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5)
7月18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林彪、鄧子恢、蕭克電,詢問程潛各部集中長沙是否屬實,指出:“如果屬實,則你們應令十二兵團占領瀏陽、醴陵,正面占領岳州、湘陰,但不要去占株洲,各部均不要太接近長沙,以便和程潛談判和平解決湖南問題。”并請將與程潛談判情況電告。本日,收到林彪、鄧子恢、蕭克、趙爾陸十七日關于派人與程潛談判情況的電報,下午四時,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復林、鄧、蕭、趙電,指出:“程潛十六日晨與你們派去干部所談諸點均甚好,均可照辦。”“我們已經過我們在長沙的電臺轉告程潛,我軍側面占領平、瀏、醴,正面占領岳州、湘陰,但暫時不占長沙,以利舉行談判和平解決湖南問題,并叫程潛及有關各方保持鎮靜,不要恐慌。”“但長沙、益陽、寧鄉、湘潭、湘鄉、衡山、衡陽諸縣及粵漢、湘桂兩路沿線地區,兩三星期內程潛必須和平交出,以利我軍進駐攻擊桂系。程部則退往安化、新化、邵陽、武岡及其以西地區聽候整編。如程部在對桂系作戰中能先有配合行動則更好。這些都需你們派代表數人(其中應有李明灝)與程潛代表數人舉行會議商談確定,并組織聯合機構,然后行動。此項會議應立即舉行,如程不便派代表來漢口,則你們的代表可去長沙。”根據上述指示,二十二日林彪等派出談判代表團赴平江與程潛的代表舉行談判。
7月19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彭德懷、張宗遜、趙壽山電:“以三個兵團追殲兩馬①是否足夠。我們覺得似應從十八兵團抽四至五個師西進,作為預備隊。如這樣做,便須該兵團集中主力攻占鳳縣、留壩,威脅褒城②(但可不占褒城),迫使南山③敵軍后撤,然后該兵團可以抽出四至五個師西進助戰。是否應當如此,請酌辦。”
①第一野戰軍向中共中央軍委報告,為追殲青海的馬步芳部和寧夏的馬鴻逵部,準備以第一、第二兵團出隴縣,截擊隴東;估計兩馬將總撤退,準備以第十九兵團沿西蘭公路猛追。
②褒城,舊縣名,今分屬勉縣和漢中市。
③南山,指秦嶺山脈以南的漢中、勉縣、南鄭地區。
7月21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林彪、鄧子恢、蕭克、趙爾陸并告劉伯承、宋任窮、張際春、李達及華南分局電:“(一)同意你們七月十七日電①(二十一日才收閱)整個部署方針。(二)陳賡與鄧華②分兩路入粵是對的,但請注意桂東、桂陽道路、糧食情況。如有困難,則陳賡之重武器及大行李可循鄧華道路南進,而鄧華則除南始大道外,可在東側找一條輔助路。(三)陳、鄧入粵后,準備以陳兵團從北江,鄧兵團從東江(可能須先占惠州)兩路攻廣州,而在攻廣州之前,兩兵團各須在北江、東江休整一短期(例如半個月至一個月),與華南分局會合,商定接管廣州及全省的整個部署,并配備干部。以上請轉知陳、鄧注意。”
同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復華東局電:鄧小平已到,中央已開會討論了他的報告并委托陳云③向你們面達。“上海問題,須從農村、精簡、疏散三方面著手才能解決。用大力進行蘇、浙、皖三省農村工作,獲得農民群眾的擁護,這是首先重要的,否則上海及任何城市的困難問題都不能徹底解決。
①林彪、鄧子恢、趙爾陸七月十七日致電中共中央軍委,提出華中地區的部署是:以五個軍入廣西,以三個軍留湖南,對付宋希濂,維持湘桂和粵漢交通與肅清土匪并擔任群眾工作,江西留六個師維持交通與肅清土匪,一個軍留河南,從該軍抽一個師在襄樊地區肅清土匪,陳賡、鄧華兩兵團目前即向廣東出動。
②鄧華,當時任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司令員。
③陳云當時受中共中央委托主持組建中央財經委員會,準備前往上海籌備召開華東、華北、華中、東北、西北五大區的財經會議。
其次是精兵簡政,節省國家開支,這也是很重要的,你們現在即可以開始做。又其次是疏散,這需要有可行的計劃,請你們與陳云商量后提出一具體方案交中央討論。”根據中央指示,華東局隨后作出疏散工作和機關部隊精簡工作的具體部署和規定。
同日
致函周恩來:“據張表方①本日稱,龍云②代表李一平要求與我方負責人見一面,好回港復命。我意請周接見一次,告以盧漢③如能于我軍入滇時舉行起義,宣布反帝反封建反蔣桂立場,則云南問題可以和平方式解決,盧漢所部可以編為人民解放軍。龍云則允其參加政協,會后仍可回港。如何,請酌辦。”
同日
將中共湖南省委致中央組織部的一份電報批送周恩來,并告:“據李六如④本日稱,李達愿任教育廳長,但尚無人正式通知他。請周考慮即決定李達任湖南教育廳長,并通知他早日去湘接管學校。”二十六日,收到李達來信后,又批送周恩來,告知:“已和李達談過,他愿意去湖南工作。”
①張表方,即張瀾,字表方。
②龍云,曾任國民黨云南省主席、政府參議院院長,因與蔣介石發生矛盾,支持反蔣民主活動,一九四七年被軟禁,后出走香港。
③盧漢,當時任國民黨云南省政府主席兼綏靖公署主任。
④李六如,當時任東北財經委員會副主任。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率部在昆明起義。
7月22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華東局、南京市委電,告知:“英美兩國在中國問題上有矛盾,我們應當利用這個矛盾。請你們在確定的一般原則下在運用的時候注意到這一點。”
7月23日
復電彭德懷:“午哿電①悉。打胡勝利極大,甚慰。不顧熱天乘勝舉行打馬戰役是很對的。打完這一仗應休整一短期,然后再進,惟休整時間亦不宜太長,以恢復疲勞,整頓隊勢,補充缺額為原則。如能于八月上半月完成打馬戰役,休整半月至一月,九月西進,十月占領蘭州、西寧及甘、涼、肅三州②,則有可能于冬季占領迪化③,不必等到明春。”“照我想,只要平涼戰役④能殲兩馬主力,則西北戰局即可基本上解決。往后占領甘、寧、青、新四省基本上只是走路和接管問題,沒有嚴重的作戰問題。”二十四日,第一野戰軍向平涼方向出動。馬步芳、馬鴻逵部為保存實力,各自后撤。第一野戰軍趁勢向隴東追擊。至八月十一日,第一、第二、第十九兵團先后攻占和解放了通渭、天水、涇川、平涼等十余座縣城,勝利結束隴東追擊戰,造成進軍蘭州和銀川、各個殲滅敵人的有利態勢。
①指七月二十日彭德懷給毛澤東的電報。其中說,在扶眉戰役中,胡宗南部損失共約五萬人以上。現青寧馬步芳、馬鴻逵部各三個軍退守平涼、涇川、隴縣地區,配備相當分散,有各個殲擊可能。我以十個軍,準備二十六日開始攻擊。為順利完成主席六月二十七日指示,解放甘、寧、青三省全部,準備今冬入四川,明春夏入新疆。
②甘、涼、肅三州,今張掖、武威、酒泉。
③迪化,今烏魯木齊。
④平涼戰役,即隴東追擊戰。
同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華中局、華南分局、西北局,第一、第二、第四野戰軍電,轉發華東局關于新區農村工作給浙江省委的指示。電報中說:“我們認為華東局指出的各點①是一切地方都應當注意的,如果你們認為有必要,請轉發下級喚起注意。”
7月24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林彪、鄧子恢、蕭克、趙爾陸并告劉伯承、宋任窮、張際春、李達及方方電:“同意陳賡、鄧華兩兵團南進時間推遲至三伏以后。”“陳賡所提應將南進新任務在部隊中進行充分的政治動員一點是很對的,陳、鄧兩兵團及各兵團均應這樣做。歷次證明,越是將任務及執行任務中可能遇到的順利條件及困難條件預先說得明明白白,越有利于任務之完成及克服各種困難。”“該兩兵團三伏過后即出動,以旅次行軍方法,第一步進至桂東、汝城、上猶、崇義、贛州、南康、大庾、信豐地區待命。那時,華南分局方方及由北平南下之葉劍英、張云逸等同志到達贛州舉行會議。這個會議是很必要的。應在這個會議上解決占領廣東的若干重要問題”。“贛南國民黨軍沈發藻②等愿意脫離江西省主席方天,站在我們方面,江西省委及十五兵團留贛南工作之一個軍須注意接洽聯絡,爭取和平接收贛南及改編贛南敵軍。”“從目前起的一個半月內,即在九月中旬以前,四野主力各部爭取進到醴陵、攸縣、湘潭、湘鄉、寧鄉地區,并爭取用和平方法解決湖南問題,以便在陳、鄧兩兵團由贛南向廣州前進時(大約在九月中旬),四野主力能向衡州、郴州地區前進。目前天氣極熱,可令四野主力緩緩前進,每天走四五十里,走兩天三天休息一天兩天。”
①華東局七月十九日給浙江省委指示電中提出的幾點意見是:(一)省委計劃在七、八、九三個月內完成五項任務,應特別注意到不違農時及照顧農村生產的中心任務,其他工作均應與生產任務相結合。(二)在進行農村工作時必須逐步展開,防止強迫命令及大呼隆作風。(三)老區經驗不一定都適用于新區,介紹時必須很好地審查和選擇。(四)新區地主、富農不準私藏槍支、彈藥。
②沈發藻,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三編練司令部(駐江西贛州)司令。
7月25日
七時,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林彪、鄧子恢、蕭克、趙爾陸并告劉伯承、宋任窮、張際春、李達,粟裕、唐亮、周駿鳴,華南分局電,指出:“二十三日二十四時電①悉。此電部署甚好,即可照此執行。”“我們今晨發給你們一電,與你們此電精神是一致的。我們在該電中說,四野主力應爭取于九月中旬以前到達攸縣、湘鄉及其以北各地,現距九月中旬尚有一個半月,你們照二十三日二十四時電部署,休整過三伏后再進,九月中旬以前是可以達到攸縣、湘鄉之線的。并且你們已令各兵團派遣先遣師進得更遠,便于爾后主力的推進。”“方方來電要求入粵我軍有二路經三南②、和平、河源出惠州,我們認為是必要的。在九月中旬以前,除先遣部隊外,陳、鄧兩兵團主力不要超過五嶺界限。自九月中旬起,準備陳兵團經從化、南雄兩路出北江,先占韶州;鄧兵團可經翁源、連平、和平分兩路至三路平行南下出東江,先占惠州,在韶州、惠州集中干部,調整兵力,然后兩兵團配合廣東我軍,會攻廣州(估計此時廣州余漢謀等有和平解決之可能)。
①林彪、鄧子恢、蕭克、趙爾陸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時致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中提出,目前正值三伏季節,主力部隊決在三伏天內不作大的行動,各部將進至指定地點休整。但為了擴大占領區及便利爾后之進軍,在三伏天內應以搶占地盤,調整部署為主要指導方針,各兵團均須派出先遣師壓迫敵人向東退。
②三南,指龍南、定南、全南。
但九月五日,方方必須到贛州與葉、張、陳、鄧①會合商籌全局。”第四野戰軍和第四兵團從八月一日起休整四十天,分別集結于長沙、常德、南昌、固安地區,根據南方地形、氣候特點,進行適應性訓練。同時,第十五兵團以留置江西的第四十八軍于七月二十六日發起贛西南戰役,由南昌一帶分兩路沿贛江兩側向贛南追擊。八月十四日解放贛州。
同日
復電在蘇聯訪問的中共代表團劉少奇、高崗、王稼祥②,指出:借款協定,你們表示原則上同意,具體文字待譯好后再談的態度是對的。我們亦正在研究協定的文字,明天或后天即有電報給你們。同意在莫斯科建立一個中國大學。我們正需要學習蘇聯在各項工作中的和資產階級不同的一套學說和制度,設立這樣一個大學是很必要的,但經費應講明由中國負擔為適宜。同意在目前就開始派遣各種參觀團到蘇聯去參觀和學習各項經驗。
①葉、張、陳、鄧,指葉劍英、張云逸、陳賡、鄧華。
②以劉少奇為團長,高崗、王稼祥為團員的中共代表團,于六月二十一日自北平啟程訪問蘇聯,二十六日到達莫斯科。
7月26日
收到林彪、鄧子恢、蕭克、趙爾陸二十三日關于部隊疾病情形嚴重的報告后,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電,表示慰問:“盛暑行軍病員大增,極為懸念。你們已改為旅次行軍及三伏休整,當可使情況改善。”
7月27日
將方方、魏金水二十一日致中共中央軍委電轉發林彪、鄧子恢、蕭克、趙爾陸,陳賡、鄧華,并為中央軍委起草批語,指出:“請你們考慮鄧華出三南之先遣師即由三南出梅縣,配合當地我軍殲滅胡璉部①。該敵只有一萬二千人,戰斗力弱,我有一個師配合當地我軍,可以解決該敵,然后直下潮、汕”。
7月31日
審閱修改新華社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二十二周年的社論稿,增寫四段話,并將標題《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改為《我們是能夠克服困難的》。關于南昌起義,加寫:“南昌起義及當時全國各地的許多起義,是中國共產黨中央決定的。在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蔣介石反動派宣布了反革命政變之后,中國共產黨即決定率領人民反抗蔣介石反革命。八一南昌起義就是當時一連串革命起義的第一個起義。”關于人民解放軍的特點,加寫:“這個軍隊的成分是工人農民和革命知識分子,工農占百分之九十左右,革命知識分子占百分之十左右,而革命知識分子則是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他們不但懂得用革命精神教育軍隊,堅決地執行共產黨的政治路線及其各項具體政策,而且懂得革命的前途是什么,即是說革命將經過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穩步地發展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關于如何克服困難,加寫:“為著克服困難,必須完成幾項根本性質的工作,這就是:(一)消滅封建勢力,使農民得到土地;(二)實行精兵簡政,簡省國家開支;(三)在上列兩項基礎之上初步地恢復和發展①胡璉部,指以胡璉為軍長的國民黨軍重建的第十八軍。一切有益的工業和農業生產。沒有這幾項根本性質的工作,所謂克服困難,只是一句空話。而要完成上述幾項工作,在新解放區的南方和西北各省,一般地說來,必須準備付以三年左右的時間,過于性急是沒有用的。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在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實行封鎖政策的條件下,還須加上一條疏散人口的工作。”
7月下旬
審閱新華社廣播稿《八一介紹》,加寫一段話:“二十二年的人民解放軍的歷史證明,只要堅持了正確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保持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完全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任何強大的敵人都是能夠打倒的,任何嚴重的困難都是能夠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