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评国名党著名将领

第3章 白崇禧 无政治远见的军中小诸葛(3)

“小诸葛”与“悍将”刘、邓

 

白崇禧的军事指挥才能,后来主要用于与共产党的军队作战。

1947630日,毛泽东命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12.4万人,一举渡过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87日,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

军史上记载,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样能直接威胁南京,以解延安之围。

刘伯承乃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在北伐时期就有“军神”的美誉,此时又被国民党视为“共军第一号悍将”。刘、邓大军南进,蒋介石腹心受迫,思忖再三,唯有“小诸葛”白崇禧能与之相敌。

19471110日,蒋介石在黄埔路官邸接见了白崇禧。

“刘、邓的中原部队已进入大别山区了,锋芒直指南京。健生,你在抗战时曾指挥过长江北岸军事,现在请你在九江设立国防部长指挥所,保卫南京。”

这是白崇禧任国防部长一年多来,蒋介石第一次授其指挥权,而且对手又是极难缠的刘、邓,他硬着头皮也要斗上一斗!

19471110日,国防部长白崇禧在九江设立国防部长指挥所,自兼指挥所主任。集中15个整编师33个旅的兵力及海军、空军部队,大举围剿大别山,其中包括极善山地作战、战斗力较强的桂系主力7军、整48师等精锐部队。

作为保定军校的高才生,白崇禧知道,共产党的首府陕北延安此刻正遭国民党重兵围攻,日子十分不好过。毛泽东指挥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采取“围魏救赵”之计,在战略上应该说是一步妙棋;但在战役和战术上,却犯了兵家的大忌讳。

不要后方依托,不靠根据地接济,向敌后远距离大规模出击,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看来,都是异常大胆的一着险棋,稍有不慎,全军覆没是非常可能的,即使不完全失败,部队被打散或损兵大半被迫退回的可能性也很大。

白崇禧也知道,刘、邓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基本没有时间做好物质和精神准备。

确实,劳师袭远,脱开晋冀鲁豫的根据地去作战,刘、邓情有不得已之处。

鲁西南战役发起后,毛泽东因刘邓部队久攻羊山集不下,为确保已取得的战略主动权,致电刘、邓等人“下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这与刘、邓原来主张内线作战,尔后有依托地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挺进的设想,非常矛盾。

但接到中央密电后,刘、邓二话没说,立即按毛泽东的战略要求改变部署,取消部队的休整,提前于87日分三路向大别山挺进。一贯用兵谨慎的刘伯承事后承认:“我军南下大别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我们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一切考虑,都必须服从这一战略全局。”

白崇禧掐指算来,国军在鲁西南战役中虽遭刘、邓重创,但刘、邓自身伤亡也比较严重;在苦战的28天中,也损失了13千人,而且得不到休整和补充,战斗力已经大为削弱。

白崇禧看着挂在墙上的大别山区的地形图,不禁暗暗得意。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山脉重叠绵亘,茨蔓杂生,崇岭深谷,人烟稀少。与陕北、山东相比,不适合刘、邓擅长的运动战。大别山内山路崎岖,刘、邓部队的大炮、辎重都要靠人背肩扛,非常不利于运动;因此在进入大别山不久,刘、邓就命令部队丢掉大炮等重武器。而大别山外的国军却可以利用交通便利的特点,调集兵力并积极寻机与共军主力决战。

白崇禧让作战处长找出了前一段时间的作战标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发觉刘、邓部队在前不久的9月间,曾三次企图围歼自己的58师、85师的意图,后来都因运动速度缓慢,没有形成合围。只是在一个月前,在张家店和高山铺打了两仗,国军部分被歼,这说明刘、邓所擅长的运动作战,在大别山区受到明显的遏制。

白崇禧决定不在给刘、邓部队更多的战机,采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紧密配合的“总体战”,依靠占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大别山周围对国民党有利的交通条件,集中兵力,分进合击,消灭刘、邓。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权利归香港毛泽东诗词网所有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泽东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