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毛泽东如何运用公文

公文是党政机关行使职能的重要工具,在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指导和推进各项工作上,具有极大的权威作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作为党和国家领袖的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公文的作用,经常亲自动手起草公文,用公文来统一思想、指导工作、推进工作。
  如今党政机关已经实现了办公现代化,但是,公文的特定功能却丝毫没有改变。毛泽东重视公文、运用公文的做法,对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用党的文献统一思想认识
  我们党诞生以来制定了许多重要档,它们不仅是党内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也是党不断成长发展壮大的记录。“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语)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是提出并运用党的文献教育领导干部,统一全党思想认识的第一人。
  从1942年2月开始,我们党进行了三年多的延安整风。之前,党发生过多次“左”倾路线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损失。当时,党内许多同志包括有些高级干部,对这些错误缺乏正确的认识。毛泽东认为,有必要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开展一个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的活动,以提高党的高级干部的路线觉悟,统一认识。因此,毛泽东向中央建议,把党的历史文献汇编成册,用作学习与研究党的历史的材料。
  1941年9月,毛泽东开始编辑《六大以来》这部文献集。《六大以来》分上卷、下卷,汇集了从1928年6月党的六大到1941年11月期间的历史文献519篇,包括党的会议纪要、决议、电报、指示以及党报社论、主要领导人文章等,共约280万字。在此基础上,毛泽东选出86件重要文献,既有王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产生、形成、危害及其被纠正的文献,也有党在这个时期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形成的文献。由这些文献组成《六大以来》选集本。随后,毛泽东还编辑了《六大以前》、《两条路线》。
  作为延安整风的学习材料,《六大以来》等三部党的文献对统一全党的思想,特别是提高高级干部的思想觉悟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为召开党的七大做了很好准备。
  用电报指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自20世纪30年代初起,电台成为我们党向各地党组织下达斗争指示的一个秘密工具,同时成为红军总部向各红军部队下达战斗任务的一个重要利器。毛泽东更是出神入化,把电报运用到了极致。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一间普通农舍里,奋笔疾书着一封封电文,以雄伟的气魄和高超的智慧,指挥着全国各战场的24场战役,特别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导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史诗剧。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1948年2月,毛泽东在陕北时就开始考虑东北的解放战局,致电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高级将领,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首先打锦州方向的战略设想。此后,毛泽东在关注和指挥其他战场作战的同时,反复用电文与林罗刘商谈东北主力行动问题,由提议“南进作战”,到督促东北野战军南进,再到严令“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集中主力先打锦州。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11月2日胜利结束。毛泽东极其兴奋,密切关注着这场大决战的进程。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随时阅读林罗刘发来的战况电报,周密思考战役的各个环节,及时起草和回复电文,对战局的走向作出科学判断。据统计,辽沈战役期间,毛泽东起草了77封电文,其中战役打响前31封,战役打响后46封。
  辽沈战役结束后第四天,即11月6日,毛泽东又指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打响了淮海战役。在这场65天的大战役中,毛泽东给前线指挥部发出64封电文。淮海战役发起23天后,11月29日毛泽东又指挥打响了平津战役。在这场64天的大战役中,他起草和签发发往前线的电文有89封。
  300多个日日夜夜,400多封电文,包括辽沈、淮海、平津在内的全国各战场的24场战役,毛泽东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以超人的战争指挥艺术,调动着人民解放军的千军万马,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观。周恩来曾风趣地说:“我们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是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
  用典型材料指导农业合作化道路
  典型材料是工作实践成果的总结与提升,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运用典型材料,可以指导下级很好地开展工作,或者进一步改进工作。毛泽东一贯重视典型材料指导工作的作用。他在中央苏区时推广过“模范兴国”的典型,在延安推广过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的典型。1955年,他又推广了王国藩“穷棒子社”等一批典型。
  毛泽东对中国农民有着深切的了解,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他热情关注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兴起,积极支持和推动农民走共同致富的集体化道路。然而,由于合作社是一个新生事物,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对如何办好农业合作社、如何将办起来的农业合作社巩固下去等实际问题,不是十分清楚。为了指导各地办好农业合作社,毛泽东想到了已经成功的典型经验。
  1955年9月至12月,毛泽东集中精力、倾注心血,亲自编辑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仔细阅读从各省市自治区收集来的200多篇材料,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176篇。他像老师改学生作文一样,认真逐篇修改材料,再三推敲每篇题目。他还为104个典型材料撰写了按语,为该书撰写了序言。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分上、中、下三册,1956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约90万字,选用的47类材料全部来自基层农村火热的实践,包含了办农业合作社方方面面的经验。其中有:艰苦创业、勤俭办社的河北省遵化县王国藩“穷棒子社”、山西省平顺县李顺达生产合作社;善于管理的吉林省安广县四一农业合作社;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天津市东郊区詹庄子乡……毛泽东用这部“农业合作化的百科全书”,为全国农业合作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用“内参”来推进“新三反”运动
  “内参”是指新华社编印的《内部参考》,1949年9月2日创办,是供中央领导同志参阅的综合性机密刊物。它主要刊登“党的各项政策在具体执行中所发生的新的重要问题”。可以说,“内参”是我们党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文。毛泽东很看重《内部参考》,每天必读。他认为,“此种内部参考材料甚为有益”。他既把《内部参考》当成及时了解各地情况的一个重要管道,又将它作为促进问题解决的一个有效载体。
  1952年11月,毛泽东阅中共山东分局的一份报告,内容是针对基层干部中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现象严重,省领导机关存在官僚主义等问题,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做法。毛泽东得知山东省政府曾积压了7万多件人民来信没有处理,马上想到,“省以下各级党政组织积压了多少人民来信,则我们还不知道,可以想象是不少的”。他认为,这是一个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于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1953年1月5日下发,同时还转发了山东分局的报告,要求各地“从处理人民来信入手,检查一次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分子的情况,并向他们展开坚决的斗争”。可是直到1月底,各中央局、省委及市委都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
  1月30日,毛泽东看了《内部参考》刊登的《河北省农村基层干部违法乱纪情况严重》的报导,便要新华社指示各省市分社照此办法,集中围绕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违法乱纪等问题采访,并将其中的典型通报各中央局、分局、省委和市委,促请他们注意。毛泽东希望借助“内参”这一载体,来揭露各地存在的问题,推进“新三反”运动。
  新华社立即将毛泽东下达的任务布置给各地分社。到3月31日,《内部参考》刊出31篇相关报导,反映各地存在着几个突出问题:强迫命令在基层干部中很普遍;违法乱纪以基层干部打人为最普遍;高级干部则以官僚主义态度最普遍,还有的包庇下属,或对批评者打击报复。这些报导引起了各地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随即派人调查处理,并将结果刊登在《内部参考》上。由此,“新三反”运动有效地开展起来。
  毛泽东通过每天必读《内部参考》,了解各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借助它来指导工作、推进工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关于《内部参考》的41篇批示,对此做了充分的印证。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权利归香港毛泽东诗词网所有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泽东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