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卷

1948(09)

7月26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各中央局、分局、前委的指示,重申嚴格執行報告制度:“希望你們嚴格督促所屬厲行報告制度,你們則應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對中央的報告制度”,“徹底消滅事前不請示、事后不報告的不正確態度,徹底糾正存在著的某些嚴重的無紀律無政府狀態。”

7月29日 

審閱修改新華社社論稿《人民解放戰爭兩周年總結和第三年的任務》,加寫兩段話:“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軍事進攻,早已證明是失敗了,他們的防御也已證明是失敗了。他們所最后賴以抵抗解放軍保存自己的設防城市與設防地帶,在解放軍攻堅能力大大提高的條件下,又已證明并在以后還要不斷證明其失敗。那末,國民黨反動派及其主人美帝國主義在軍事上又還有什么辦法能夠抵抗解放軍的進攻和阻止解放軍的勝利呢?他們的徹底失敗,已經是毫無疑問的事。”“中國的革命是不能在一次武裝及簡單的斗爭中就能完全勝利的,中國的反動勢力是不會在一次或幾次打擊之下就能完全消滅的。中國人民雖然已經在廣大的地區內,徹底消滅了反動勢力,但是反動勢力仍然在另外的廣大地區內存在,而且他們在美國帝國主義援助之下,仍然還有他們一定的力量,并繼續壓迫那里的人民。因此,中國人民的革命只能是逐步地勝利,敵人的陣地只能一個一個地被奪取,反動勢力只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被消滅。因此,中國人民還必須準備繼續作戰爭的艱苦奮斗,至少還要準備拿三四年時間去作這種艱苦斗爭,才能最后解放全中國,并在民主基礎上統一中國。”

①馬辰電,指徐向前、周士第七月二十一日辰時致中共中央軍委電,內稱:今后將進入攻取太原外圍據點的陣地攻堅戰。閻軍外圍據點工事,長寬各二十公里左右,據點棋布,堡壘林立,且多洋灰作成,一般頗為堅固。現我各縱最大問題為兵員不充實,必須完成補充兵員、整頓組織、調整裝備、后方準備、彈藥準備及攻堅戰術技術訓練等工作。攻取太原之作戰原則是切實完成對太原的包圍圍困,控制南北機場及若干外圍工礦,斷絕其外援及糧彈、燃料補給,逐步攻取必要的外圍據點,消滅其有生力量,瓦解動搖敵人,開辟攻城道路,完成攻城準備,然后一舉攻取之。

7月30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楊成武①并告聶榮臻、薄一波、滕代遠,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電,指出:西進兵團(七個旅)休整補充時間,從八月一日起至二十一日為止,待命出動。華北局應為楊兵團籌劃并解決他們長期在綏遠作戰所必須和可能的各項干部及物資供應問題。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林彪、羅榮桓、劉亞樓電:“關于你們新的作戰計劃,我們覺得你們應當首先考慮對錦州、唐山作戰,只要有可能就應攻取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殲滅范漢杰②集團,然后再向承德、張家口打傅作義。如果你們不打范漢杰先打傅作義,則衛立煌將以大力集中錦唐線,衛、范協力向西援傅,那時你們可能處于很困難地位,西面糧食極為困難,東面則是產糧區,此點你們必須充分計算到。先打范漢杰是否有可能,望以你們意見電告。”

①楊成武,當時任華北軍區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②范漢杰,當時任國民黨軍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

7月 

函告周恩來:“請電晉綏將楊澄源①迅即送交徐向前,放入太原和閻錫山辦交涉。”

8月1日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復電香港李濟深、何香凝、沈鈞儒、章伯鈞、馬敘倫、王紹鏊、陳其尤、彭澤民、李章達、蔡廷鍇、譚平山、郭沫若等并轉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無黨派民主人士電:“五月五日電示,因交通阻隔,今始奉悉。諸先生贊同敝黨五月一日關于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建立民主聯合政府一項主張,并熱心促其實現,極為欽佩。現在革命形勢日益開展,一切民主力量亟宜加強團結,共同奮斗,以期早日消滅中國反動勢力,制止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建立獨立、自由、富強和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此目的,實有召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們共同協商的必要。關于召集此項會議的時機、地點、何人召集,參加會議者的范圍以及會議應討論的問題等項,希望諸先生及全國各界民主人士共同研討,并以卓見見示,易勝感荷。”

同日 

修改周恩來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上海局、香港分局并告吳克堅、潘漢年②電,電報對倒蔣活動應取的策略作如下指示:“按美國務院政策,現仍以支持蔣介石反共為主,同時對蔣無能及老吃敗仗感不滿。為迫蔣讓出更多權力,為準備在蔣軍更加崩潰時能夠團結反動統治各派并企圖團結一部分中產階級分子共同反共起見,又正在進行各種陰謀活動,其中包括對我黨試探和談的可能性。到蔣介石真正無法統治下去時,則準備以李宗仁、何應欽等代替蔣介石,此時則希望與我黨停戰議和,以便取得喘息時間,重整兵力,然后卷土重來,消滅革命力量。

①楊澄源,原是閻錫山部晉西地區總指揮,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在隰縣戰役中被晉綏軍區部隊俘虜。

②吳克堅、潘漢年,當時是中國共產黨派在上海、香港進行統一戰線工作和情報工作的負責人。

在準備以李、何代蔣一點上,蔣及其死黨是要反抗的,近日平、津、滬、寧一帶所傳出的和謠及翁文灝①的反共演說,都是這種陰謀與反抗的表現。我們對于美帝這類陰謀是應當揭穿的,但對反動統治內部的分裂與倒蔣運動則應當利用,以促成他們間的更大分裂。我們對于李濟深、馮玉祥一類中間派人士的倒蔣活動,不要無分析地一概反對,而應告訴他們美帝及李宗仁、何應欽等反動集團是靠不住的,我們贊成倒蔣是因為蔣倒之后對于解放戰爭的開展有利,而不是對美帝及李宗仁、何應欽等有任何幻想。相反,應在人民中隨時揭破美帝和反動派的陰謀,以免上當。望你們體會上述策略,與李濟深、馮玉祥、章伯鈞、譚平山及其他中間派反蔣分子保持密切聯系,尊重他們,多對他們作誠懇的解釋工作;爭取他們,不使他們跑入美帝圈套里去,是為至要。”

①翁文灝,當時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院長。

8月3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并告楊得志、羅瑞卿、耿飚電:“本日楊成武來中央面商向綏遠行動問題。楊部(八個旅)本月二十日左右可完成一切準備,擬待你們在錦榆①線作戰業已開始,楊羅兵團任務確定(或者包圍承德,或者包圍唐山),并開始行動吸引傅作義主力向北或向東之時,即由淶源附近,以二十天行程主力到達歸綏附近,攻擊歸綏,一部襲取集寧、興和,以配合你們作戰。楊、羅任務究竟如何規定,何日行動,你們主力何時開始錦榆線作戰,盼即告。”

①錦榆,指錦州、山海關(亦稱榆關)。

8月7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林彪、羅榮桓、劉亞樓電,針對他們六日來電中提出的“不宜由我們先行調動傅作義向北向東,而應是楊成武部先行動,調動傅作義向西”的意見,指出:“綏遠為傅作義所必救,不怕不能調動傅部向西,調動傅部是必然的。問題是傅作義自己有三個軍及幾個獨立師,如果他以兩個軍及一二個獨立師援綏,則楊成武在綏難于立足,因綏遠及晉西北均缺糧,必須取得集寧、歸綏兩點才能解決糧食問題。過去兩次入綏失敗的教訓不應忘記。不管你們何時開始攻錦榆線,楊羅兵團必須與楊成武兵團配合行動。茲規定楊成武兵團八月二十一日由淶源以東出動,九月十日左右向歸綏、集寧兩點開始攻擊,楊羅耿兵團須在九月十日以前,以主力到達承德北平線并開始攻擊,另以一部向平張線動作,配合楊成武兵團之作戰,在這一階段內楊、羅、耿受軍委直接指揮。你們主力按上述兩兵團行動時間,規定自己出動及開始攻擊錦榆線之時間,并預先報告軍委”。

8月9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楊得志、羅瑞卿、耿飚并告楊成武,程子華,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電:楊成武率八個旅決于二十一日出動,九月十日到達歸綏、集寧附近,你們對于楊成武九月綏遠作戰有配合之任務。“在對傅作義作戰這一時期中,你們所率三個縱隊及楊成武部均歸軍委直接指揮。”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并告楊得志、羅瑞卿、耿飚電,指出:“傅作義自己所有的三個軍(三十五軍、暫三軍、暫四軍)及各個獨立師均位平綏線及北平附近,并未東去,隨時可增援歸綏。”“故楊、羅、耿必須向平古、平張配合行動,并須先幾天打響,才能保障楊成武攻占歸綏、集寧”。“你們所說的九十二軍、九十四軍、十六軍等部是交給傅作義指揮的蔣介石部隊,不是傅作義自己的。這些部隊的中心任務是保衛平榆、平古、平張、平保諸線,只要楊、羅、耿向平古、平張行動,除九十二軍外,均將迅速縮回。九十四軍、十六軍等部均在對付楊、羅、耿,且距錦榆線極遠,決不會妨礙你們打錦榆線”。“你們不要被敵人的偽裝所迷惑,你們應迅速決定并開始行動,目前北寧線正好打仗,你們所謂你們的行動取決于楊成武的行動,這種提法是不正確的。”

8月11日 

致電彭德懷,對西北野戰軍進行的澄合戰役①給敵整編第三十六師以殲滅性打擊,表示欣慰,并指出:“目前如我軍尚有余力,敵三十八師等部又有殲擊機會,則可于休息數日后再打一仗,否則應即收兵休整若干天,然后再在渭北尋機殲敵。”十五日,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彭德懷、張宗遜、趙壽山電:你們可作一個月休整計劃。“九月起,全國各區均將有大戰,希望你們能配合。”

①西北野戰軍八月八日至十三日在陜西省澄城、合陽地區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三十六師師部及四個團共九千余人,稱澄合戰役。

8月12日 

六時,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林彪、羅榮桓、劉亞樓電:“十一日十一時電①悉。關于敵人從東北撤運華中之可能,我們在你們尚未結束冬季作戰時,即告訴了你們,希望你們務必抓住這批敵人,如敵從東北大量向華中轉移,則對華中作戰極為不利。關于你們大軍南下必須先期準備糧食一事,兩個月前亦已指示你們努力準備。兩個月以來你們是否執行了我們這一指示一字不提。現據來電則似乎此項準備工作過去兩月全未進行,以致現在軍隊無糧不能前進。而你們所以不能決定出動日期的原因,最近數日你們一連幾次來電,均放在敵情上面,并且因此又均放在楊成武是否能提早出動上面。你們六日十九時電,雖曾提到糧食問題,但是你們說‘如楊成武部出動時間能提早,則我們出動時間亦能提早’。你們八日十七時電,則全未提到糧食問題,但說敵情嚴重,并作出結論說:‘東北主力行動時間須視楊成武部行動的遲早,才能確定。’當著我們向你們指出,不應當將南面敵情看得過分嚴重,尤其不應當以楊成武部之行動,作為你們行動的標準,并且同時即確定了楊成武的行動時間以后,你們卻說(相距不到三天)‘決不以楊成武部行動之遲早為標準’,而歸結到了糧食問題。”“試問你們出動遙遙無期,而令該部孤軍早出,傅作義東面顧慮甚少,使用大力援綏,將楊成武趕走,又回到東邊,來對付楊、羅及你們,如像今年四月那樣,對于戰局有何利益,你們對于楊成武部采取這樣輕率的態度,是很不對的。對于北寧線上敵情的判斷,根據最近你們幾次電報看來,亦顯得甚為輕率。為使你們謹慎從事起見,特向你們指出如上,你們如果不同意這些指出,則望你們提出反駁。”

①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八月十一日致電中共中央軍委:東北主力數月來均未作戰,指戰員均甚急迫要求作戰,部隊隨時皆可出動。但在現在地區,無戰機可求,南下則因大軍糧食的需要無法解決。向熱河運糧,道路甚遠,必須運用鐵路、公路。但今年雨水之大,為三十年來所未有,鐵路、公路沖毀甚多,近日來雨勢更猛。原估計八月十五日左右可修好鐵路、公路、橋梁,以現在雨勢來看,能否如期完成仍無把握。我們現在只待鄭家屯南北運糧道路修復,雨勢稍減(因全軍皆無雨具)即可隨時出動,決不以楊成武部行動之遲早為標準,但目前對出動時間,仍是無法肯定。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粟裕、陳士榘、唐亮、張震并告許世友、王建安①、譚震林,華東局,中原局電,提出攻濟打援的設想。電報指出:“你們所提三個方案②我們正在考慮中,待你們和許、王、譚會商提出更接近實際的意見以后,再正式答復你們。現我們只提出一些初步感想,作為你們會商時的參考材料。(一)九月作戰預計結果有三種可能。第一,打一個極大的殲滅戰。這即是你們所說既攻克濟南,又殲滅五軍等部大部分援敵。第二,打一個大的但不是極大的殲滅戰。這即是攻克濟南,又殲滅一部分但不是大部分援敵。第三,濟南既未攻克,援敵亦不好打,形成僵局,只好另尋戰機。(二)你們第三方案之目的是為了爭取第一種結果。其弱點是只以兩縱占領飛機場,對于濟南既不真打,而集中十一個縱隊打援,則援敵勢必謹慎集結緩緩推進,并不真援。邱、區兵團之所以真援開封,是因為我們真打開封,敵明確知道我是阻援,不是打援,故以十天時間到達了開封。如果你們此次計劃不是真打濟南,而是置重點于打援,則在區兵團被殲,邱、黃兩兵團重創之后,援敵必然會采取(不會不采取)這種謹慎集結緩緩推進方法。到了那時我軍勢必中途改變計劃,將重點放在真打濟南。這種中途改變計劃,雖然沒有什么很大的不好,但喪失了一部分時間,并讓敵人推進了一段路程,可能給予戰局以影響。(三)在一個條件即是在使用許、譚全力而不要其余各縱參加,或者即使參加也只是個別的師,至多不超過一個縱隊的條件下,我們目前傾向于攻城打援分工協作,以達既克濟南,又殲滅一部援敵之目的,即采取你們第二方案,爭取上述第二項結果。”“你們集中六至七個縱隊不但能阻住援敵于適當地區,而且能殲滅其一部分,至少能保障攻克濟南。這就是我們所想的攻城打援分工協作計劃。”

①王建安,當時任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副司令員。

②粟裕等八月十日致中共中央軍委電中所提雨季后華東野戰軍作戰行動的三個方案是:第一,集中全力轉到豫皖蘇及淮北路東地區作戰,截斷徐蚌鐵路,孤立徐州,將重點放在打援上,求得于運動中首先殲滅五軍,繼而擴大戰果,殲擊其他兵團。第二,集中主力首先攻占濟南,對可能北援之敵,僅以必要兵力阻擊之。第三,攻占濟南與打援同時進行。第一步以十一個縱隊重點打援,兩個縱隊攻濟;第二步主力轉到攻濟,以一部阻擊。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