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毛澤東衛士顧昌華贊習主席反腐抓得好:延安時期就是零容忍
顧昌華,原名古長髮,河北省軍區保定軍分區第四幹休所離休幹部。1933年參加紅軍,長征中隨紅四方面軍三過草地;抗日戰爭時期在八路軍115師和中央警衛團工作,曾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毛澤東衛士、周恩來副官等職。解放戰爭期間調晉冀魯豫野戰軍工作,曾任團政委;解放後曾任野戰醫院政委、兵役局政委等職。戰爭年代,顧昌華8次負傷,屢立戰功。1943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被評為特等勞模、特等功臣。1947至1948年被晉冀魯豫軍區評為二等功臣一次、三等功臣兩次。1955年被授予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
老紅軍顧昌華
上世紀60年代的紅磚房,10餘平方米的小客廳,發黑顯舊的石灰牆。在保定軍分區第四幹休所老人簡陋的家裏,記者展開了採訪。
“對於當前的轉作風反腐敗,您怎麼看?有什麼建議?”簡單寒暄後,採訪直奔主題。聽到“反腐”兩個字,老人大聲說道:“習主席抓反腐敗工作抓得好!抓作風建設就是要一抓到底。”老人講話思路清晰、聲如洪鐘。“延安時期,黨對腐敗就是零容忍,現在更不能大意!”
沉思了一會兒,顧老沉重地說:“在延安,我認識一個很能打仗的人叫肖玉璧,因貪污了3000塊錢被邊區法院判了死刑。當時黨中央堅持一條:腐敗的口子決不能開!”
陪同採訪的幹休所政委馬樹錕告訴我們,顧老從武裝部政委的崗位上離休之後,一直關心部隊的建設發展,至今仍保持著看新聞、聽廣播的習慣。對部隊這些年個別幹部發生的作風問題,顧老憂心忡忡。這些年,每逢領導幹部來看望,他總要反復叮囑:“對腐敗問題不能手軟,領導幹部不能搞特殊,共產黨的隊伍裏可不能再出肖玉璧那樣的貪官!”
“您曾在毛主席和周總理身邊工作那麼多年,首長後來有沒有對您關照過?”“毛主席、周總理對待自己和子女從不搞特殊,對身邊的人也是嚴格要求。主席常常教育我們,無論在哪里都要憑本事吃飯!主席知道我沒文化,就常在空暇時候教我識字。他說,以後走上工作崗位,肚子裏沒墨水可不行!”
顧老談到,1947年,他調中原野戰軍工作。一次,與劉伯承、鄧小平兩位首長同桌吃飯。兩位首長得知他在主席身邊工作過,又是長征幹部,準備提升他為旅長。顧昌華站起來說:“我多年不在戰鬥部隊,文化又低,萬一幹不好會辜負首長的厚望。”對於兩位首長的安排,他婉言拒絕。
“憑本事吃飯,不要搞特殊。”幾十年來,顧老一直沒忘記毛主席和周總理對他的教誨,始終嚴格要求自己。1955年,全軍評定軍銜,顧老被授予中校軍銜。有些戰友、同事和家人覺得他虧了,可顧昌華說:“參加革命這麼多年,身邊犧牲的戰友數不清,我能活下來,國家還給我這麼高的榮譽和待遇,還不知足?”
幹休所領導說,顧老住進這個紅磚房後,半個世紀以來從未對組織提過什麼要求。幹休所幾次提出給他整修住房,他都拒絕,而是自己出錢讓子女們收拾;所裏保障老幹部的車,他從未因家事用過。剛下班回家的顧老小兒子顧京濤告訴記者:“父親生活十分簡樸,當年周總理送給他一個刮胡刀,他一直用到現在。喝水的搪瓷缸子用了幾十年也捨不得換。”
在子女的成長進步上,顧老對他們更是言傳身教,從未利用職務之便為他們走過“後門”。二兒子顧京洲兩次報名參軍,都因視力不合格被刷下來。當時身為當地武裝部政委的顧老只要想想辦法,就可圓兒子的從軍夢,但他就是沒有開這個口。小兒子顧京濤結婚後沒地方住,儘管當時市房管科科長就是顧老的老部下,但他仍讓兒子租房住。
“說實話,我當時想不通埋怨過父親。”顧京洲從裏屋拿出一本已經泛黃的小筆記本。本子扉頁上寫著一句話:“我們是共產黨員,你為自己,我也為自己,誰來為人民?”後面的滿滿幾頁,是顧老手寫的參軍寄語和殷殷囑咐—這是當年顧昌華準備送給兒子的參軍禮物。“這是前些年我整理父親物品時無意間翻到的,看到本子裏的話,我才明白父親深沉的愛。其實,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我能當上兵,但他不能為了我違反原則,因為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黨員!”說到這,顧京洲的話語有些哽噎。
採訪結束,老人堅持出門相送。屋前,顧老當年親手栽種的一棵香椿樹已吐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