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

1934(05)

112日 

红一军团在湘南汝城以南的天马山至城口之间进攻,至八日,中央红军通过了国民党军主要由粤军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1〕,进入湘南地区。

1〕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主要由粤军陈济棠部所设置。十月上旬,中革军委派出潘汉年、何长工为红军全权代表与陈济棠的代表杨幼敏、黄质文、黄旭初进行停战谈判,双方达成五项协议:(一)就地停战,取消敌对局面;(二)解除封锁,互相往来;(三)互通情报;(四)红军可以在粤北设后方医院;(五)可以互借道路,各从现在战线后退二十里。这个谈判为中央红军长征通过粤军设置的封锁线,创造了条件。

117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在长征路上联名散发《出路在哪里?》的传单,揭露国民党军阀出卖中国、压迫工农的罪恶,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向工人、农民、兵士以及一切劳苦民众指出,他们的出路就在大家要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暴动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统治,实现共产党的主张,建立工农自己的红军、工农自己的苏维埃政府。

11月上旬 

发现警卫员吴吉清患疟疾发高烧,将自己坐的担架让给吴吉清,并安慰他说:“你就安心坐着我的担架养病好了,同志们抬着你走是要累一些,这不要紧,因为我们都是同志。”

1110日 

红三军团在湘南郴州良田与宜章之间进攻,至十五日,中央红军通过了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潇水、湘水地区。

1112日 

蒋介石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西路军和薛岳、周浑元〔1〕两部共十六个师七十七个团专事“追剿”;同时电令粤军陈济棠、桂军白崇禧〔2〕进行堵截,企图消灭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从十九日 起,何键将“追剿军”分成五路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

1〕薛岳部,指薛岳任司令的国民党军第二路“追剿军”。周浑元部,指周浑元任司令的国民党军第三路“追剿军”。

2〕白崇禧,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

1125日 

中革军委决定红军分四个纵队从广西全州、兴安之间抢渡湘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二十七日,红军先头部队顺利渡过湘江,控制界首至觉山铺间的渡河点。但因红军队伍拉得过长,辎重过多,行动缓慢,大部队尚未过江,遭到优势敌军的拦击,与国民党军发生激战,部分部队被敌军截断,损失惨重。三十日,毛泽东随军委第一野战纵队渡过湘江。

11月 

长征途中,同王稼祥、张闻天在一起行军或宿营,常常谈论党和红军的大事。进入湘南以后,开始对他们说明和分析第五次反“围剿”中李德、秦邦宪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王稼祥最先支持毛泽东意见,认为要扭转党和红军的危急局面,必须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改变中央领导。张闻天也很快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并且在中央政治局内开始反对李德、秦邦宪军事指挥错误方面的斗争。尔后,毛泽东又同周恩来、朱德等谈话做工作,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过了湘江后,毛泽东向中央提出讨论军事失败的问题。

121日 

中央红军除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红三军团第十八团被阻于湘江东岸外,全部渡过湘江,已由出发时的八万余人锐减为三万余人。这是军事上错误领导造成的严重恶果。

12月上旬 

在过湘江后对身边的警卫人员讲,我们要进入苗族区,苗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同汉民族不同,大家要更好地遵守群众纪律。进入苗族区以后,又给警卫人员讲党的民族政策。同旬 蒋介石及其参谋团觉察中央红军主力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命令“追剿军总司令”何键在湖南洪江、芷江,贵州松桃、铜仁、石阡一带集结近二十万军队,设了四道防线,以阻止中央红军主力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国民党军很快布好一个口袋阵,企图让红军主力进入包围圈。同旬 红军翻越广西北部越城岭的老山界,进入苗族聚居区。从过老山界起,中共中央领导内部发生争论,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开始批评中央的军事路线,认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失败是由于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所造成的。同时,在红军战略转移的方向问题上,鉴于去红二、六军团的道路上蒋介石已设置重兵,红军已失去到湘西的先机,毛泽东向中央建议: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到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秦邦宪、李德不予采纳,而把希望寄托在与红二、六军团的会合上。1212日 

在湖南通道参加中共中央负责人的紧急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向问题。李德坚持红军主力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毛泽东从敌军重兵阻拦红军主力北上这一情况出发,力主西进,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王稼祥、张闻天和周恩来等多数人赞成毛泽东的主张,秦邦宪和李德仍主张北上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1〕。会后下午七时,中革军委就会议精神致各军团、纵队首长“万万火急”电:“湘敌与陶广一路军主力向通道进逼,其他各路仍续向洪江、靖县前进,企图阻我北进,并准备入黔”;“我军明十三号继续西进的部署”,“其第一师如今日已抵洪洲司,则应相继进占黎平”。

1〕关于通道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向问题的情况,李德在《中国纪事》中写道:“在到达黎平之前,我们举行了一次飞行会议,会上讨论了以后的作战方案。我提请大家考虑:是否可以让那些在平行路线上追击我们的或向西面战略要地急赶的周部和其他敌军超过我们,我们自己在他们背后转向北方,与二军团建立联系。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创建一大片苏区。”“毛泽东又粗暴地拒绝了这个建议,坚持继续向西进军,进入贵州内地。这次他不仅得到洛甫和王稼祥的支持,而且还得了当时就准备转向“中央三人小组”一边的周恩来的支持。因此,毛的建议被通过了。”

1214日 

中革军委发布命令,令中央红军夺取贵州黎平、锦屏,开辟前进道路;但同时又令红二、六军团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并说中央红军“现已西入黔境,在继续西进中寻求机动,以便转入北上”。

1215日 

红一军团打败地方军阀王家烈的守军,攻占黎平。十七日,毛泽东到达黎平县城。

1218日 

出席在黎平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讨论红军行动方针问题。秦邦宪、李德仍坚持由黎平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造新的根据地。毛泽东主张继续向贵州西北进军,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经过激烈争论,王稼祥、张闻天等多数人赞成毛泽东的意见,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决定采纳毛泽东的意见,西进渡乌江北上。会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指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向贵州西北前进,“应坚决消灭阻拦我之黔敌部队,对蒋、湘、桂诸敌应力争避免大的战斗”。会议根据中央领导人内部存在争论的情况,决定到遵义地区后开会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同日 

中革军委决定,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合并为军委纵队,刘伯承任司令员,叶剑英任副司令员,陈云任政治委员。

1219日 

中革军委作出《关于执行中央政治局十二月十八日决议的决议》,具体规定中央红军的行动计划,并要求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分别钳制湖南、贵州和四川之敌。

12月下旬 

中央红军在黔东北击溃黔军侯之担部,连续攻克锦屏、剑河、镇远、施秉、黄平、余庆、瓮安等县城,变被动挨打为主动前进。

同旬 

从黎平出发向黄平进军途中,在村旁见到一位老年妇女因冻饿而倒卧路旁,当得知为当地农妇时,立即从身上脱下毛线衣一件,又从行李中取出布被单一条,还让警卫员拿了两条装满粮食的干粮袋,一并送给她。老妇连连道谢。

12月底 

随中央军委纵队到达瓮安县猴场(现名草塘)。

1934年—1935年 

在行军途中作《十六字令》词三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权利归香港毛泽东诗词网所有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泽东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