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陳明仁 走到哪里都是雄獅悍將(5)
孫明仁的“黃豆防線”
四平之戰,軍人的鮮血染紅了陳明仁的頂戴。陳明仁頗為榮耀了一陣子。
四平解圍后,蔣介石親自在南京總統府召見陳明仁夫婦,第一句話就是:“有功之將,殊堪嘉獎,不愧為黃埔楷模。”并對手下感慨到:“四平大捷,陳司令創造了人間奇跡,不愧為難得將才!”并請他們夫婦游了玄武湖。
在戰場上屢戰屢敗的國民黨軍,也像打了一針興奮劑,將陳明仁吹的神乎其神,甚至陳明仁在四平構筑的工事,也成了一條令國民黨軍群起效仿的“陳明仁防線”。
有的說,陳明仁在防御四平的時候,利用在東北天寒地凍的天氣,叫士兵在工事上澆水,三九天工事很快就凍住了,子彈打不進去,炮彈也炸不開,林彪也無可奈何。這種說法明顯不成立,因為四平攻堅戰發生在夏天。
軍中更傳出了陳明仁“撒豆成兵”的神話。“撒豆成兵”原是民間對隋唐時期的傳奇人物李靖用兵的一種傳說,近似巫術之流,何時陳明仁學會了妖法?
原來,東北盛產大豆,籽粒飽滿,個個滾圓。眼見林彪兵臨城下,陳明仁心生一計,準備了很多麻袋的大豆,待民主聯軍攻城時,他命令士兵把大豆倒在街道上,讓沖鋒的民主聯軍戰士踩在大豆上滑倒,從而遭受到重大傷亡。
這種說法也頗有疑點。首先,這種方法受地形的限制比較大,地面必須光滑,地上的黃豆才能發揮作用;而當時四平炮火連天,街道上遍地瓦礫,當街撒黃豆,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其次,兩軍進行的是巷戰,兵力呈膠著狀態,且不云事先撒黃豆會滑倒自己人,而且也勢必會被對方發現。
“撒豆成兵”確有其事,只不過作用不像國民黨吹噓的那樣罷了。
那是在民主聯軍向四平市中心水塔發起進攻的時候。
水塔是城里的制高點,陳明仁自然派精兵把守。
民主聯軍也動用了一個主力團的兵力。
攻占水塔,過街天橋是必經之路。在天橋上,守軍預先堆放了兩大麻袋黃豆,拴麻袋口的繩子由水塔里的人控制著,隨時可以拉開。
進攻的民主聯軍起初并沒有把這兩麻袋黃豆當事,這樣的麻袋見得多了,在四平的街壘中到處都是。怎料在沖鋒的途中,接近過街天橋得時候,水塔內的守軍突然同時拉開了拴麻袋的繩子,數百斤黃豆從麻袋奔涌而出,順著橋面立刻鋪滿了街道,沖鋒的戰士踩在上面,站不住,一個個都猝不及防地摔了下去,就連手中的武器也摔得老遠。
此時,水塔的守軍輕重機槍、沖鋒槍乘機突然開火,沖鋒者立刻倒下一大片,街道上的黃豆被鮮血浸泡,民主聯軍的攻勢受挫。
陳誠指揮東北的戰局之后,就是根據四平防御工事情況,提出“重點堅強工事主義”。直到1949年5月,蔣介石親臨上海布置淞滬戰役時,上海的防御工事仍然可以看出摹仿四平的痕跡:陣地前沿遍布地雷、鐵絲網、拒馬、鹿砦;陣地與陣地間有蓋溝、交通;由鋼筋水泥筑成主堡,主堡之間有地道相通;主要工事里儲滿了糧草彈藥。
但此時國民黨大勢已去,四平的好戲未再上演。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陳明仁能功善守,聲譽茂隆,因此也遭到不少人的嫉妒。
四平戰役不久,蔣介石的親信陳誠組織參觀團到四平陣地視察,參觀團的美國顧問看到陣地上不少工事是用美國的面粉、大米壘成,當場提出抗議。從南京來的一些國民黨要員,看到這么好的黃豆被用來修工事,也覺得過分。國民黨遼北省主席、陳誠的江浙同鄉劉翰東,乘機告發陳明仁“縱兵搶糧”。陳誠素與陳明仁不睦,正愁沒有機會,于是當日便請求蔣介石查辦陳明仁。蔣介石念其有功,將陳明仁撤職,但未查辦,后調往總統府任中將參軍的閑職。真是成也黃豆,敗也黃豆。
陳明仁在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后,由于作戰勇敢,本來深得蔣介石的賞識。后來蔣介石認為他性情剛強,飛揚跋扈,不好駕馭,故不予重用,在抗戰時期和抗戰勝利后的一直在第71軍任副軍長和軍長,直到固守四平街有功,才晉升第7兵團司令官。
由于陳明仁的資格較老,加上敢做敢為,團以上的軍官多為他親自提拔,下屬認為跟著他不會吃虧。陳明仁治軍比較嚴格,他選擇軍官的條件比較簡單實用:一要不怕死,二要未結婚,三要熟讀兵書操典,四要槍法好,因此他的部下作戰頑強,較有戰斗力。
惜在蔣介石手下不得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