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13)
8月9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陳賡、謝富治并告劉伯承、鄧小平電,指出劉鄧及山東兩軍于八月七日開始由鄆城向豫皖蘇及大別山前進。“為有力地協助劉、鄧行動,我陳謝集團應提前于未灰②至未刪③間渡河,首先控制潼洛段山區,再看形勢決定下一步行動。”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電:“情況緊急不及請示時,一切由你們機斷處理。”十日,又為中央軍委起草致劉、鄧,陳、粟電:“在敵主力東迫鄆城西迫鄄城情況下,我在鄆、巨作戰已不適宜,即北撤亦來不及,只有南進才利機動,劉、鄧決心完全正確。”
①鄆、巨,指鄆城、巨野。
②未灰,即八月十日。
③未刪,即八月十五日。
8月10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賀龍、習仲勛①并告彭德懷電:“我劉鄧大軍已開始向大別山前進,陳謝集團未哿②前渡河進攻潼洛段。請令王世泰率警一、警三兩軍③迅速行動,直出長武、邠州④,攻占涇河以南、渭河以北諸縣,吸引暫二旅、新一旅等部,使不能東調。”
同日
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李家崖,到達綏德縣黃家溝。
8月11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陳毅、粟裕、饒漱石電:“七月幾仗雖減員較大,并未妨礙戰略任務,目前整個形勢是有利的。”“劉、鄧南下,全局必有變動,魯西南諸敵勢必大部南去。陳、粟率六縱及野直進至聊城待機與宋、王⑤會合,可能開展魯西南局面,并利于直接策應陳、唐、葉、陶。”“總的意圖是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使我內線獲得喘息機會,以利持久。”本日,陳毅、粟裕率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北渡黃河,第六縱隊和特種兵縱隊跟進。
①賀龍、習仲勛,當時分別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政治委員。
②未哿,即八月二十日。
③警一、警三兩軍,指陜甘寧晉綏聯防軍的警備第一旅、警備第三旅。
④邠州,今彬縣。
⑤宋,指宋時輪,當時任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王,指王秉璋,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一縱隊司令員。
同日
劉鄧野戰軍主力從民權至商丘間和虞城地區分三路越過隴海路,分別向大別山疾進。
8月12日
關于劉鄧大軍南進問題,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并告陳毅、粟裕電,指出:“有三點請你們斟酌:(一)鑒于二萬五千里長征時期休息太少,疲勞太甚,減員太多,而那種性急有許多是不必要的。此次我軍南進,必須減少不必要的性急,力爭少走路,多休息。情況緊張時應當走幾天長的,但應跟著休息幾天,恢復疲勞。(二)在目前幾個星期內,必須避免打大仗,專打分散薄弱之敵,不打集中強大之敵,待我軍習慣于無后方外線行動,養精蓄銳,又在有利于我之敵情、地形條件下,方可考慮打大仗。(三)不要希望短期內就能在大別山、豫西、皖西等地建立鞏固根據地,這是不可能的,這些都只能是臨時立足點。必須估計到我軍要有很長時間(至少半年)在江河之間東西南北地區往來機動,宣傳群眾,發動群眾,并在殲滅敵人幾十個旅之后,方能建立鞏固根據地。”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陳賡、謝富治、韓鈞并告劉伯承、鄧小平電:“現敵大軍向劉、鄧追擊,若你們于劉、鄧出隴海線后半個月之久方能渡河完畢,則對劉、鄧援助過于遲緩。又胡宗南主力正向榆林增援,三十六師兩個旅本日到橫山、榆林間,劉戡五個旅本日到石灣。彭、習亦甚盼你們早日渡河,變動局勢。”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陳謝集團兩個縱隊和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共約八萬余人,分兩路先后在晉南、豫北交界處的垣曲、濟源間及茅津渡以東地段南渡黃河,跨過隴海路挺進豫西。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彭德懷,賀龍、習仲勛電:“(一)我攻榆林未克,敵鐘松①部明元日②可進榆林,劉戡五個旅可到麒麟鎮以東。(二)我軍即在榆林、米脂間休整待機,隔斷劉、鐘兩部,吸引該敵,以利陳、謝行動。陳、謝定于未哿③渡河。(三)為防劉、董進占綏德,我無定河、黃河間各后方機關,必須迅速移至黃河以東,望賀、習立即部署移動。”
8月13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復劉少奇電:“我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將支電④所述方針提到土地會議上去討論,我們認為你們提出的原則是正確的。”
①鐘松,當時任國民黨軍整編第三十六師師長。
②元日,即十三日。
③未哿,即八月二十日。
④支電,即八月四日電。劉少奇于七月十三日主持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會議首先由各地代表匯報情況。八月四日,各地匯報即將結束,轉入討論,劉少奇將要討論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向中央作了匯報。
同日
傍晚,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從黃家溝出發,渡過無定河,轉移到綏德縣延家岔。
8月14日
下午,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延家岔,轉移到米脂縣城郊井家坪。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李先念并告陳毅、粟裕電,指示李先念率趙基梅縱隊到聊城以南、黃河北岸地區,接受陳、粟指揮,相機南進。
8月15日
下午,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由井家坪出發,傍晚轉移到米脂、佳縣交界的陳家岔。
8月16日
上午,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由陳家岔出發,夜晚轉移到佳縣以西十五公里的曹家莊。
8月17日
黎明,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曹家莊,中午到達佳縣白龍廟村。經過暫短時間休息后,繼續行軍。十八日,冒雨搶渡五女河,傍晚到達佳縣楊家園則,為山洪所阻,即在此宿營。
8月19日
上午,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楊家園則,中午到達佳縣梁家岔。二十一時半電告彭德懷:“我們明二十日在梁家岔(梁家岔在柏樹塢北三十里、槐樹灣南十里)休息不動。”毛澤東與彭德懷之間隨即架通電話。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陳毅、粟裕并告劉伯承、鄧小平電,認為陳、粟十五日提出關于陳唐兵團不宜急返內線的報告極為正確。并指出:“陳、唐、葉、陶必須克服部隊中轉回內線之情緒,學習劉、鄧向外線英勇奮斗精神,克服一切困難,堅決在淮河以北、黃河以南廣大區域行動,絕對不可有渡黃河北返或運河東返老根據地長期休整之思想。”
8月20日
凌晨,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彭德懷電,完全同意他十九日提出的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三十六師的作戰計劃。根據這一作戰計劃,西北野戰軍于本日拂曉對沙家店之敵發起攻擊,激戰至黃昏,殲滅三十六師主力六千余人,從而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陜北的重點進攻,開始轉入內線反攻。
8月21日
關于克服一切困難爭取整個軍事形勢的轉變,為中共中央起草致中央工委和各戰略區首長電,指出:“我全黨全軍應在目前數月內一致努力,克服一切困難,爭取整個軍事形勢的轉變。申、酉、戌、亥四個月①,將是敵我兩軍轉變形勢的關鍵,務望各同志齊心協力,爭取勝利。”
8月23日
同周恩來、任弼時騎馬由梁家岔到西北野戰軍指揮部住地佳縣前東原村,向參加沙家店戰役總結會的旅以上干部祝賀勝利,研究部署新的戰役。毛澤東在會上說:沙家店這一仗確實打得好,對西北戰局有決定意義,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用我們湖南話來說,打了這一仗,就過坳了。又說:側水側敵②本是兵家所忌,而我們彭老總指揮的西北野戰軍英勇奮戰,在短短一天時間里,就取得了空前的勝利。會后,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在彭德懷陪同下,視察在沙家店殲滅整編第三十六師的陣地。
同日
下午,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梁家岔,轉移到佳縣朱官寨,在這里停留一個月。結束了轉戰陜北時期最艱難的階段。
8月24日
致電陳毅、粟裕并告劉伯承、鄧小平及華東局:“粟裕同志巧酉電③意見極為正確。西兵團作戰范圍,規定為黃河以南,淮河以北,運河以西,平漢以東,望轉示榘、唐、葉、陶及六、十兩縱及炮縱堅決執行。”“現已有約二十個旅之敵軍向劉、鄧方面前進,魯西南及豫皖蘇邊區較為空虛。你們必須在九、十兩月內殲滅幾部敵人,攻占多數薄弱城鎮,逐步將此兩區創造成有利戰場及支援劉、鄧之后方。若西兵團在九、十兩月內不能達到上述目的,而使劉、鄧在大別山站不住腳,甚或遭受不利,因而被迫北返,則于大局不利。”“我華東軍在第一年作戰中已表現自己為全國各區戰績最大的軍隊,七月減員較多,無損大局。希望你們盡速趕至魯西南,統一指揮西兵團各縱,配合當地地方兵團完成中央付給我華東軍的偉大任務。我相信你們必能完成此種任務。”電報提出:“第二年作戰基本任務是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部分任務是在內線殲滅敵人,借以破壞國民黨之計劃(將戰爭引向解放區,破壞解放區,使不能持久),達到我們分散敵人,各個擊破敵人,并使解放區不被破壞,使戰爭能夠持久之目的。”
①即九、十、十一、十二四個月。
②側水側敵,指沙家店戰役的戰場,北面是沙漠,東面是黃河,西、南是無定河和國民黨軍,回旋余地狹小。
③粟裕八月十八日致電中共中央軍委,判斷敵有大部隨劉鄧南去可能。為更有力地支援劉鄧,建議將西兵團作戰地域擴展到隴海路以南。不僅可拖住一部敵人不能南去,且可迫使魯中、膠濟線之故抽一部西來,以減輕我魯中及膠濟線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