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下(9)
10月25日 致電朱德、彭德懷,指出目前決定的戰斗在正太路,并提出相應的兵力部署意見。
同日 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七七一團被日軍襲擊事,致電八路軍各級負責人:“小勝之后,必生驕氣,輕視敵人,以為自己了不得。七七一團七亙村受襲擊,是這種勝利沖昏頭腦的結果。你們宜發通令于全軍,一直傳達到連隊戰士,說明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是一個艱苦奮戰的長過程。凡那種自稱天下第一、驕氣洋溢、目無余子的干部,須以深切的話告訴他們,必須把勇敢精神與謹慎精神聯系起來,反對軍隊中的片面觀點與機械主義。”
同日 會見英國記者貝特蘭,同他進行長時間談話。毛澤東說:“中國的抗戰不但為了自救,且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陣線中盡了它的偉大責任。”抗戰中的教訓是由于中國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存在的弱點,即:只實行政府和軍隊的抗戰,不許廣大人民群眾起來參戰;軍事上采取單純防御,打的大半是被動的仗,造成許多土地的喪失和許多軍隊的失利。因此,政治和軍事都需要改革。他還說:“現在八路軍采用的戰法,我們名之為獨立自主的游擊戰和運動戰。”“軍事上的第一要義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而要達到此目的,必須采用獨立自主的游擊戰和運動戰,避免一切被動呆板的戰法。如果大量軍隊采用運動戰,而八路軍則用游擊戰以輔助之,則勝利之券,必操我手。”這個談話編入《毛澤東選集》。
10月26日 出席中常會,會議討論綏德、米脂、清澗、佳縣、吳堡五縣警備區的工作問題。毛澤東在發言中提出對當地統治階級的策略是:聯合左翼分子,爭取中立分子,孤立豪紳與法西斯分子。同日 正太路要隘娘子關失守,山西抗戰形勢急轉直下。
10月30日 出席中常會,會議討論西路軍失敗的教訓。陳昌浩〔1〕作檢討報告。毛澤東發言指出,張國燾路線的實質是逃跑主義、軍閥主義與反黨反中央的路線。
〔1〕陳昌浩,原任紅軍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西路軍政治委員。
同日 致電王兆相〔1〕等并告八路軍總部、第一二○師:“十分注意部隊的紀律,無論如何困難,不得亂拿工農一草一木,每天出發訓話一次。”
10月 寫目前抗戰形勢與黨的任務報告提綱。提綱分析了中日戰爭的現狀和國際形勢,指出中國抗戰現時的失利是暫時的與局部的失利,不是最后的與全部的失敗,最后勝負要在持久戰中去解決。提綱提出了爭取抗戰勝利的七項任務。
10月 寫信給艾思奇〔2〕談哲學問題。對艾思奇《哲學與生活》一書中關于差別與矛盾關系的論點提出不同看法,認為“一切差別的東西在一定條件下都是矛盾”,“差別是世上一切事物,在一定條件下都是矛盾,故差別就是矛盾”。
11月1日 在陜北公學開學典禮上作關于目前時局的講話,指出:現在的形勢是很緊張的。民族投降主義是目前新的危險。堅決打到底,是目前時局下應采取的根本方針。在軍事上要用八路軍的打法,就是要“活打”,不要“死打”。要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動員全國人民參加抗戰,組織他們,武裝他們。要做到軍民一致,官兵一致,加強軍隊中的政治工作。要造就大批的有革命理論,富于犧牲精神的民族革命干部,他們是革命的先鋒隊。
〔1〕王兆相,當時任八路軍一二○師直屬工兵營營長,駐防神府地區。
〔2〕艾思奇,哲學家,一九三七年十月到延安,在抗日軍政大學任主任教員。
11月2日 同張聞天復電林伯渠并告周恩來、秦邦憲等:我們決堅持山西抗戰,即使太原失守,日軍也不能安枕,國民黨各軍也不得不和我軍一道作戰,不至輕易退回黃河以南。
11月4日 同張聞天、張國燾〔1〕致電秦邦憲、葉劍英:向國民黨提出并力爭解決特區的范圍和目前急需的經費等問題。
〔1〕張國燾,當時任陜甘寧邊區政府代主席。
11月6日 關于新四軍的編制和領導人選問題,致電秦邦憲:葉挺已到延安,項英明日可到。新四軍擬以項英為副軍長,陳毅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為參謀長。
11月8日 太原失陷。
同日 致電周恩來、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并告八路軍各師主要負責人,指出:“太原失后,華北正規戰爭階段基本結束,游擊戰爭階段開始。這一階段,游擊戰爭將以八路軍為主體,其他則附于八路軍,這是華北總的形勢。”國民黨在華北各軍殘部將大量潰散,“八路軍將成為全山西游擊戰爭之主體。應該在統一戰線之原則下,放手發動群眾,擴大自己,征集給養,收編散兵,應照每師擴大三個團之方針,不靠國民黨發餉,而自己籌集供給之”。呂梁山是八路軍的主要根據地,但其工作尚未展開,第一一五師的第三四四旅、第三四三旅應立即迅速轉移至呂梁山地區;第一二九師全部在晉東南,第一二○師在晉西北,準備堅持長期游擊戰爭。同日 出席中常會,會議討論特區選舉與財政問題。毛澤東發言指出,特區〔1〕政府應堅持實行獨立自主原則,過去一個時期有些同志改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是不好的。
〔1〕毛澤東在十一月四日給秦邦憲、葉劍英的電報中說:陜甘寧邊區的名稱須叫特別區,“邊區”二字對外不好。在這次會議的發言中又說,陜甘寧邊區應稱為特別區,即“特區”。十一月十日,邊區政府發出通令,規定陜甘寧邊區政府“俟后統稱為陜甘寧特區政府,不再稱陜甘寧邊區政府”。一九三八年一月,特區政府又通令恢復陜甘寧邊區政府的名稱。
11月9日 致電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并告周恩來等,指出:在華北正規戰爭業已結束,游擊戰爭轉入主要地位的形勢下,日軍不久即將轉移主力向著內地各縣之要點進攻。在華北的國民黨各軍大潰,閻錫山亦無主。八路軍“應在統一戰線基本原則下,放手發動人民,廢除苛雜,減租減息,收編潰軍,購買槍支,籌集軍餉,實行自給,擴大部隊,打擊漢奸,諒納左翼,進一步發揮獨立自主精神,如此作去,期于一個月內收得顯著成績,以便準備充分力量對付敵向內縣之進攻。”
11月11日 在秦邦憲、葉劍英八日關于國共兩黨關系有趨惡化之勢的來電上批注:“國民黨自大主義依然十足,國危至此,還是統制政策不變,我們唯有堅持原則立場,逐步前進,最后沖破國民黨的統制。”
11月12日 上海失陷。
同日 在延安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報告,分析上海、太原失陷后的形勢和強調提出反對投降主義。報告指出:在中國抗戰中存在著國民黨的片面抗戰主張同中國共產黨的全面抗戰主張的原則分歧。目前處在從片面抗戰到全面抗戰的過渡期中,片面抗戰已經無力持久,全面抗戰還沒有來到。這是一個青黃不接危機嚴重的過渡期。爭取實現全面抗戰是全國人民共同的迫切任務。盧溝橋事變以后,中國共產黨內的主要危險傾向是右傾機會主義即投降主義,在黨內反對階級投降主義,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是把抗日戰爭引向勝利之途的中心一環。在全國要反對民族投降主義,這種傾向發生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右翼集團中,它使中國變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階級投降主義實際上是民族投降主義的后備軍,是援助右翼營壘而使戰爭失敗的最惡劣的傾向。這個報告編入《毛澤東選集》時,題為《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
同日 同張聞天致電秦邦憲、潘漢年、劉曉,部署上海失陷后的救亡運動和黨的秘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