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楊虎城 慘死蔣介石刀下的國民黨英雄(13)
楊虎城將軍小傳
楊虎城(1893-1949),愛國將領。原名忠祥,號虎臣,后改為虎城。陜西蒲城人。1908年在家鄉組織以打富濟貧為宗旨的中秋會。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后,率會眾參加陜西民軍與清軍作戰。1912年投身于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運動。1915年率眾參加陜西護國軍,在華縣、華陰等地截擊袁世凱軍。次年所部被編為陜西陸軍第3混成團第1營,任營長。1917年參加護法戰爭,先后任陜西靖國軍左翼軍支隊司令和第3路司令。1922年拒絕直系軍閥收編,被迫率部由武功退入陜北。
1924年,加入國民黨,擁護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北京政變后,任陜北國民軍前敵總指揮,先后率部擊敗鎮嵩軍和陜西督辦吳新田部。遂任國民軍第3軍第3師師長,聘共產黨員在其舉辦的三民軍官學校和所屬部隊任職。1926年,與國民軍第2軍李虎臣等部聯合堅守西安孤城達8個月之久,以不足1萬兵力抗擊7萬鎮嵩軍,從戰略上策應了北伐戰爭。1927年初就任國民軍聯軍第10路軍司令,旋改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10軍軍長,率部東出潼關會攻河南。后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21師師長。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拒絕在所部“清黨”。1928年11月就任第二集團軍暫編第21師師長。次年蔣介石與馮玉祥關系瀕于破裂,率部附蔣,任新編第14師師長,駐防河南。先后參加蔣馮戰爭和蔣唐(生智)之戰。1930年蔣馮閻戰爭中,相繼任蔣軍第7軍軍長、第17路軍總指揮,率部攻擊馮軍。同年10月兼任陜西省政府主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反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積極主張抗日。次年1月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1933年曾請纓抗日,遭冷遇。同年6月,所部與川北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達成互不侵犯默契。1935年任陜西綏靖公署主任,奉令調兵在陜南阻截紅25軍,遭到痛擊。同年4月被授為陸軍二級上將。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影響下,逐漸傾向聯共抗日,反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并與東北軍張學良消除隔閡,從而在抗日救國的基礎上在西北形成紅軍、東北軍、第17路軍三方合作的局面。1936年12月趁蔣介石親臨西安督逼東北軍和第17路軍“剿共”時,在與張學良多次向蔣進諫無效后,于12日同張發動兵諫,扣留蔣介石,并以八項抗日救國主張通電全國。經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參與談判,與蔣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六項協議。由此為蔣所忌恨。1937年1月被南京國民黨政府撤職留任。6月被迫出國“考察”,游歷美、英、法、德等國,宣傳抗日主張。“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后,多次向蔣介石發電,要求回國抗日,遭拒絕。1937年11月底由法國回到香港, 準備參加抗日工作。隨后被誘至南昌囚禁。在此以后的12年中楊虎城一直被監禁,先后關押于湘、黔、川等地。1949年9月國民黨兵敗潰逃時,楊虎城被蔣介石下令殺害于四川重慶戴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