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選集第四卷》

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這是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一篇評論。在這篇評論里,毛澤東根據遼沈戰役以后敵我力量變化的新形勢,對于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時間重新作了估計,指出從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打倒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后來的中國軍事形勢的發展,完全證明了毛澤東的這個預見。 
  中國的軍事形勢現已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即戰爭雙方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早已占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現在也已經占有優勢。這是中國革命的成功和中國和平的實現已經迫近的標志。 
  國民黨軍隊在戰爭的第二年底,即今年六月底,總數約計尚有三百六十五萬人。這個數目,對于一九四六年七月國民黨開始發動全國性內戰時期的四百三十萬人來說,是少了六十五萬人。這是由于國民黨軍隊在兩年戰爭中雖然被殲、被俘和逃亡了大約三百零九萬人(其中被殲、被俘為二百六十四萬人),但在此期內又補充了約二百四十四萬人,故虧短數尚只有六十五萬人。最近則起了一個突變。經過戰爭第三年度的頭四個月,即今年七月一日至十一月二日沈陽解放時,國民黨軍隊即喪失了一百萬人。四個月內國民黨軍隊的補充情形尚未查明,假定它能補充三十萬人,虧短數為七十萬人。這樣國民黨的全部軍隊包括陸海空軍、正規軍非正規軍、作戰部隊和后勤機關在內,現在只有二百九十萬左右的人數。人民解放軍,則由一九四六年六月的一百二十萬人,增至一九四八年六月的二百八十萬人,現在又增至三百余萬人。這種情況,就使國民黨軍隊在數量上長期占有的優勢,急速地轉入了劣勢。這是由于四個月內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各個戰場英勇作戰的結果,而特別是南線的睢杞戰役⑴、濟南戰役⑵,北線的錦州、長春、遼西、沈陽諸戰役⑶的結果。國民黨的正規軍,因為它拚命地將非正規軍編入正規軍內,至今年六月底,尚有二百八十五個師的番號。四個月內,即被人民解放軍殲滅了營以上部隊合計共八十三個師,其中包括六十三個整師。 
  這樣,就使我們原來預計的戰爭進程,大為縮短。原來預計,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便可能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只需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至于在全國一切地方消滅反動勢力,完成人民解放,則尚需較多的時間。 
  敵人是正在迅速崩潰中,但尚需共產黨人、人民解放軍和全國各界人民團結一致,加緊努力,才能最后地完全地消滅反動勢力,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民主的人民共和國。 

  注  釋 
  〔1〕睢杞戰役,亦稱豫東戰役,是人民解放軍在河南省東部的開封和睢縣、杞縣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戰役。華東野戰軍八個縱隊、中原野戰軍兩個縱隊以及冀魯豫和豫皖蘇軍區部分兵力,在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粟裕統一指揮下,于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全殲開封守敵,共殲滅國民黨軍約四萬人,擊斃國民黨軍整編第六十六師師長李仲辛。蔣介石為了挽回其不利的戰局,親臨開封上空督戰,調集邱清泉、區壽年、黃百韜三個兵團,分路進攻開封。人民解放軍于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六日,將區壽年兵團部及整編第七十五師以及黃百韜兵團的三個多團,先后包圍于睢縣、杞縣地區,經九晝夜激戰,殲敵五萬余人,生俘兵團司令官區壽年和整編第七十五師師長沈澄年。 
  〔2〕 濟南戰役,見本卷《關于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注〔2〕。 
  〔3〕這里所說的錦州、長春、遼西、沈陽諸戰役,統稱遼沈戰役。見本卷《關于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注〔1〕。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