,雖然因為它們想象出人們征服自然力等等,而能夠吸引人們的喜歡,并且最好的神話具有“永久的魅力”(32)(馬克思),但神話并不是根據具體的矛盾之一定的條件而構成的,所以它們并不是現實之科學的反映。這就是說,神話或童話中矛盾構成的諸方面,并不是具體的同一性,只是幻想的同一性。科學地反映現實變化的同一性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
為什么雞蛋能夠轉化為雞子,而石頭不能夠轉化為雞子呢?為什么戰爭與和平有同一性,而戰爭與石頭卻沒有同一性呢?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東西呢?沒有別的,就是因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條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條件,就沒有任何的同一性。
為什么俄國在一九一七年二月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同年十月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直接地聯系著,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沒有直接地聯系于社會主義的革命,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公社終于失敗了呢?為什么蒙古和中亞細亞的游牧制度又直接地和社會主義聯系了呢?為什么中國的革命可以避免資本主義的前途,可以和社會主義直接聯系起來,不要再走西方國家的歷史老路,不要經過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時期呢?沒有別的,都是由于當時的具體條件。一定的必要的條件具備了,事物發展的過程就發生一定的矛盾,而且這種或這些矛盾互相依存,又互相轉化,否則,一切都不可能。
同一性的問題如此。那末,什么是斗爭性呢?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列寧說:“對立的統一(一致、同一、合一),是有條件的、一時的、暫存的、相對的。互相排斥的對立的斗爭則是絕對的,正如發展、運動是絕對的一樣。”(33)
列寧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呢?
一切過程都有始有終,一切過程都轉化為它們的對立物。一切過程的常住性是相對的,但是一種過程轉化為他種過程的這種變動性則是絕對的。
無論什么事物的運動都采取兩種狀態,相對地靜止的狀態和顯著地變動的狀態。兩種狀態的運動都是由事物內部包含的兩個矛盾著的因素互相斗爭所引起的。當著事物的運動在第一種狀態的時候,它只有數量的變化,沒有性質的變化,所以顯出好似靜止的面貌。當著事物的運動在第二種狀態的時候,它已由第一種狀態中的數量的變化達到了某一個最高點,引起了統一物的分解,發生了性質的變化,所以顯出顯著地變化的面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見的統一、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處在量變狀態中所顯現的面貌。而統一物的分解,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狀態的破壞,變到相反的狀態,便都是事物在質變狀態中、在一種過程過渡到他種過程的變化中所顯現的面貌。事物總是不斷地由第一種狀態轉化為第二種狀態,而矛盾的斗爭則存在于兩種狀態中,并經過第二種狀態而達到矛盾的解決。所以說,對立的統一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而對立的互相排除的斗爭則是絕對的。
前面我們曾經說,兩個相反的東西中間有同一性,所以二者能夠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這是說的條件性,即是說在一定條件之下,矛盾的東西能夠統一起來,又能夠互相轉化;無此一定條件,就不能成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轉化。由于一定的條件才構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說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這里我們又說,矛盾的斗爭貫串于過程的始終,并使一過程向著他過程轉化,矛盾的斗爭無所不在,所以說矛盾的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
我們中國人常說:“相反相成。”(34)就是說相反的東西有同一性。這句話是辯證法的,是違反形而上學的。“相反”就是說兩個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爭。“相成”就是說在一定條件之下兩個矛盾方面互相聯結起來,獲得了同一性。而斗爭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
在同一性中存在著斗爭性,在特殊性中存在著普遍性,在個性中存在著共性。拿列寧的話來說,叫做“在相對的東西里面有著絕對的東西”(35)。
六 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在矛盾的斗爭性的問題中,包含著對抗是什么的問題。我們回答道:對抗是矛盾斗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矛盾斗爭的一切形式。
在人類歷史中,存在著階級的對抗,這是矛盾斗爭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無論在奴隸社會也好,封建社會也好,資本主義社會也好,互相矛盾著的兩階級,長期地并存于一個社會中,它們互相斗爭著,但要待兩階級的矛盾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的時候,雙方才取外部對抗的形式,發展為革命。階級社會中,由和平向戰爭的轉化,也是如此。
炸彈在未爆炸的時候,是矛盾物因一定條件共居于一個統一體中的時候。待至新的條件(發火)出現,才發生了爆炸。自然界中一切到了最后要采取外部沖突形式去解決舊矛盾產生新事物的現象,都有與此相仿佛的情形。
認識這種情形,極為重要。它使我們懂得,在階級社會中,革命和革命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會發展的飛躍,不能推翻反動的統治階級,而使人民獲得政權。共產黨人必須揭露反動派所謂社會革命是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等等欺騙的宣傳,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社會革命論,使人民懂得,這不但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整個人類的歷史和蘇聯的勝利,都證明了這個科學的真理。
但是我們必須具體地研究各種矛盾斗爭的情況,不應當將上面所說的公式不適當地套在一切事物的身上。矛盾和斗爭是普遍的、絕對的,但是解決矛盾的方法,即斗爭的形式,則因矛盾的性質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開的對抗性,有些矛盾則不是這樣。根據事物的具體發展,有些矛盾是由原來還非對抗性的,而發展成為對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則由原來是對抗性的,而發展成為非對抗性的。
共產黨內正確思想和錯誤思想的矛盾,如前所說,在階級存在的時候,這是階級矛盾對于黨內的反映。這種矛盾,在開始的時候,或在個別的問題上,并不一定馬上表現為對抗性的。但隨著階級斗爭的發展,這種矛盾也就可能發展為對抗性的。蘇聯共產黨的歷史告訴我們:列寧、斯大林的正確思想和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錯誤思想的矛盾,在開始的時候還沒有表現為對抗的形式,但隨后就發展為對抗的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也有過這樣的情形。我們黨內許多同志的正確思想和陳獨秀、張國燾(36)等人的錯誤思想的矛盾,在開始的時候也沒有表現為對抗的形式,但隨后就發展為對抗的了。目前我們黨內的正確思想和錯誤思想的矛盾,沒有表現為對抗的形式,如果犯錯誤的同志能夠改正自己的錯誤,那就不會發展為對抗性的東西。因此,黨一方面必須對于錯誤思想進行嚴肅的斗爭,另方面又必須充分地給犯錯誤的同志留有自己覺悟的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過火的斗爭,顯然是不適當的。但如果犯錯誤的人堅持錯誤,并擴大下去,這種矛盾也就存在著發展為對抗性的東西的可能性。
經濟上城市和鄉村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面(那里資產階級統治的城市殘酷地掠奪鄉村),在中國的國民黨統治區域里面(那里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買辦大資產階級所統治的城市極野蠻地掠奪鄉村),那是極其對抗的矛盾。但在社會主義國家里面,在我們的革命根據地里面,這種對抗的矛盾就變為非對抗的矛盾,而當到達共產主義社會的時候,這種矛盾就會消滅。
列寧說:“對抗和矛盾斷然不同。在社會主義下,對抗消滅了,矛盾存在著。”(37)這就是說,對抗只是矛盾斗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不能到處套用這個公式。
七 結 論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總起來說幾句。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它是和形而上學的宇宙觀相反的。它對于人類的認識史是一個大革命。按照辯證唯物論的觀點看來,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串于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矛盾著的事物依一定的條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夠共居于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到相反的方面去,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然而矛盾的斗爭則是不斷的,不管在它們共居的時候,或者在它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都有斗爭的存在,尤其是在它們互相轉化的時候,斗爭的表現更為顯著,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當著我們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區別;當著我們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爭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種不同的斗爭形式的區別。否則就要犯錯誤。如果我們經過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這些要點,我們就能夠擊破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的不利于我們的革命事業的那些教條主義的思想;也能夠使有經驗的同志們整理自己的經驗,使之帶上原則性,而避免重復經驗主義的錯誤。這些,就是我們研究矛盾法則的一些簡單的結論。
注 釋
〔1〕 見列寧《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一書摘要》(《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頁)。
〔2〕參見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統一物之分為兩個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是辯證法的‘本質’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點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說是它的最基本的特點或特征)。”并參見《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關于“辯證法的要素”部分:“可以把辯證法簡要地規定為關于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這樣就會抓住辯證法的核心,可是這需要說明和發揮。”(《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192頁)
〔3〕德波林(一八八一——一九六三),蘇聯哲學家。一九二九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三十年代初,蘇聯哲學界發動對德波林學派的批判,認為他們犯了理論脫離實踐、哲學脫離政治等唯心主義性質的錯誤。
〔4〕見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新的譯文是:“有兩種基本的(或兩種可能的?或兩種在歷史上常見的?)發展(進化)觀點:認為發展是減少和增加,是重復;以及認為發展是對立面的統一(統一物之分為兩個互相排斥的對立面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6頁)
〔5〕見《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公元前一七九——前一○四)是孔子學派在西漢的主要代表,他曾經對漢武帝說:“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道”是中國古代哲學家的通用語,它的意義是“道路”或“道理”,可作“法則”或“規律”解說。
〔6〕 見恩格斯《反杜林論》第一編第十二節《辯證法。量和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0頁)。
〔7〕見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新的譯文是:“承認(發現)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會的)一切現象和過程具有矛盾著的、相互排斥的、對立的傾向。”(《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6頁)
〔8〕以上所引恩格斯的三段話,均見恩格斯《反杜林論》第一編第十二節《辯證法。量和質》。其中第二段“高等數學的主要基礎之一,就是矛盾……”,《反杜林論》中的原文是:“我們已經提到,高等數學的主要基礎之一是這樣一個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直線和曲線應當是一回事。高等數學還有另一個矛盾:在我們眼前相交的線,只要離開交點五六厘米,就應當認為是平行的、即使無限延長也不會相交的線。可是,高等數學利用這些和其他一些更加尖銳的矛盾獲得了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初等數學所完全不能達到的成果。”(《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0—161頁)
〔9〕 見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306頁)。
〔10〕見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7頁)。
〔11〕 參見本卷《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注〔11〕。
〔12〕 見《孫子·謀攻》。
〔13〕 魏徵(五八○——六四三),唐代初期的政治活動家和歷史學家。本文引語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二。
(14〕《水滸傳》是中國描寫農民戰爭的著名小說。宋江是這部小說中農民武裝的主要領袖。祝家莊在農民武裝根據地梁山泊的附近,這個莊的統治者祝朝奉,是一個大惡霸地主。
〔15〕木馬計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著名故事。據傳說,古希臘人攻打特洛伊城,很久打不下來。后來,他們偽裝撤退,在城下營房中留下了一匹腹內藏有一批勇士的大木馬。特洛伊人不知道這是敵人的計策,把木馬作為戰利品拉進城去。深夜,勇士們走出木馬,利用特洛伊人毫無戒備的時機,配合城外的軍隊,迅速地奪取了特洛伊城。
〔16〕見列寧《再論工會、目前局勢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錯誤》。新的譯文是:“要真正地認識事物,就必須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聯系和‘中介’。我們永遠也不會完全做到這一點,但是,全面性這一要求可以使我們防止犯錯誤和防止僵化。”(《列寧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1頁)
〔17〕 見本卷《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注〔3〕。
〔18〕 見本卷《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注〔5〕。
〔19〕參見本卷《關于蔣介石聲明的聲明》注〔1〕。
〔20〕 見本卷《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注〔4〕。
〔21〕見本卷《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注〔35〕。
〔22〕一八九四年(甲午年)發生的中日戰爭,也稱甲午戰爭。這次戰爭是日本軍國主義者蓄意挑起的。日本軍隊先向朝鮮發動侵略并對中國的陸海軍進行挑釁,繼即大舉侵入中國的東北。在戰爭中,中國軍隊曾經英勇作戰,但是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敗以及缺乏堅決反對侵略的準備,中國方面遭到了失敗。一八九五年,清朝政府和日本訂立了可恥的馬關條約,這個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割讓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后來在俄、德、法三國干涉下,日本同意由清政府償付白銀三千萬兩“贖還”該半島),賠償軍費銀二萬萬兩,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開辟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等地為商埠。
〔23〕 見本卷《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注〔37〕。
〔24〕 參見本卷《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注〔22〕。
〔25〕見列寧《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的任務》(《列寧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3頁);并見列寧《怎么辦?》第一章第四節(《列寧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頁)。
〔26〕見列寧《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新的譯文是:“辯證法是一種學說,它研究對立面怎樣才能夠同一,是怎樣(怎樣成為)同一的——在什么條件下它們是相互轉化而同一的,——為什么人的頭腦不應該把這些對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應該看作活生生的、有條件的、活動的、彼此轉化的東西。”(《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頁)
〔27〕《山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地理著作,其中記載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夸父是《山海經·海外北經》上記載的一個神人。據說:“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28〕羿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英雄,“射日”是關于他善射的著名故事。據西漢淮南王劉安(公元前二世紀人)及其門客所著《淮南子》一書說:“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豸、鑿齒、九嬰、大風、封狶、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豸。……萬民皆喜。”東漢著作家王逸(公元二世紀人)關于屈原詩篇《天問》的注釋說:“淮南言,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留其一日。”
〔29〕《西游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著的一部神話小說。孫悟空是書中的主角。他是一個神猴,有七十二變的法術,能夠隨意變成各式各樣的鳥獸蟲魚草木器物或者人形。
〔30〕 《聊齋志異》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著的短篇小說集,大部分是敘述神仙狐鬼的故事。
〔31〕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頁)。
〔32〕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4頁)。
〔33〕見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新的譯文是:“對立面的統一(一致、同一、均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易逝的、相對的。相互排斥的對立面的斗爭是絕對的,正如發展、運動是絕對的一樣。”(《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6頁)
〔34〕見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三二——九二)所著《漢書·藝文志》,原文是:“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35〕 見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新的譯文是:“相對中有絕對。”(《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7頁)
〔36〕見本卷《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注〔24〕。
〔37〕見列寧《在尼·布哈林〈過渡時期經濟學〉一書上作的批注和評論》(《列寧全集》第60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