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04)
6月2日
在建宁城外方面军总部主持召开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会议。与会者认为:“两广反蒋军队正想急进湖南,蒋有先对付两广的必要,对我们有改守势之可能”。会议决定,红一方面军当前工作方向分三期推进:第一期向北,即向建宁、黎川、泰宁地区筹款,发动群众,扩大苏区,争取南丰、南城、宜黄等县城。第二期向南,即向江西南部,为下一次反“围剿”建立巩固的后方。第三期向西,打通赣江两岸与湘赣边根据地联系。整个三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准备第三次反“围剿”,并以赣南为工作中心地域。会议对苏区中央局来电要毛泽东回后方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毛泽东因“在此地工作开展的需要”,暂不去中央局驻地龙冈。会议还检查了群众工作中的错误,指出:红四军前次在水南烧土豪房子时烧了一条街,要由红十二军代赔,由红四军政治部出布告。第四师没收建宁“绥安中西医院”,要加以追究,给以警告处罚。以后对于西药房、医院等不得没收,需要西药时可出钱买。
6月上旬
鉴于国民党军退至宜黄、永丰、吉水,同朱德部署红一方面军以建宁为中心,分散在泰宁、黎川,南丰、宜黄地区,发动群众,扩大根据地,筹集第三次反“围剿”的作战费用。
6月10日
在南丰县康都圩主持召开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会议,讨论目前政治形势和福建工作等问题。会议认为:两广军阀成立军政府,部署军队到桂林,显然要打湖南,证明南北军阀混战不会因红军胜利而停止,必定很快在湖南长沙、衡阳一带爆发。红军在这些条件之下,必定普遍地很快地大发展。红军现在仍应向北,以促成两广出兵,两个月后,我们的主力才调到赣南。闽西红军的发展,主要方向不要向漳州、东江,要向汀州、连城、宁化、归化、清流等县,这样才能与赣东南联系起来,并增强红十二军。
6月20日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项英,副主席毛泽东、朱德发布通令,决定将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由八月一日改为十月革命纪念日(十一月七日)举行,要求各地代表在十月十五日以前选举完毕。
6月20日—22日
出席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南丰县康都圩举行的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临时总前委委员外,还有苏区中央局代表王稼祥及赣东特委代表等,会议由王稼祥、毛泽东、周以栗组成主席团主持。毛泽东在会上作报告说:第二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有许多重要问题有待解决,中心工作是解决争取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的具体问题,如发展的路线、发展的区域、工作的布置、扩大红军、办红军学校、筹款、军事训练等。会议着重讨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地区的选定问题。毛泽东和其他与会者对敌人可能分几路来犯作了大略的估计,并初步选定战场放在兴国、于都、宁都、瑞金一带。会议决定:派周以栗率总政治部到汀州成立闽赣边工作委员会,周为书记。凡西药、被服、印刷等皆由工委筹划分配,不得各自为政。红军学校仍要办,但必须抽调红军中高明的负责人去办,学生也要由红军中抽出,教材必须切合实际,少讲理论。
6月21日
蒋介石到南昌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的第三次“围剿”。一面令其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周围的部队固守和恢复阵地,一面令其嫡系部队第六、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四师由河南、湖北等省迅速进入江西,担任“围剿”主力军。蒋亲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
6月22日
在康都圩主持召开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会议,讨论新的时局和行动方针。会议认为:蒋介石对北方军阀妥协,对两广军阀取守势,正调集兵力准备对红一方面军发动第三次“围剿”。为了利用蒋介石同两广军阀之间的矛盾,发展革命力量,红军应改变原定计划,不再向对蒋介石威胁较大又不易建立苏区的南丰以北地区进逼,也不向两广军阀势力控制的粤赣边界地区出击,改向闽西和闽西北地区发展,以扩大红军和筹款。会议布置红三军团、红四军和红十二军迅速分散筹款。
6月28日
在建宁写信给周以栗转闽赣边工委、谭震林转红十二军军委,提出红十二军的中心任务不是筹款,而是深入宁化、石城、长汀三县,以这三县为工作区域,同时红三十五军以瑞金为工作区域,红三军以于都、会昌为工作区域,三个军均以两个月为期限,分完田,建立地方武装、临时政权和临时党部,把这四个问题真正地解决,使于都、瑞金、石城、会昌、宁化、长汀六县连成一片。“敌人来了,集中起来,就在这个附近打,敌人不来,我们就是这块工作下去。”
6月30日
在建宁致信红十二军军委并转周以栗及闽赣边工委、红三十五军军委:“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敌军定很迅速地向我们进攻已毫无疑义。在此形势下决不能容我们此时期做准备工作,大概下月内准备作战。”信中指出,在目前形势下,红十二军在宁化、石城、长汀三县工作只能计划做一个月,筹款和群众工作,同样是主要任务。
6月下旬
同朱德在建宁召开军事干部会议,贯彻执行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会议及扩大会议关于抓紧筹款,准备回师赣南迎击敌军“围剿”的决策。会后,红军各部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贯彻执行临时总前委的决策,召集会议,张贴文告,深入动员群众,扩大地方武装,重整支前组织,为夺取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作积极准备。
6月
在建宁期间,经常深入群众,访贫问苦,了解情况,关心群众生活。毛泽东对警卫员说:一个领导者要把调查看作吃饭一样经常、重要,一天不串门,就像一天没有吃饭。
6月底
国民党军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周围的部队和新调来的部队,总兵力达二十三个师又三个旅,共三十万人。蒋介石将这些部队编成左翼和右翼两个集团军,并决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采取“长驱直入”的战略,企图先击破红一方面军主力,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捣毁苏区。七月一日,国民党军开始进攻。
7月上旬
毛泽东和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虽然预见到国民党军即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但没有料到敌人第二次“围剿”失败后只隔一个月,又发动新的“围剿”。得到敌军开始进攻的情报后,毛泽东同朱德立即命令各军,既要迅速结束群众工作,又要抓紧时间在几天内尽量多地筹款筹粮以保障反“围剿”的急需。因红一方面军粉碎敌军第二次“围剿”后就投入紧张的开辟新苏区的群众工作和游击区的筹款工作,尚未得到休整,部队减员也尚未得到补充,仍是三万多人,而且主力在闽西北新区,故情况十分紧急。临时总前委研究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红军向赣南后部退却集中,以打破敌军“围剿”。同朱德部署一部兵力在地方武装、赤卫军、少先队的配合下,袭扰敌军,迟滞敌人前进,同时部署和指挥红军主力迅速收拢部队,避开敌人的前锋,绕道千里,回师赣南。与此同时,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在湘赣苏区活动的红七军、红二十军军部及第一七五团东渡赣江,同红一方面军会合。
7月10日
同朱德率红一方面军总部从福建建宁向赣南进发。在此前后,红军各部相继从各自工作地区出发,冒着盛夏酷暑,以急行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于都地区回师。
7月12日
同朱德率红一方面军总部抵达江西广昌县尖锋,联名写信给留守建宁的红十二师第三十五团,要求他们等到敌人进了建宁城、探明敌情后缓缓撤退,扰乱建宁之敌的行动,以掩护大部队集中。
7月中旬
同朱德率红一方面军总部抵达瑞金北的壬田寨,约集就近几个军的负责人开会,研究战略
行动的大体方向。鉴于敌军进入苏区后突然猛进,急于寻求与红军主力决战,毛泽东认为应当利用蒋系军阀与两广军阀的矛盾,决定再让敌军深入到赣南底部,威胁两广地盘,加剧他们之间的矛盾,然后红军插回敌军后方,打其空虚之处。随即部署红一方面军主力转移到于都县北部的山沟里隐蔽,让出通向瑞金、于都和兴国的大道,诱敌继续南进。
7月下旬
红一方面军总部、红三军团、红四军(缺第十二师)、红十二军分别到达于都北部地区,同从于都、瑞金北上的红三军(缺第九师)、红三十五军和由赣江以西沙地来到的红七军及红二十军军部等会合。方面军总部决定,红七军暂归红三军团指挥。
7月24日
在于都县银坑同朱德发布命令,令红一方面军在敌人深入恐慌疲惫之下,消灭由宁都赖村进攻之敌,然后转向桥头方向消灭敌军的第二部。
7月28日
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兴国县西部高兴圩地区,行程千里,完成了回师赣南集中的战略任务。七月底,进0831931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国民党军已进到固村、宁都、古龙冈、白石一线,但未找到红一方面军主力。蒋介石、何应钦得知红一方面军主力集中在兴国地区后,判断红一方面军主力有西渡赣江之可能,便集中九个师兵力向兴国方向急进,企图压迫红一方面军主力于赣江东岸而消灭之。毛泽东获悉各路敌军正向兴国方向急进,主持召开军事会议,研究敌我形势和红军作战方针、计划,指出:敌军虽然来势很猛,但在根据地已拖了近一个月,锐气已减,且敌军主要兵力和精锐师团集结在第一线,由富田向东的后方联络线上兵力比较薄弱。会议决定,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首先从侧翼打起,由兴国经万安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向敌人之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置深入赣南根据地的敌军主力于无用之地。待敌军主力回头北向,必甚疲劳,乘隙打其弱者。
7月31日
同朱德在高兴圩接到红十二军军部和中共纯化区委的报告,得知敌军主力向兴国方向急进,其右侧后富田、陂头、新安一带仅有三个团防守;决定避强击弱,以主力由高兴圩地区秘密北进。傍晚签发命令,令红一方面军主力绕入敌背捣其后路,使敌动摇震恐,先夺取富田、新安。当晚,红一方面军主力开始向富田开进,当先头部队进到石陂以北地区时,发现敌第二路进击军陈诚、罗卓英两师先于红军赶到富田,夺取富田的计划难以实现。毛泽东、朱德随即改变计划,率部折回高兴圩地区,另寻歼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