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毛澤東評抗美援朝:強軍實踐

    1950年冬,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進行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
  彼時彼境,美軍將戰火燃至中朝邊界鴨綠江邊,新中國的唯一選擇只能如毛澤東所說“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參戰利益之一,便是我軍開啟了一次偉大的強軍實踐,在當年這場世界上現代化水準最高的戰爭中邁入了現代化之路。
  ■與對手邊打邊談以打促和——
  確立現代局部戰爭思想
  建設一支強大軍隊之路,應該體現為三方面的並舉,那就是軍事思想的創新、武器裝備的改善、部隊編組和作戰方式的變革。對於剛剛從農村包圍城市、用“小米加步槍”打下江山的人民解放軍來說,抗美援朝戰爭是一次巨大的挑戰。直面挑戰的人民解放軍,最終在這三個方面同步高歌猛進。
抗美援朝戰爭與以往國內歷次戰爭的重大區別,首先在於局部戰爭成為軍事鬥爭的式樣。戰後,西方將其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場典型的“有限戰爭”,此後這種形態更成為國際間軍事鬥爭的主要式樣。這是因為在各大國擁有核武器的情況下,為避免造成大規模的毀滅,交戰各方都不能無限制地使用作戰手段。
  不謀而合的是,毛澤東軍事思想也在這場戰爭中得出殊途同歸的結論。
  過去,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全面戰爭,包括國內革命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卻是在新中國國家政權已建立,國民經濟建設作為首要任務的條件下進行的。我軍在這場戰爭中,作戰時間、空間、目標和手段都有很大限制,軍事行動受到國際形勢的嚴格制約,並與政治鬥爭、外交活動形成更密切的結合。
  在志願軍入朝前,中國政府就特別強調“朝鮮戰爭地方化”,努力防止戰爭的擴大。以“志願軍”名義參戰,也是毛澤東努力避免與美國正式宣戰,努力使國內保持和平狀態之緣故。
  面對擁有世界上最強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強敵,中國雖實行同蘇聯結盟的戰略,仍只能達到有限的勝利目標。將敵人從鴨綠江邊驅趕到三八線附近,再以雙方妥協方式結束戰爭,便已經達到了保衛我國安全和援救鄰邦的目標。確立這種局部戰爭的觀念,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在現代條件下的新發展。
  抗美援朝戰爭的又一項重要啟示,是我國應堅持毛澤東一向宣導的積極防禦的原則。
  出兵前中國政府先禮後兵,通過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轉告英美,而且敵人逼近鴨綠江邊才出戰,顯示出參戰是迫不得已,使我國能在國際上獲得同情和支持。同時,我軍強調的積極防禦歷來是攻勢防禦,寓防於攻,在戰略上是後發制人,戰術上卻是以進攻為主。前期運動戰中,志願軍往往大膽實施敵後穿插,攻其不備;後期陣地戰期間,志願軍雖堅守陣地,但多數戰鬥行動仍是依託坑道積極向敵軍反復進攻,把鬥爭焦點轉到對方陣地上,才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不過,抗美援朝戰爭實行的積極防禦也在悄然變化。世易時移,國內戰爭期間的農村根據地沒有多少壇壇罐罐怕打破,解放後的許多戰略要地和經濟命脈區卻不能輕易讓出。
  新中國出兵朝鮮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禦敵於國門之外,保障我國工業基地東北的安全,因此要變誘敵深入為運動戰反攻和堅守防禦。經過五次戰役的實踐,1951年6月,中共中央確定“充分準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結束戰爭”的新方針,標誌著已基本實現進行國際局部戰爭的思想轉變。
  戰爭中有勝利的榮光,也會有血的教訓。
  通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實踐,毛澤東軍事思想中又增添了進行現代化戰爭的內容,其中特別表現為強調建設現代化國防軍,將後勤工作放在現代化戰爭中的重要位置,並要求全軍實行歷史性轉變,即如同毛澤東所說的那樣:“我們現在已經進到了建軍的高級階段,也就是進到掌握現代技術的階段”。同時,毛澤東還強調“需要克服過去曾經是正確的,而現在則是不正確的那種不集中、不統一、紀律不嚴、簡單現象和遊擊習氣等等。”
  全軍指戰員通過實戰體驗和學習中央新的軍事指導方針,努力克服“遊擊習氣”,對現代化戰爭的思想認識也有了一個歷史性的飛躍。
  可以說,60年前的這一天,征塵未洗的人民軍隊,站在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強軍之路的一個新起點上。
  舊中國是一個極其落後的農業國,從清末洋務派直至國民黨當局都依靠從國外多頭引進武器,形成國內軍隊裝備“萬國牌”的狀況。長期“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的解放軍,裝備的武器型號自然雜亂且大都破舊,且自身沒有彈藥和零配件的生產線。
  志願軍入朝之初,裝備有來自十幾個國家的雜式武器,在緊急情況下只好按槍炮口徑、型號在部隊間做了調配。例如第38軍使用日制三八式步槍,第40軍使用繳獲的美制步槍,全國又以“打掃倉庫”的方式把所存的各種口徑、不同型號的槍炮彈分類送往前線。美軍初見之下,還以為這支扛著三八式、捷克式的軍隊是“朝鮮預備役部隊”,接戰後發現其戰鬥力空前強大才“和小夥伴們被驚呆了”。
  可以想見,當年志願軍的後勤人員是如何“壓力山大”。但就連這樣,入朝之後僅僅幾個月的高強度現代戰爭也讓我軍倉庫見底了。中央軍委隨即決定全軍改用蘇聯裝備。空軍從1950年開始裝備蘇式米格戰機,陸軍自1951年起也陸續將入朝部隊和國內部隊予以換裝。
  新裝備如何儘快形成戰鬥力?答案只有一個:邊打邊學。
  炮兵是戰爭之神,也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陸軍建設的重點,從1950年底至1951年春國內緊急建立了6個炮兵訓練基地,組建了5個地面炮師和4個高射炮兵師。這些部隊接收了蘇聯裝備後只進行了1至3個月的突擊訓練,初步達到走得動、擺得開、打得響即入朝。至1952年,志願軍火炮總數已增至15000門,能夠有板有眼地與美軍進行相當規模的炮戰。
  志願軍坦克兵臨時接收了蘇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500餘輛,都系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和使用過的T-34、JS-2(即史達林2式)坦克和SU-100自行火炮。接收時中方打破訓練常規,採取由蘇軍坦克乘員以手把手教的方式,進行了3個月突擊訓練。坦克駕駛員僅駕駛了4至5個小時,還達不到如今駕校標準的一個零頭,炮手也僅發射過20到30發炮彈,剛剛能夠把坦克開得動、打得響便入朝,隨後在作戰中逐步摸索出成熟的戰術並提升了技術水準。
  與之相比,新中國空軍幾乎是“一夜長大”,創造了世界空軍建設史上的奇跡。從1950年秋至1953年秋,人民解放軍空軍由只有1個航空兵師、幾十架作戰飛機,發展到擁有23個航空兵師,近3000架飛機,從戰機數量看僅次於美蘇而躍居世界空軍第三位。
  蘇聯在朝鮮戰爭期間對華提供的武器,只有空軍裝備比較先進,陸軍裝備大都是二次大戰中使用過的舊貨。如蘇軍在1947年後開始裝備AK-47自動步槍,對中國只提供波波沙-41衝鋒槍(中國仿製品為50式衝鋒槍)和更老式的莫辛-納甘步槍(中國仿製品為53式步槍)。蘇軍1949年以後開始裝備T-54坦克,將已逐步淘汰的T-34送到中國。蘇聯的這種供應武器方式,起初也是因時間倉促且事先缺乏準備,便從駐遠東部隊現役裝備中臨時抽調。如1950年末,蘇軍將10個坦克團和若干炮兵部隊開到中國後,官兵便留下裝備回國。
  掌握了新裝備後,我軍“臨陣磨槍”直接上戰場練兵,“陪練”者又是世界最高軍事技術水準的美軍,部隊迅速提升了戰術技術水準。停戰時,“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發表的公開講話中便歎息說:“我們的失敗在於敵人仍然沒有被擊敗,並且甚至比以前更為強大及更具威脅性。我說更為強大的意思,是指共產主義的亞洲陸軍已學會了如何打近代的陸地戰爭。”
  百年來,中國人屢受列強欺侮,強軍夢與強國夢在心底牢牢紮根。建立一支屹立世界強軍之林的先進軍隊,這一夢想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終於變成了現實。
  戰爭期間,根據中央“邊打邊建”的指導思想,我軍作戰部隊基本都按現代戰爭的要求實行了新編制,建立了諸多新技術兵種,並將戰場作為演習場,實現了由單一兵種作戰向諸兵種聯合作戰的歷史性轉變。
  抗美援朝戰爭堪稱我軍進行現代戰爭的一部百科全書。從1950年至1954年,中國用購買和仿製的蘇制武器裝備了106個陸軍師、23個空軍師,按蘇式規範實現了全軍武器標準化、系列化。換上新裝備的各軍兵種部隊(海軍除外)多數又以志願軍名義陸續到朝鮮戰場輪戰,在同世界強手的實戰較量中學會了如何打現代化戰爭。毛澤東曾高興地說:“現在空軍也有了,高射炮、大炮、坦克都有了。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我們在那裏實行大演習,這個演習比辦軍事學校好。”
  當年新中國的空軍是全軍建設的重點,在自身刻苦努力和蘇軍幫助下,經過朝鮮上空進行的當時世界上技術水準最高的空戰鍛煉,幾乎是從無到有得到迅速發展壯大。1951年秋,美國空軍參謀長範登堡曾感歎道:“幾乎在一夜之間,共產黨中國就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空軍強國之一”。雖然當時年輕的中國空軍還不能從世界上最強的美國空軍手中奪取制空權,卻打出了國威軍威,並在戰略要地和國土防空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在世界戰爭史上,軍隊由以槍戰為主過渡到以炮戰為主,是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誌。過去主要靠破舊槍支作戰的解放軍,正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的過程中完成了這一歷史性過渡。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解放軍的地炮師數量發展到17個,高炮師發展到8個,其中大部分入朝參加過輪戰。同時,入朝參戰的陸軍25個軍的直屬炮兵,也都經歷了激烈炮戰的考驗。戰爭後期,志願軍炮兵已名副其實地成為起到重要作用的“戰爭之神”。據美國軍方統計,戰爭中美軍傷亡有62%系炮火所造成,32%系槍彈所造成,4%系地雷造成。戰後中央軍委為陸軍確定的編制中,炮兵連數量已經超過步兵連,炮兵火力已取代步兵火力成為全軍地面火力的骨幹。
  戰爭中,解放軍10個換裝蘇式裝備的坦克團全部入朝參加過輪戰,作戰次數雖然不多,卻經受了現代化戰爭鍛煉。被稱為“軍隊的神經”的通信兵,在戰爭期間也得到大發展,一個軍的無線電通信機由入朝前的幾十部至停戰時發展到幾百部。戰鬥部隊中的連、排以及坦克單車、航空兵的單機都配備了無線電通信機,其技術水準也有了一個飛躍。工程兵部隊大部分也曾入朝參戰,並通過搶修和構築號稱“地下長城”的坑道體系,鍛煉成一支具有現代戰爭保障能力和豐富經驗的工兵部隊。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更是冒著世界戰爭史上密度最強的轟炸,以日夜不停的搶修、搶運形成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回顧我軍歷史,抗美援朝戰爭可稱得上部隊裝備技術進步最快的階段之一。通過這場戰爭,新中國越打越強,打出了一個實力位居世界前列的空軍,打出了一個強大的炮兵,並開始全面建設裝甲兵,其他技術兵種也有很大發展。這種發展既是我國軍民自己奮鬥的成就,也是大力引進和運用國外先進軍事科技成果所產生的碩果。
  歷史證明,一個國家要建設強大的技術兵種,必須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定的經濟實力為基礎。不過由於武器技術的進步常常是超國界的,在輸入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的推動下,一個國家的技術兵種的建設也可以較之本國的經濟發展水準產生某種“超前”,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經濟落後的大國來說,在一定的條件下追求這種“超前”效應還是很有必要的。
  幾十年來,中國人一談起抗美援朝戰爭,總是引發出一種自豪感。過去為數兩萬人的八國聯軍就能長驅進入北京,而朝鮮戰場上的百萬“聯合國軍”在境外便被打退,此戰便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為揚眉吐氣的一場對外戰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政協會上,毛澤東曾宣佈“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這句豪言在朝鮮戰場上終於變成了現實——
  當“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發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統帥”那一聲歎息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就已帶著強軍自信昂首站上了世界舞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