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毛澤東與赫魯雪夫決裂始末

19539月,在史達林逝世半年後,赫魯雪夫就當上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在克里姆林宮主政達11年之久。在否定史達林模式方面,他是“敢於吃螃蟹的第一人”。毛澤東一直與其打交道,批駁他的時候居多,也有支持、妥協的一面。

赫魯雪夫對中國頻頻示好

1954年至1957年,即赫魯雪夫執政前期,這位蘇聯最高領導人對中國做了不少示好的事:

糾正了史達林時期對中國的一些不平等做法。蘇聯放棄了在中國東北、西北的特權,把旅順、大連兩大不凍港,以及中長鐵路的管理使用權交還給中國:撤銷了幾個由蘇方控制的所謂合營公司。

增加了對中國的經濟援助。在蘇聯156個援華專案中,史達林時期占了47個,其餘則是赫魯雪夫執政時實施的。後一個時期的蘇聯援助量更大,面更寬,其中包括核研究方面。在黃迪菲(新中國戰略導彈部隊育人事業奠基人之一)的回憶中,有個片斷就相當感人。19571220日,當P2型導彈及器材,用10節火車皮運到中蘇邊境的滿洲里站時,前往迎接的彭德懷解開系在導彈上的紅綢帶,深情地對在場的中國專家和技術人員說:“這是蘇聯老大哥‘過繼’給我們的‘兒子’,祖國現在把他託付給你們了,你們要把他當作親生兒子看待呀!”

重視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陣營和國際共運中的地位與作用,遇到大事時,與其商量。在蘇共二十大後發生的“波匈事件”中,赫魯雪夫聽從毛澤東的勸告:對波蘭事件,以人民內部矛盾處理,不出兵鎮壓;對匈牙利事件,則以敵我矛盾解決,不惜動用武力。赫還特意把毛的《實踐論》《矛盾論》兩篇哲學著作,列入蘇聯高等院校的哲學必修教材。

讓赫魯雪夫特別感激的是,在其搞掉莫洛托夫“反黨集團”和撤銷國防部部長朱可夫職務後不久,就得到毛澤東的明確支持。在社會主義陣營中,毛澤東耐心向波蘭等國家的領導人做工作,竭力維護蘇聯“為首”的地位。赫魯雪夫曾感慨地說:“中國共產黨的聲音,對我們有很大意義。”所以,1954年至1957年期間,中蘇兩黨兩國關係處於一個上升態勢,雙方都感到頗為滿意。毛澤東曾說,中蘇之間“有點兄弟黨的味道了”。他還讚揚赫魯雪夫批判史達林個人迷信“勇敢”,說“搬掉了壓在我們身上的石頭”。

赫魯雪夫做出以上種種舉動,自有其內在需要。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局勢,根基尚淺的他,自然得倚重在國際共運中聲譽日益提高和分量日益加重的毛澤東。為此,他必須拿出一些硬邦邦的“真傢伙”,以取得毛的信任與支持。

二人鬧翻的導火索

然而,赫魯雪夫自感羽翼豐滿時,就開始變臉,聲稱要走自己的路,骨子裏的大國沙文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思想就暴露出來。

1958年春夏,赫魯雪夫通過蘇聯駐華大使尤金等人,向毛澤東提出,希望兩國建立聯合艦隊、長波電臺。這立即引起毛澤東的警覺,認為赫魯雪夫“舊病(指史達林企圖控 制中共之‘病’)復發”

1958731日,赫魯雪夫抵達北京進行秘密訪問,向毛澤東解釋其緣由。他辯稱:蘇方打算在中國南部設個長波電臺,來指揮其在太平洋、印度洋執行任務的艦艇;為抵禦美日威脅,兩國宜建個聯合艦隊。毛聽後進一步感到,這是赫企圖控制中國之舉。雙方各執一詞,談得很僵。

據毛澤東的俄語翻譯李越然回憶,除正式會談外,毛澤東還在中南海游泳池,躺在水面上與套著救生圈的“旱鴨子”赫魯雪夫閒談,顯出親密無間的樣子。83日,赫魯雪夫離京前,應毛請求,同意發表會談公報,高調顯示中蘇兩家“團結一致”。他秘密而來,公開現身而去,並沒覺察有何異常。823日,解放軍的炮彈密集地落到金門,感到震驚的,不光是臺北和華盛頓,還有一個莫斯科。那位20天前密訪北京的蘇聯“老大哥”,對此一直被蒙在鼓裏,因而感到氣惱。毛澤東則稱,炮擊金門乃中國內政,事先無需讓“外人”知道。赫魯雪夫不久後與他鬧翻,此乃一根導火索。此後,雙方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矛盾,逐漸顯露出來。

是年底,赫魯雪夫對中國“大躍進”從沉默轉向公開影射譏諷,大大地刺激了毛澤東。19599月,蘇方就中印邊境衝突發表聲明,明顯偏袒印方,這引起毛澤東很大不滿。10月初,赫魯雪夫在新中國成立10周年慶典時發表講話,說什麼不要企圖用武力試探資本主義的穩固性,對毛澤東進行影射性指責。106日,赫魯雪夫從北京回到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後,在一次公開講話中,又影射攻擊毛澤東為“好鬥的公雞”。1031日,赫魯雪夫在蘇聯議會上再次影射毛澤東為托洛茨基。

1959124日,面對赫魯雪夫這些影射性攻擊言論,毛澤東起草了《關於國際形勢的講話提綱》,其中寫道:赫魯雪夫很幼稚,他不懂馬列主義,易受帝國主義的騙。他不懂中國,又不研究,相信一大堆不正確的情報,信口開河。他如果不改正,幾年後就將完全破產。他對中國極為恐慌,恐慌之至。他有兩大怕:一怕帝國主義,二怕中國的共產主義。

赫對中共發動突然襲擊

196024日,《華沙條約》締約國在莫斯科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在蘇聯政府舉行的宴會上,赫魯雪夫不指名地攻擊毛澤東,說有人主張“以蘇聯為首”是假的,有人對人民不負責任,好戰,影射攻擊他是一只應該扔掉的“老套鞋”。

522日,毛澤東在杭州召開會議,指出:從這兩年間的情況看,赫魯雪夫可以說是半修正主義。他做得對的,中國還是表示支持;做得不對的,就要反對。內部批評,不公開指名罵他,用今天正面表態的辦法講道理。將來說不定要公開批評,但絕不為天下先。毛澤東到了這個時候,對赫魯雪夫依然沒有完全否定。

此後,中蘇兩黨的意識形態分歧越來越大。1960年夏,赫魯雪夫利用出席羅馬尼亞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會的機會,召開布加勒斯特會議,精心策劃對中共的突然襲擊,動員幾十個國家的共產黨和工人党代表圍攻中共代表團,對中共的內外政策進行了猛烈攻擊。對此,與會的中共代表團團長彭真進行了有力反駁。

在一次發言中,彭真借用“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怒斥赫魯雪夫的霸道行徑,說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只服從真理,絕不服從任何人的指揮棒!還有一次,他指著赫魯雪夫的鼻子,義正詞嚴地吼道:我彭真這個人塊頭大,你赫魯雪夫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奉陪到底!

716日,蘇聯政府通知中國政府,決定91日前召回在華工作的全部專家。不久,又決定終止中蘇兩國政府簽訂的12個協議、343個專家合同和合同補充書,廢除257個科技合作專案。毛澤東對蘇方此舉的意圖很清楚,這是赫魯雪夫對中共代表敢於同他公開叫板的一種報復。

短暫和解後終至決裂

1960年下半年,中國的經濟正處於困難之時,毛澤東決定緩和一下中蘇關係。中共中央制定了“堅持原則,後發制人;堅持鬥爭,留有餘地;堅持團結,反對分裂”的對蘇24字方針,其目標是爭取中蘇兩黨兩國的關係“雨過天晴”,中蘇兩家重新團結起來。117日晚,毛澤東突然出現在蘇聯駐華大使館國慶招待會上(中方本來告知蘇聯使館主賓為周恩來),引起世界輿論矚目,認為中蘇重歸於好指日可待。赫魯雪夫的內外政策,當時推行得也並不怎麼順當。緩和一下中蘇兩黨兩國關係,雙方可謂一拍即合。11月初,國家主席劉少奇訪問蘇聯,受到了相當熱情的接待。

1226日是毛澤東67歲生日。赫魯雪夫採取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舉動,派駐華大使契爾沃年科代表他當面向毛澤東表示祝賀,祝毛澤東“健康長壽,工作卓有成效”,並獻上一只大型花籃。

毛澤東這一天心情特別好,在親切氣氛中,與蘇聯大使談了將近三個小時。

1961年元旦一過,赫魯雪夫又採取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舉動,表示在研發米格-21殲擊機方面,可以給中國提供技術援助。不久,雙方代表即進行了商談。

227日,駐華大使契爾沃年科面見劉少奇,轉交赫魯雪夫致毛澤東的一封親筆信。信中表示,蘇方準備借給中方100萬噸糧食和50萬噸古巴蔗糖。此時,國際共運單一權威的局面已難以為繼,蘇共與中共的“雙雄會”日趨顯現,赫魯雪夫不得不面對這種新形勢。這種和解是基於兩國各自的內部需要,因而只是意識形態分歧的淡化,中蘇兩黨爭鬥過程中的某種妥協,所以註定是脆弱的、短暫的。

19611017日至31日,蘇共二十二大在莫斯科舉行。此前,721日,蘇共新綱領草案在《真理報》上公佈。這份綱領草案雖然十分冗長,但其實質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三和”“兩全”,即赫魯雪夫對外要搞和平共處、和平過渡、和平競賽,對內要搞全民國家、全民黨。毛澤東據此認定,赫魯雪夫修正主義已形成一個“完整體系”了。

1962年春夏之交,在“有邊無界,有邊無防”的中蘇邊界西段,突發了“伊塔事件”,蘇方挑動6萬多新疆邊民大規模越界逃往蘇聯。對此,中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作出激烈反應。中蘇和解進程遂告夭折。

9月下旬舉行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強調要堅決反對現代修正主義,稱之為國際共運當時的主要危險。

19636月,中共和蘇共就國際共運的總路線公開展開大辯論。7月,鄧小平與蘇共理論家蘇斯洛夫,在莫斯科進行面對面論戰,唇槍舌劍,驚心動魄。之後,蘇共中央發表致全體黨員的公開信,對中共進行指名批判。蘇聯報刊批判中共的東西鋪天蓋地,據不完全統計,僅1963年下半年,就有上千篇。

是年夏秋之交,毛澤東下令對蘇共公開信進行反擊。翌年初,毛澤東提出,對窮寇要猛追,但對其他兄弟黨往日對我黨的攻擊,可以既往不咎。他說,豺狼當道,焉問狐狸。要集中攻赫魯雪夫。在此前後,中共總共發表了九篇評論蘇共中央公開信的文章,簡稱“九評”。19641014日,赫魯雪夫下臺。

來源:中老年時報(天津)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