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

1938(11)

115日 

下午,在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作結論報告。六日下午,繼續作結論報告。結論講了五個問題。第一,六中全會的成功。毛澤東說:這次會議總結了抗日戰爭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全部經驗,科學地分析和估計了抗日戰爭的形勢,規定了黨的方針和任務。這次會議是一個好的會議,是黨的歷史上少有的,討論的問題多,經驗豐富,態度認真。我們黨奮斗了十七年,空前地進步了,黨已經能夠更靈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于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第二,廣州、武漢失守后的形勢。毛澤東說:在敵強我弱形勢沒有發生決定性變化的條件下,廣州、武漢的放棄是正確的。這種戰略退卻雖一時表現了有利于敵不利于我,但從整個形勢看表現了有利于我不利于敵,我們保存了實力,敵人的兵力更分散了。日軍占領上海等地時是一鼓作氣,占領武漢后它的力量就再而衰,其戰略進攻接近了頂點,這是相持局面快要到來的象征。在相持階段中,我方作戰形式以游擊戰為主,運動戰為輔。敵后游擊戰爭應分為兩大區域,在已經大大發展了游擊戰爭的區域,應大力加以鞏固;在沒有充分發展或正在發展游擊戰爭的區域,應迅速地廣大地發展游擊戰爭。所以,應當鞏固華北,發展華中和華南。第三,民族統一戰線的長期性。毛澤東針對陳紹禹的右傾投降主義,對民族斗爭與階級斗爭的關系、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作了論述。他說:“總之,我們一定不要破裂統一戰線,但又決不可自己束縛自己的手腳,因此不應提出‘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口號。‘一切服從統一戰線’,如果解釋為‘一切服從’蔣介石和閻錫山,那也是錯誤的。我們的方針是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既統一,又獨立。”這個問題的論述編入《毛澤東選集》時,題為《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第四,戰爭與戰略問題。毛澤東強調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革命的特點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主要的斗爭形式是戰爭,主要的組織形式是軍隊;論述了國內戰爭和民族戰爭中黨的軍事戰略的轉變和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等問題。這個問題的論述編入《毛澤東選集》時,題為《戰爭和戰略問題》。第五,其他問題。毛澤東講到過去干部政策上的錯誤,新老黨員的關系,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的關系,邊區工作等。

116日 

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根據毛澤東所作的《抗日民族戰爭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展的新階段》報告,通過了《抗日民族自衛戰爭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展的新階段》政治決議案。全會重申黨的獨立自主地放手組織人民抗日武裝斗爭的方針,確定把黨的主要工作放在戰區和敵后。會議決定撤銷長江局,設立中原局和南方局。本日,全會閉幕。這次全會批準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線,推動了黨的各項工作的迅速發展。

118日 

將在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論新階段》第一部分的修改稿交給《解放》編輯部負責人徐冰,附信告訴整個政治報告須三四天工夫才能修改完畢,第一部分先付排,請他們校第一、第二遍,他自己校第三、第四遍。

1110日 

收到彭雪楓〔1〕關于他率新四軍游擊支隊在河南渡過新黃河〔2〕進至鹿邑等地后部隊擴大情況和當地缺少干部等的電報后,本日同王稼祥、劉少奇致電朱德、周恩來、葉劍英,提議即派八路軍的一部并多帶干部到隴海路以南新黃河以北津浦路以西地區活動。

1〕彭雪楓,當時任新四軍游擊支隊司令員。

2〕蔣介石一九三八年六月九日命令國民黨軍隊炸開鄭州以北花園口黃河大堤,企圖以黃河水患阻止日軍西犯,致使黃河改道向東南沿賈魯河入安徽潁河以西淝河,在正陽關一帶注入淮河。黃河的這一段河道稱新黃河。

同日 

同王稼祥、劉少奇致電項英并轉周恩來、葉劍英:“白崇禧已允新四軍張云逸同志率一個營到長江以北安徽境內活動,已否派去?”“現在安徽中部最便利我軍活動,新四軍可否派二個至三個營交張云逸同志率領過江。”

1113日 

出席抗大女生大隊(第八大隊)成立典禮,并作講演,指出:婦女同胞所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壓迫尤甚,我們反對一切對于婦女的壓迫,尤其是仇恨日本帝國主義對于婦女的侮辱。我們抗日,不僅為求得民族平等,而且要求得婦女的地位平等。只有中華民族解放,才能有婦女的解放。

1120日 

日機轟炸延安。當晚毛澤東的住處由延安市內鳳凰山麓遷至延安城外楊家嶺。二十一日和十二月十二日,日機又轟炸延安。三次轟炸,造成一部分軍民傷亡,一些房屋被毀。

1124日 

同王稼祥致電八路軍總部、晉察冀軍區和第一二○師,指出:估計到今后華北形勢的發展,冀中區域的中心任務是鞏固現有武裝部隊,依靠群眾力量,堅持長期游擊戰爭。為此,決定派程子華帶一部分干部去冀中,任呂正操縱隊(八路軍第三縱隊)政治委員,加強該部隊的正規化是目前中心任務;賀龍、關向應率第一二○師一部去冀中,爭取擴大第一二○師。同日 關于山東聊城地區抗日領導人范筑先犧牲事,同王稼祥、楊尚昆、滕代遠致電朱德、彭德懷、左權,劉伯承,徐向前、朱瑞:應用一切辦法團結與鞏固范筑先領導的抗日801193811月部隊,并實際幫助魯西北地區抗戰。

1125日 

同王稼祥、楊尚昆致電朱德、彭德懷,聶榮臻并轉宋時輪、鄧華,指出:宋鄧支隊深入冀東,苦戰數月,配合并促成地方黨所領導的冀東起義,建立了冀東游擊區,取得了成績。但是由于沒有盡可能地保持和發展這一勝利,以致退出原地區,軍隊及群眾武裝受到相當大的損失。為了在冀熱察地區堅持抗日游擊戰爭和創造根據地,決定成立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派蕭克前去工作,并成立軍政委員會,統一領導軍隊及地方黨和政權工作。

同日 

同王稼祥、滕代遠致電彭德懷,征求他對以下部署的意見:擬派陳光、羅榮桓率第一一五師師部及第三四三旅兩個主力團去山東、淮北,由陳士榘〔1〕率第三四三旅的補充團等在晉西南地區堅持抗日戰爭。二十八日,彭德懷復電表示同意,并提出擬讓第三四三旅的第六八五團先由山西長治出動。

1〕陳士榘,當時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參謀長。

1130日 

出席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在會上提議:(一)關于抗大、陜公、黨校等各學校教育工作應進行一次專門討論,規定教育行政、教材、教員、經費各方面的統一方針。(二)延安各機關各部門工作須進行一次徹底的檢查和整理。會議對上述建議作出決定:下一次書記處會議討論學校教育工作;由書記處發一檢查工作的通知,召集干部會議進行檢查工作的動員,軍事系統的干部會議由毛澤東、王稼祥負責召集。

11月 

在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作關于抗戰形勢和統一戰線問題的講話。他說:武漢失守后,抗日戰爭要進到一個新階段,即敵我相持的階段,但現在還沒有進到相持階段。在半殖民地的中國,我們長期作戰就依據鄉村,鄉村同城市作戰有一定的困難,這也是中國采取持久戰的道理。講話估計蔣介石和國民黨的大多數不會同日 本講和,國民黨是有進步的,磨擦是局部現象,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必須看到全局。

同月 

與江青結婚。

121日 

同王稼祥電告朱德、彭德懷,聶榮臻:吸收革命知識分子加以教育成為我們的干部,意義實大。武漢失守,西北受日軍威脅,錢糧兩缺,因此中央決定在晉東南和晉察冀設立抗大兩個分校,由抗大本校分出干部和學員開赴上述兩地。延安抗大本校改為培養八路軍比較高級干部的學校。

124日 

電告秦邦憲〔1〕、葉劍英,朱德、楊尚昆〔2〕,林伯渠等,要八路軍總部和駐重慶辦事處、駐西安辦事處,迅即設法打消蔣介石調高桂滋部隊到陜北的企圖〔3〕。

1〕秦邦憲,當時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兼組織部部長。

2〕楊尚昆,當時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

3〕高桂滋,當時任國民黨軍第十七軍軍長。在此以前,高桂滋曾派他的秘書到延安見毛澤東,試探中共對他的部隊調陜北一事的態度,毛澤東當即表示不許可任何部隊借名進駐實行破壞陜甘寧邊區的企圖。

125日 

致信國民黨軍第二十一軍團軍團長、晉陜綏邊區總司令鄧寶珊,信中說,“敵攻西北之計劃是要來的,因之準備不可或疏”,特囑八路軍留守兵團綏德警備區司令員陳奇涵前去報告防務,并送去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報告、決議、宣言等。

127日 

出席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會議討論學校教育方針等問題,決定組織抗日戰爭研究委員會,毛澤東為主任,王稼祥為副主任。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