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選集第四卷》
唯心歷史觀的破產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六日)
中國人之所以應當感謝美國資產階級發言人艾奇遜,不但是因為艾奇遜明確地供認了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這樣一種事實,使得中國的先進分子有證據地去說服落后分子。不是嗎?你們看,艾奇遜自己招認了,最近數年的這一場使得幾百萬中國人喪失生命的大血戰,是美國帝國主義有計劃地組織成功的。中國人之所以應當感謝艾奇遜,又不但因為艾奇遜公開地宣稱,他們要招收中國的所謂“民主個人主義”分子,組織美國的第五縱隊,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因此引起了中國人特別是那些帶有自由主義色彩的中國人的注意,大家相約不要上美國人的當,到處警戒美帝國主義在暗地里進行的陰謀活動。中國人之所以應當感謝艾奇遜,還因為艾奇遜胡謅了一大篇中國近代史,而艾奇遜的歷史觀點正是中國知識分子中有一部分人所同具的觀點,就是說資產階級的唯心的歷史觀。駁斥了艾奇遜,就有可能使得廣大的中國人獲得打開眼界的益處。對于那些抱著和艾奇遜相同或者有某些相同的觀點的人們,則可能是更加有益的。 艾奇遜胡謅的中國近代史是什么呢?他首先試圖從中國的經濟狀況和思想狀況去說明中國革命的發生。在這里,他講了很多的神話。
艾奇遜說:“中國人口在十八、十九兩個世紀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負擔的壓力。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個問題。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政府使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國民黨在法典里寫上了許多土地改革法令,想這樣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些法令有的失敗了,有的被忽視。國民政府之所以有今天的窘況,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它沒有使中國有足夠的東西吃。中共宣傳的內容,一大部分是他們決心解決土地問題的諾言。”
在不明事理的中國人看來,很有點像。人口太多了,飯少了,發生革命。國民黨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共產黨也不見得能解決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政府使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
革命的發生是由于人口太多的緣故嗎?古今中外有過很多的革命,都是由于人口太多嗎?中國幾千年以來的很多次的革命,也是由于人口太多嗎?美國一百七十四年以前的反英革命⑴,也是由于人口太多嗎?艾奇遜的歷史知識等于零,他連美國獨立宣言也沒有讀過。華盛頓杰斐遜⑵們之所以舉行反英革命,是因為英國人壓迫和剝削美國人,而不是什么美國人口過剩。中國人民歷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為這些封建朝廷壓迫和剝削人民,而不是什么人口過剩。俄國人所以舉行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因為俄皇和俄國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而不是什么人口過剩,俄國至今還是土地多過人口很遠的。蒙古土地那么廣大,人口那么稀少,照艾奇遜的道理是不能設想會發生革命的,但是卻早已發生了⑶。
按照艾奇遜的說法,中國是毫無出路的,人口有了四億七千五百萬,是一種“不堪負擔的壓力”,革命也好,不革命也好,總之是不得了。艾奇遜在這里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這個希望他沒有說出來,卻被許多美國新聞記者經常地透露了出來,這就是所謂中國共產黨解決不了自己的經濟問題,中國將永遠是天下大亂,只有靠美國的面粉,即是說變為美國的殖民地,才有出路。
辛亥革命⑷為什么沒有成功,沒有解決吃飯問題呢?是因為辛亥革命只推翻一個清朝政府,而沒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和剝削。
北伐戰爭為什么沒有成功,沒有解決吃飯問題呢?是因為蔣介石背叛革命,投降帝國主義,成了壓迫和剝削中國人的反革命首領。
“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政府使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嗎?西北、華北、東北、華東各個解決了土地問題的老解放區,難道還有如同艾奇遜所說的那種“吃飯問題”存在嗎?美國在中國的偵探或所謂觀察家是不少的,為什么連這件事也沒有探出來呢?上海等處的失業問題即吃飯問題,完全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殘酷無情的壓迫和剝削的結果。在人民政府下,只消幾年工夫,就可以和華北、東北等處一樣完全地解決失業即吃飯的問題。
中國人口眾多是一件極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辦法,這辦法就是生產。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如像馬爾薩斯⑸者流所謂食物增加趕不上人口增加的一套謬論,不但被馬克思主義者早已從理論上駁斥得干干凈凈,而且已被革命后的蘇聯和中國解放區的事實所完全駁倒。根據革命加生產即能解決吃飯問題的真理,中共中央已命令全國各地的共產黨組織和人民解放軍,對于國民黨的舊工作人員,只要有一技之長而不是反動有據或劣跡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維持,不要裁減。十分困難時,飯勻著吃,房子擠著住。已被裁減而生活無著者,收回成命,給以飯吃。國民黨軍起義的或被俘的,按此原則,一律收留。凡非首要的反動分子,只要悔罪,亦須給以生活出路。
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我們是艾奇遜反革命理論的駁斥者,我們相信革命能改變一切,一個人口眾多、物產豐盛、生活優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國,不要很久就可以到來,一切悲觀論調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西方的影響”,這是艾奇遜解釋中國革命所以發生的第二個原因。艾奇遜說:“中國自己的高度文化和文明,有了三千多年的發展,大體上不曾沾染外來的影響。中國人即是被武力征服,最后總是能夠馴服和融化侵入者。他們自然會因此把自己當作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看成是文明人類的最高表現。到了十九世紀中葉,西方突破了中國孤立的墻壁,那在以前是不可逾越的。這些外來者帶來了進取性,帶來了發展得蓋世無雙的西方技術,帶來了為以往的侵入者所從來不曾帶入中國的高度文化。一部分由于這些品質,一部分由于清朝統治的衰落,西方人不但沒有被中國融化,而且介紹了許多新思想進來,這些新思想發生了重要作用,激起了騷動和不安。”
在不明事理的中國人看來,艾奇遜說得很有點像。西方的新觀念輸入了中國,引起了革命。
革什么人的命呢?因為“清朝統治的衰落”,向弱點進攻,是革清朝的命了。艾奇遜在這里說得不恰當。辛亥革命是革帝國主義的命。中國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為清朝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反對英國鴉片侵略的戰爭⑹,反對英法聯軍侵略的戰爭⑺,反對帝國主義走狗清朝的太平天國戰爭⑻,反對法國侵略的戰爭⑼,反對日本侵略的戰爭⑽,反對八國聯軍侵略的戰爭⑾,都失敗了,于是再有反對帝國主義走狗清朝的辛亥革命,這就是到辛亥為止的近代中國史。艾奇遜所說的“西方的影響”是什么呢?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一八四八年)中所說的西方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面貌用恐怖的方法去改造世界⑿。在這個影響或改造過程中,西方資產階級需要買辦和熟習西方習慣的奴才,不得不允許中國這一類國家開辦學校和派遣留學生,給中國“介紹了許多新思想進來”。隨著也就產生了中國這類國家的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同時并使農民破產,造成了廣大的半無產階級。這樣,西方資產階級就在東方造成了兩類人,一類是少數人,這就是為帝國主義服務的洋奴;一類是多數人,這就是反抗帝國主義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從這些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所有這些,都是帝國主義替自己造成的掘墓人,革命就是從這些人發生的。不是什么西方思想的輸入引起了“騷動和不安”,而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引起了反抗。
在這個反抗運動中,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即從一八四○年的鴉片戰爭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⒀的前夜,共計七十多年中,中國人沒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國主義。舊的頑固的封建主義的思想武器打了敗仗了,抵不住,宣告破產了。不得已,中國人被迫從帝國主義的老家即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武器庫中學來了進化論、天賦人權論和資產階級共和國等項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組織過政黨,舉行過革命,以為可以外御列強,內建民國。但是這些東西也和封建主義的思想武器一樣,軟弱得很,又是抵不住,敗下陣來,宣告破產了。
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喚醒了中國人,中國人學得了一樣新的東西,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孫中山也提倡“以俄為師”,主張“聯俄聯共”。總之是從此以后,中國改換了方向。
艾奇遜是帝國主義政府的發言人,他當然一個字也不愿意提到帝國主義。他將帝國主義的侵略,說成“外來者帶來了進取性”。看啊,多么美麗的名稱——“進取性”。中國人學了這種“進取性”,不是進取到英國或美國去,只是在中國境內引起了“騷動和不安”,即是革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命。可惜沒有一次成功,都給“進取性”的發明人即帝國主義者打敗了。于是掉轉頭去學別的東西,很奇怪,果然一學就靈。
“中國共產黨是在二十年代初期,在俄羅斯革命的思想推動之下建立起來的”。艾奇遜說對了。這種思想不是別的,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這種思想,和艾奇遜所說的西方資產階級的“為以往的侵入者所從來不曾帶入中國的高度文化”相比較,不知要高出幾多倍。其明效大驗,就是和中國舊的封建主義文化相比較可以被艾奇遜們傲視為“高度文化”的那種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一遇見中國人民學會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文化,即科學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就要打敗仗。被中國人民學會了的科學的革命的新文化,第一仗打敗了帝國主義的走狗北洋軍閥,第二仗打敗了帝國主義的又一名走狗蔣介石在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對于中國紅軍的攔阻,第三仗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汪精衛,第四仗最后地結束了美國和一切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及其走狗蔣介石等一切反動派的統治。
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的實踐發生了聯系,是因為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觀的實際的事物相聯系,如果沒有客觀存在的需要,如果不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東西,即使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也是不起作用的。我們是反對歷史唯心論的歷史唯物論者。
非常奇怪,“蘇維埃的學說和實踐,對于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和原則,尤其是在經濟方面和黨的組織方面,有相當的影響”。被艾奇遜們所傲視的西方的“高度文化”,對于孫先生的影響怎么樣呢?艾奇遜沒有說。孫先生以大半輩子的光陰從西方資產階級文化中尋找救國真理,結果是失望,轉而“以俄為師”,這是一個偶然的事件嗎?顯然不是。孫先生和他所代表的苦難的中國人民,一齊被“西方的影響”所激怒,下決心“聯俄聯共”,和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奮斗和拚命,當然不是偶然的。在這里,艾奇遜不敢說蘇聯人是帝國主義侵略者,孫中山是向侵略者學習。那末,好了,孫中山可以向蘇聯人學習,而蘇聯人并非帝國主義侵略者,為什么孫中山的繼承者,孫中山死后的中國人,就不可以向蘇聯人學習呢?為什么孫中山以外的中國人從馬克思列寧主義學了科學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理論,并使之和中國的特點相結合,發動了中國的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創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就叫做“受蘇聯控制”,“共產國際的第五縱隊”,“赤色帝國主義的走狗”呢?世上有這樣高明的邏輯嗎?
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偉大的勝利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已經復興了并正在復興著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文化。這種中國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來說,已經超過了整個資本主義的世界。比方美國的國務卿艾奇遜之流,他們對于現代中國和現代世界的認識水平,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普通戰士的水平之下。
至此為止,艾奇遜以一個資產階級大學教授講述無聊課本的姿態,向人們表示他在尋求中國事變的因果關系。中國之所以發生革命,一因人口太多,二因西方思想的刺激。你們看,他好像是一個因果論者。接下去,他就連這點無聊的偽造的因果論也不見了,出現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事變。中國人就是那樣毫無原因地互相爭權奪利和猜疑仇恨。斗爭中的國民黨和共產黨,雙方的精神力量的對比,發生了莫名其妙的變化,一方極度下降,降到零度以下,另一方極度上升,升到狂熱的程度。什么原因呢?誰也不知道——這就是艾奇遜所代表的美國的“高度文化”中所固有的邏輯。
注 釋
〔1〕指美國的獨立戰爭。一七七五年起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人民先后進行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爭取獨立的資產階級革命戰爭。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發表了《獨立宣言》,正式宣告脫離英國。英國戰敗后,被迫在一七八三年簽訂《巴黎和約》,承認美國獨立。
〔2〕 參見本卷《為什么要討論白皮書》注〔3〕。
〔3〕指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四年外蒙古發生的人民革命。在這次革命中,蒙古人民革命黨領導蒙古人民,在蘇俄的支持和幫助下,驅逐日本帝國主義所支持的白俄軍隊,推翻外蒙古地方的封建統治,脫離當時中國的北洋政府,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
〔4〕 見本書第一卷《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注〔3〕。
〔5〕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一七六六——一八三四),英國國教會僧侶,經濟學家。在一七九八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一書中,他認為在沒有任何限制的條件下,人類社會人口以幾何數列增長,而生活資料以算術數列增長,因此人口必定發生過剩現象,只有貧困和罪惡(包括戰爭和瘟疫等)、“道德的抑制”(包括禁欲、無力贍養子女者不得結婚等)可使生活資料和人口之間恢復平衡。這一理論曾被資產階級用來為他們對勞動人民的壓迫和剝削及其侵略和戰爭政策辯護。
〔6〕 見本書第一卷《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注〔35〕。
〔7〕 見本書第二卷《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注〔18〕。
〔8〕 見本書第一卷《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注〔36〕。
〔9〕 見本書第二卷《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注〔19〕。
〔10〕 見本書第一卷《矛盾論》注〔22〕。
〔11〕 見本書第二卷《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注〔21〕。
〔12〕《共產黨宣言》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中說:資產階級“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文明制度,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頁)
〔13〕 見本書第一卷《實踐論》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