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1937年“南方三傑”鞏固10萬人口根據地 獲毛澤東讚賞

編者按:近日,《人民政協報》發表文章《譚震林在閩西和蘇南的往事》。文中記述譚震林與張鼎丞、鄧子恢一起,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敵後戰爭,鞏固了10萬人口的革命根據地,得到毛澤東的肯定。摘編如下。

19326月,福建軍區成立,譚震林任司令員兼政委。他領導了閩西紅軍和地方武裝英勇抗擊敵人的第四次“圍剿”,創建了主力紅軍與各級地方武裝密切配合的人民武裝體系,反復動員人民,積極訓練新兵,開展比武活動,優撫紅軍家屬,僅軍區建立之初的四個月內就“擴紅”11000餘人,不僅壯大了閩西地方紅軍,還為中央主力紅軍輸送了大批有生力量。

193410月,主力紅軍長征後,譚震林留在福建擔任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軍事部長。當時,國民黨在閩西南投下幾十倍於紅軍遊擊隊的兵力,對蘇區進行反復的“清剿”;又下令砍伐紅軍遊擊隊經常出沒的山林,採取“移民並村”、“保甲連坐”、“自首自新”、“五光十殺”等高壓手段,妄圖切斷群眾與紅軍遊擊隊的聯繫;推行“計口購糧”、“計口售鹽”的封鎖政策,妄圖困死餓死紅軍遊擊隊。

在如此極端險惡的環境裏,譚震林和張鼎丞、鄧子恢等領導同志一起,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遊擊戰爭的戰略戰術,指揮閩西南各地遊擊隊,“隱蔽窺伺敵人,分散迷惑敵人,埋伏消滅敵人,突擊戰勝敵人”,化整為零,出奇制勝,使窮兇極惡的來犯之敵陷於“死傷、消耗、疲憊”的困境而一籌莫展。歷時三年的艱苦卓絕的遊擊戰爭,鞏固了10萬人口的革命根據地,保衛了土地革命的成果,使武夷山紅旗不倒。因此,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被人們譽為“南方三傑”。

1937年春夏,毛澤東在延安接見閩西南軍政委員會政治部主任方方時說:“你們堅持三年遊擊戰爭,保留了這麼多幹部,保留和發展了部隊,保留了20萬畝土地,保衛了蘇區廣大群眾的利益,這是偉大的勝利!”“你回去問候張、鄧、譚各同志好!你告訴他們:你們三年的苦鬥有很大的功績。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