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選集

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報告(3)

 

一九六二年,我們在經濟建設方面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第一,從各方面加強農業戰線,力爭多生產一些糧食、棉花、油料和其他經濟作物。

要保證糧食、棉花、油料和其他農副產品的收購任務的完成。

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的發展,必須切實保護和發展大牲畜,必須認真保證制造和修配中型農具所需材料的供應。

第二,積極地增加輕工業和手工業的生產,保證實現國家計劃規定的生產指標,并且力爭超過。

第三,堅決實行“精兵簡政”的方針,繼續壓縮城鎮人口、精減職工。盡可能在春耕以前,至遲在夏收以前,完成今年上半年的減人任務,并且進一步地規定下半年的精減任務。對于減下去的人,應該妥善地加以安排。這是加強農業戰線、緩和城市供應緊張狀況的最重要的一項措施,必須堅決保證完成。

第四,繼續縮短基本建設戰線,絕對不允許再有國家統一計劃以外的建設項目。列入國家計劃的項目,也應該按照輕重緩急,分期分批地進行。一切停建、緩建項目的設備、材料和建筑物,必須采取切實措施,妥善保護,不許損壞。

第五,調整工業企業的生產任務,堅決壓縮或者停止那些原料、材料消耗多和產品質量低的企業的生產,使那些原料、材料消耗少和產品質量高的企業,盡可能增加生產。

第六,認真地做好商業工作,發展城鄉交流,采取各種適當的措施和正確的物價政策,改善市場狀況,努力保證大中城市居民的必不可少的生活需要。

第七,保證完成國家計劃規定的重工業產品的生產指標。要盡可能地多生產一些煤炭、木材和其他原料、材料、燃料,盡可能地多增加一些鋼材的品種。

要切實地加強交通運輸工作,特別是短途運輸工作。

第八,所有工業企業,都必須切實地改進管理工作,把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品種、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當成首要任務。堅決扭轉某些企業虧本賠錢的狀況。

第九,徹底清理物資,由國家統一調劑使用。

第十,認真地貫徹執行或者試行中央制定的關于農業、工業、手工業、商業、教育、科學研究籌各項工作的條例或者規定,整頓生產秩序和工作秩序。

實現上述一九六二年的各項任務,切實把調整工作做好,到一九六三年,我們就有可能在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方面,扭轉被動局面,爭取更多的主動,從而為實現十年的奮斗目標創造有利的條件。

為了實現一九六二年的任務,我們特別要抓緊的是:“精兵簡政”,增產節約,穩定市場,整頓秩序。

這里要著重說一說“精兵簡政”的問題。這是當前調整工作中的一個首要問題。一九六一年我們進行壓縮城鎮人口、精減職工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一九六二年還要大力進行這項工作。幾年來,我們各級黨、政機關的人員增加過多,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也增加過多。很多縣的縣一級機關人員,都在五百人以上。國務院的有些部門,經過多次減人以后,仍然有四五千人之多。機構這樣龐大,這樣重疊臃腫,非生產人員這樣多,這對當前國民經濟的全面調整是很不利的,對于發展生產是很不利的,而且助長了官僚主義和分散主義。我們必須十分重視這個問題,痛下決心,切實地改進工作方法,大大地裁并機構,精減機關人員,減少不必要的職工。黨中央和國務院將重新確定黨政機關和群眾團體的編制,通令全國貫徹執行。

以上就是我們所提出的十年奮斗目標和一九六二年的任務。我們必須統一認識,動員全國人民全力以赴,很好地完成這些任務。

二 加強民主集中制,加強集中統一

要堅持三面紅旗,要更有效地進行國民經濟的調整工作,要順利地實現一九六二年計劃和十年奮斗目標,要在我國建成社會主義,中央認為,目前需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加強民主集中制加,強集中統一,反對分散主義。

這里說的加強民主集中制,加強集中統一,就是要充分地發揚人民民主和黨內民主,進一步地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加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的領導,在全黨范圍內,統一思想,統一政策,統一計劃,統一指揮,統一行動。

反對脫離群眾、破壞民主作風的傾向

在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中央的領導下,我們黨有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深厚傳統。在革命的年代,我們黨不斷地集中人民群眾的經驗和智慧,使黨的政策和工作沿著正確的道路一步步地前進,使黨能夠充分地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從而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如果不充分發揚民主,就不可能有黨中央堅強的集中領導,而沒有這種集中領導,革命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

現在的問題也是一樣。如果不充分發揚民主,建立黨同人民群眾的非常密切的聯系,也就不可能建立無產階級的集中制,不可能有黨中央的集中統一的領導,也就不可能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

我們取得了偉大的革命的勝利,又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這些當然是大好事。但是,由于這些勝利和成就,我們的不少同志沒有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有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在工作中脫離了人民群眾。

必須看到,近幾年來,在我們黨的生活和國家生活中,民主集中制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在有些地方甚至受到了粗暴的破壞。

對人民的敵人實行專政,在人民內部實行最廣泛的民主,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就是無產階級專政,就是人民民主專政。如果用對待敵人的專政手段對待人民,那就會走到無產階級專政的反面,走到人民民主專政的反面。對于無產階級專政、人民民主專政這個問題,毛澤東同志在《論人民民主專政》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兩篇文章中,充分地作了理論的闡明。我們黨的大多數干部,是懂得這個道理的,并且能夠在工作中正確地區別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正確地處理敵我的關系,正確地處理自己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干部,還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們不能正確地處理敵我的關系,也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不能很好地在工作中聯系人民群眾。他們常常采取簡單化的辦法,不自覺地做了一些不妥當的事情,以致侵犯了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還有極少數品質惡劣的人,他們獨斷專行,稱王稱霸,完全脫離了人民群眾,同百分之九十幾的人對立起來。

這些品質惡劣的人,完全不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損害我們黨的利益。他們的所作所為,在他們工作的范圍內,破壞無產階級專政,使無產階級專政變質,在實際上使無產階級專政變為國民黨專政。他們的這種作風,根本不是共產黨作風,而是極端惡劣的國民黨作風。這種國民黨作風,是人民的大敵,是無產階級的大敵,是共產黨的大敵。

我們黨的絕大多數同志,從來反對國民黨作風。我們黨從來不容許國民黨作風在我們隊伍中存在。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時期,曾經這樣地提出問題來告誡我們的同志:或者是共產黨的作風,或者是國民黨的作風,這兩種作風是互不相容的。國民黨政權雖然早已倒了,但是國民黨作風的殘余,現在還繼續腐蝕我們隊伍中的一些不堅定的人。

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我們必須把共產黨作風同國民黨作風嚴格地區別開來,必須繼續向存在于我們黨內和政府工作中的國民黨作風作戰,并且要隨時隨地對這種國民黨作風保持最高度的警惕。這樣,我們才能夠發揚人民民主,最密切地聯系人民群眾。

許多問題往往是這樣發生的:有些部門、有些地方、有些單位的負責人,忘記了我們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傳統,忘記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基礎必須是最廣泛的人民民主。他們不肯做調查研究工作,不理會毛澤東同志經常指出的“先當群眾的學生,后當群眾的先生”這一真理,有事不先同群眾商量,不在群眾中進行醞釀,不傾聽群眾的意見,不認真注意群眾的反映,甚至當群眾的利益已經受到嚴重損害、群眾表示十分不滿的時候,他們仍舊堅持自以為是“正確”的那些錯誤做法。

當然,我們的各級領導機關和負責人,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懂得。我們自己不懂得的事情,群眾中有許多人是懂得的。就農業和工業的生產問題來說,農民、工人和基層干部有很多寶貴的經驗,技術人員和科學家有很多寶貴的知識。只要我們充分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傾聽他們的意見,并且認真地向他們學習,我們是可以同他們一起,把工作做好的。但是,在這些部門工作的不少負責人卻不這樣做,他們杜絕言路,使這些有經驗、有知識的人不能說話,不敢說話。這種不民主的作風,只能把自己封鎖在真理的門外,而使自己的工作犯了不應該犯的錯誤。

在“目前形勢和任務”這一部分中所說的幾年來我們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都是同有些部門、有些地方、有些單位的負責人的那種破壞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不民主的錯誤作風有關的。

很明顯,如果同志們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密切地聯系群眾,在工作中充分地發揚民主作風,恭恭敬敬地當群眾的學生,有事很好地同群眾商量,認真地傾聽群眾的意見,特別是傾聽不同的意見,很多錯誤是有可能不犯的。

例如,我們過去在農村中普遍辦公共食堂,如果能夠真正在群眾中進行民主的討論,事情就不會是那樣。

要把工作做好,要使我們的黨和我們的國家成為不可戰勝的,我們就必須經常地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經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去聯系群眾,同群眾互相交心。這是我們工作中的頭等重要的問題。為著使同志們能夠牢牢地抓住這一點,我們準備在后面再逐步地詳細地說明這個問題。

反對分散主義的傾向

象上面所說的那些脫離人民群眾、破壞民主作風的傾向,怎么會不妨礙我國農業、工業、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呢?怎么會不同毛澤東同志的指導思想相抵觸呢?怎么會不同中央的統一政策和統一計劃相抵觸呢?這種錯誤的做法怎么會不造成分散主義呢?分散主義的最突出的表現是目前存在的許多各自為政的“小天地”。這些“小天地”,對黨中央鬧獨立性,對人民群眾、對下級獨斷專行,壓制民主。這些“小天地”,只顧局部利益,不顧整體利益,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不堅決執行中央的統一政策,不嚴格執行國家的統一計劃。當我們糾正了高指標、“共產風”、瞎指揮等錯誤以后,這類分散主義就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主要障礙。

如果對分散主義熟視無睹,不把它迅速克服,就會使我們很難前進。

下面,我們要講一講屬于分散主義性質的許多混亂現象。

先說政策方面的問題。

在這方面的問題是,有一些同志、一些部門、一些地方,對黨中央決定的政策采取了不嚴肅的甚至錯誤的態度:或者懷疑觀望,或者“各取所需”,或者置之不理,或者另搞一套。

幾年來,報刊的宣傳,也有很嚴重的分散主義。

有的部門,在重大的政策問題上,在重大的生產技術措施問題上,不請示,不報告,自作主張。有的在請示、報告的時候,隱瞞真相,使中央不能作出恰當的決定。

有些地方,對中央許多重要的政策,不如實地向下傳達,不認真地執行,或者借口本地方的“特殊性”,作出同中央政策相抵觸的某些規定。有的甚至采勸封鎖”的辦法,不讓下級和群眾知道中央的某些政策。這樣的事例,是不少的。一九五九年四月經過中央通過的毛澤東同志關于農業方面六個問題的黨內通信發出以后,就發生過這種情形。一九六一年春天中央擬定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六十條發出以后,又發生過這種情形。一九六一年九月,中央關于當前工業問題的指示和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七十條發出以后,又發生過這種情形。在中央關于輪訓干部的決定發出以后,還發生這種情形。

再說經濟計劃方面的問題。

這幾年,國家計劃指標定得過高,而各部門、各地方、各單位不向中央和上級報告,在國家計劃以外,另立計劃,層層加碼,甚至把他們自己的計劃置于國家計劃之上,沖擊國家計劃,這就更加損害了我們的計劃經濟。

有些部門、有些地方、有些單位,在執行生產和基本建設計劃的時候,不是集中力量去完成國家統一計劃規定的任務,而是分散力量去干計劃外的事情,甚至把國家計劃丟在一邊,用國家計劃規定的某些專用物資,去完成它們自定的計劃,或者去搞那些完全不是必需的“樓、館、堂、所”的建設。

有些部門、有些地方、有些單位,在調撥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時候,不是首先考慮全局的需要,完成國家規定的上調任務,而是首先滿足自己的需要,搞自己的“小家務”;對往上調的物資是層層扣留,對國家分配下來的物資也是層層扣留;有的還擅自挪用應該由國家統一支配的物資,假借“協作”的名義,私相交換;有的甚至少報產量,隱瞞庫存,“監守自盜”,“以鄰為壑”。

有些部門、有些地方、有些單位,在招收職工的時候,不執行國家計劃,不按實際需要,任意地增加大批人員。

在精減職工的時候,有些單位討價還價,甚至邊減邊加,或者明減暗加。

有些部門、有些地方、有些單位,在使用資金的時候,不遵守國家的規定,擅自動用銀行的信貸資金和企業的流動資金,去搞國家計劃外的基本建設,囤積物資,預付貨款,彌補自己的財政赤字。

這幾年,擅自動用應該由國家統一分配的物資的情況,是相當普遍的。特別是生產這些物資的單位、部門和地方,這種事情發生得更多。

經濟工作方面的分散主義,使國家無法制定統一的適合情況的計劃,并且把國家的生產計劃、基本建設計劃、物資分配計劃、商業計劃、勞動計劃、財政計劃都攪亂了。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材料,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 O年,這三年國家計劃外的基本建設投資,有二百一十七億元,占投資總額的五分之一還多。這筆款項,大約相當于建設八個鞍鋼所需要的投資,或者相當于建設三十五個長春汽車廠所需要的投資。中央下達的國家計劃內的建設項目,本來已經過多,已經不適當,國家計劃外的項目又大大地增加,這就使基本建設戰線拉得更長了,力量更加分散了,投資效果不能迅速發揮的情況更加嚴重了。

這些計劃外的投資,雖然有一部分是必需的,但是有許多是非必需的,是亂投亂用的。其中用以建設“樓、館、堂、所”的,就有十七億五千萬元。單是這一筆完全不是必需的、非生產性的開支,就相當于建設每年總產量為三百多萬噸的氮肥廠所需要的投資。

一九五八年管理權力下放以后,當年全國各方面就新增加職工二千零八十二萬人。一九五九年國家要求精減職工八百萬人,但是到年底,反而增加了二十九萬人。一九六 O年國家計劃規定增加職工二百萬人,實際增加了四百八十三萬人。在這三年中,工業部門的職工共增加了一千三百九十六萬人。到一九六一年,中央一再指出必須堅決精減職工,嚴禁從農村招人,但是有些地方、有些部門、有些單位,并沒有嚴格執行。

在這里,不準備再用其他的材料來說明國家計劃被攪亂的情況。同志們從這些材料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分散主義的現象是嚴重的。有人說現在沒有多少分散主義,或者說分散主義并不嚴重,這是完全不符合事實的。

許多分散主義現象的發生,是同國家計劃工作和經濟管理工作中的缺點、錯誤有關系的。例如,國家規定的生產、基本建設任務過高,所分配的原料、材料、燃料又不夠,國家的物資管理制度也不盡合理,這就給地方、部門和單位造成了困難。有一段時間,我們要在全國建立許多個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想很快實現。地方、部門和單位在建設工作上也有相當大的盲目性,它們在已經過高的國家計劃指標上,又另加新的任務,提出更急的要求。這些地方、這些部門、這些單位的領導人員和許多干部,主觀上希望本地方、本部門、本單位的建設事業辦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但是,他們沒有很好地研究各種可能的條件,不能正確地處理局部同整體的關系。這樣,在實際工作中,就出現了許多妨礙國家統一部署、損害全局利益的分散主義現象。

在我們黨內,有些干部嚴重地沾染了本位主義、個人主義等非無產階級思想,斤斤計較眼前的、局部的利益,缺乏遠大的政治眼光。這是分散主義產生和滋長的更重要的原因。

分散主義的一切做法,完全不符合總路線的多快好省的要求,也完全不符合毛澤東同志所提出的發揮地方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精神。分散主義,表面上似乎是為了某一地方、某一部門、某一單位的利益,但是,實際上損害了黨和國家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歸根到底,也就是損害了這個地方、這個部門、這個單位的根本利益。

分散主義的種種做法,助長了資產階級思想的發展,助長了資產階級實用主義思想的發展。分散主義不但對于社會主義經濟起了破壞作用,而且對于我們黨的隊伍,對于國家干部,在思想上起著腐蝕作用。有一些干部,利用分散主義所造成的混亂現象,營私舞弊,甚至同社會上的壞分子互相勾結,為非作歹,擾亂市常這些干部,實際上已經蛻化變質。近年來,貪污、盜竊、投機倒把等違法亂紀的事件大大增加,固然有它的社會根源,但是,不可否認,也是同分散主義有關的。

大家看到;由于分散主義,一些同志的全局觀念、組織觀念、紀律觀念淡薄了,共產主義的思想衰退了。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