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選集

我國應有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

                           (一九五八年五月三十日)

 

去年春季,我接觸了一些學生,也接觸了一些工人。

在那些學生中有這么兩個思想是特別突出的:一個是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那個問題,去年寫了一篇文章把它批判了。那是要批判的。還有一個思想,就是學生中間,青年中間,強烈地要求升學,要求多讀書。我看,這個要求是正當的,國家應該想法子,創造條件,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升學要求。我們國家不怕知識分子多,不怕學校多,而怕學校太少了。當然,有個經費問題,辦那么多學校,國家拿不出那么多錢。此外,還有不少的家庭不能供給所有的子女都讀完中學和大學。所以,去年還寫了一篇關于勤工儉學的文章,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搞勤工儉學,就是說要學生和青年不依靠國家和家庭,而依靠自己,設法讀書和升學。還有民辦學校,即組織群眾集體辦學,也是那個時候提出來的。不只是民辦小學,而且民辦中學。

這個問題,我最近又想了一下,又有所發展,就是搞半工半讀。我想,我們國家應該有兩種主要的學校教育制度和工廠農村的勞動制度。一種是現在的全日制的學校教育制度和現在工廠里面、機關里面八小時工作的勞動制度。

這是主要的。此外,是不是還可以來用一種制度,跟這種制度相并行,也成為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半工半讀的學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讀的勞動制度。就是說,不論在學校中、工廠中、機關中、農村中,都比較廣泛地采用半工半讀的辦法。我青年時在保定育德中學上過一年半工半讀,有一個技師、兩個技術工人教我們。作坊就是三個小房子,一個五馬力的發動機,三部車床。我們一班六十個人,上午上四小時課,下午做四小時工,書也讀了,身體也很好,還能賺錢。現在清華大學的劉仙洲副校長,那個時候教我們機械學。一年的半工半讀,我們就學了打鐵、翻砂、鉗工、車床工、模樣,五樣都學了,還學了一門法文,準備到法國去勤工儉學,后來我沒去。現在是不是可以辦這樣的學校呢?比如新設的中學,可以蓋幾個作坊,配幾件機器和一些工具,使那些家庭無法供給上學的青年搞半工半讀。中等技術學校更可以半工半讀,某些大學也可以半工半讀。可以有全部半工半讀的大學,也可以在現有的大學里面辦幾個半工半讀的班。要把這也當成一種正規的學校制度。當然,學習的年限以及課程、待遇等等,需要加以相應的調整。這樣,就可以多辦學校,國家經費不至于增加很多,但要蓋些房子,并且提供教員。

學校可以這樣辦,工廠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辦呢?我參觀過一些工廠,青年工人很多,都是高小和初中畢業的,但是他們的勞動操作大都很簡單,就只會那一門。他們現在情緒很高,但是工作七八年上十年以后,還是做那一門,我看會要鬧情緒的。既然有這么多青年工人,他們的家庭負擔又沒有或者很少,他們強烈要求學習,有些工廠人又多,社會上還有些青年需要就業,因此,是不是可以在這些青年工人中間搞半工半讀,四小時工作,四小時上學,給一半工資。愿意干的就干,不愿意干的還是八小時工作制。在這些工廠附近設一些教室,教員也在工廠中請,另外再請一些專職教師。可以辦中學,也可以辦中等技術學校,一直到辦大學。這樣工作七八年,上十年,他們就大學畢業了,那個時候他們就有條件轉業了,不會鬧情緒了。

訓練這么一些技術工人、技師、工程師,文化程度比較高的人,各個地方都需要。這樣,我們就可以多辦學校,比較充分地滿足青年人的升學要求。

現在農村已經大搞半工半讀,農業中學就是半工半讀學校。農業中學可以半日讀書,半日種地,也可以一日讀書,一日種地,還可以考慮半年種地,半年讀書。現在是辦農業初中,那末初中畢業之后勢必要辦農業高中,高中畢業之后勢必辦半工半讀的農業大學。

如此看來,鄉村里面,城市里面,都可以搞半工半讀。

就是說,勢必會有這么兩種主要的學校教育制度同時并行:一種是現在全日制的學校制度,一種是半工半讀的學校制度。在工廠中,也是兩種主要的勞動制度同時并行:一種是八小時工作的勞動制度,一種是四小時工作的勞動制度。

其他還有夜校、業余學校、函授學校等等,那些也是需要的。幾年的經驗證明,業余教育有成績,但有相當多的困難。此外,國家為培養工人階級知識分子,還把優秀的工人、干部調到工農中學或者大學學習,發給百分之七十五的工資。這只適用于特別優秀的少數工人或者干部,不能有很多。如果半工半讀的制度能夠普遍實行起來,那就可能解決很多問題,可以比較充分地滿足許多人的升學要求,工廠里人多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勞動就業的人可以多些。

這是采用群眾路線,多快好省地培養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的一種方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訓練大量有文化的技術工人、技術員、大學畢業生。這樣兩種主要的學校制度和勞動制度是不是可以在一些單位中試辦,請各位同志考慮。當然,辦起來還有很多具體問題要解決,我在這里不講了。這是一個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現在集中力量組織生產運動,城市里面、農村里面都是這樣,這是完全正確的。除此以外,是不是還可以把城市和農村人民生活上的一些服務事業也組織起來,以與生產運動相配合?我曾看過幾處職工宿舍,那里有很大一批勞動力閑著。這些宿舍住了很多家屬,都是比較年輕的,天天做飯,洗衣服,帶小孩子。他們也很煩惱,要求找職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總要使婦女從家務勞動里解放出來。商店、小學校、文化娛樂事業和理發、洗澡、做衣服等等服務性事業,都可以組織起來,由那些職工家屬和農村婦女辦。有多少勞動力就組織多少,勞動力少的少組織,勞動力多的多組織。有些地方,例如鞍山那樣的鋼鐵廠、唐山那樣的礦山,以及其他重工業基地,都有很多家屬。怎么辦呢?有同志提出應當在那里辦紗廠,我看很對。應當好好地組織這些剩余勞動力,不只是做飯、洗衣、辦托兒所、辦小學,而且辦加工工業,一直到辦紗廠、辦面粉廠。還有喂豬、種菜,都可以搞。當然,國家要幫助。農村里面也可以這樣。我的意見,應當看得遠一些,逐步地、系統地、全面地在自愿原則下,把這些為生活服務的事業組織成為集體的大經濟事業。這樣可以節省勞動力,使婦女從家務勞動中間解放出來,這是一個方向。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