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毛澤東1958年不連任主席:希望研究兩類重要問題

《黨史文苑》發表文章《毛澤東與歷史研究》。毛澤東是偉大的戰略家、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同時也是博古通今、卓有建樹的學者。在毛澤東的軍政生涯中,讀書、研究始終是其興趣所在,職業革命家、政治家是其主要身份,業餘學者則是其第二個身份。毛澤東對學術研究興趣濃厚,他提出在二屆全國人大不連任國家主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擺脫雜務,有時間研究重要問題。現對該文摘編如下:毛澤東終其一生,都對學術研究興趣濃厚。1957年,他提出在二屆全國人大不連任國家主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擺脫雜務,有時間研究重要問題。他說:“……從1958年起讓我暫時擺脫此任務,以便集中精力研究一些重要問題。”“現在雜事太多,極端妨礙研究問題。”他所希望研究的重要問題包括兩類,一類是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一類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1958年12月9日,他在審閱中共八屆六中全會關於他不擔任下屆國家主席候選人決定時,認為不擔任國家主席,可以讓自己“騰出較多的時間,從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工作”。從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工作,既是一項政治工作,也是一項學術研究工作。

  毛澤東的學術研究興趣,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少年時代。當時,雖然科舉制度已經廢除,但通過寒窗苦讀一舉成名,然後在社會上建功立業,仍是很多讀書人的理想。受這種傳統影響,毛澤東最早的志向並不是投身革命,而是在學問上脫穎而出,成名成家。1910年秋,毛澤東第一次離開韶山,前往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行前,他給父親留下一首詩,表達了自己一心向學的志向:“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離開韶山後,毛澤東主要在湖南第一師範學習,時間長達5年之久,他一生學問的基礎奠定於此。當時,他的興趣集中於文、史、哲3個領域,閱讀了大量的中國古代文史典籍和西方哲學社會科學著作。他與老師、同學經常探討、交流研究學問的方法。1915年6月25日,他在一封寫給同學的信中,宣稱自己“決定為學之道,先博而後約,先中而後西,先普通而後專門”。1916年2月29日,他在寫給另一位同學的信中,開列了77種書目,認為“中國應讀之書止乎此,苟有志於學問,此實為必讀而不可缺”。他還與同學組織了一個哲學研究小組,在老師楊昌濟的指導下,定期研討哲學和倫理學問題。
  由於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一方面帝國主義步步進逼、民族危機日益深重,另一方面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因此毛澤東從湖南第一師範畢業後,並沒有按照自己的人生規劃去當一名學者,而是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反帝反軍閥的職業革命家道路。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他的學術研究的興趣一直保持著。工作之餘,他最大的興趣和愛好就是讀書。除了馬列著作外,他讀得最多的是中國古代文史典籍。而在中國古代文史典籍方面,毛澤東對《二十四史》下的功夫最深。
  1952年,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根據他閱讀古籍的需要,給他添置了一部大字木刻本《二十四史》。此後,他對這部書反復閱讀,手不釋卷,走到哪里,帶到哪里,讀到哪里。 1975年,他已經82歲高齡,重病在身,由於患白內障,視力不好,但他還堅持讀《二十四史》。自己不能看,就讓身邊的工作人員讀給他聽。後來他的一只眼睛做了白內障摘除手術,視力稍有恢復,他就自己讀。從1952年到1976年長達24年的時間裏,毛澤東不僅通讀了《二十四史》,書中的許多人物傳記,他還反復讀過多遍,例如《南史》韋睿傳、《新唐書》徐有功傳和馬周傳、《後漢書》光武帝紀等,他至少讀過5遍以上。閱讀過程中,他寫下了大量的批註。據統計,在這部木刻本的《二十四史》上,毛澤東在15種史上寫下了198條批註,共計3583個字。批註文字中,最少的是兩個字,最多的一條寫了914個字。除了批註文字外,毛澤東還作了大量的批畫和圈點,批畫和圈點的符號在書中隨處可見。毛澤東對《二十四史》閱讀之勤、用功之深、內容之熟、見解之精闢,很多專業的歷史學者都難以望其項背。閱讀毛澤東的著作可以看出,毛澤東具有不是專業學者但勝似專業學者的史學素養,對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和具體史實常有獨到和精闢的論述,這與他熟讀包括《二十四史》在內的古代歷史典籍是分不開的。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