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02)
1月24日
同周恩來為中共中央起草致董必武、王炳南①并告葉劍英電:“(一)目前情況下董暫在上海工作,不要回寧;(二)王亦不要去看美蔣兩方的人,對他們表示冷淡;(三)如美蔣兩方再來人催詢四條①回答,可告他們根本拒絕此四條,非完全接受我方兩條②(最低限度)不能開談。”
①董必武,當時任中共駐南京辦事處主任,并負責中共駐上海辦事處工作。王炳南,當時在中共駐南京辦事處負責外事工作。
同日
同朱德宴請延安地區勞動英雄、居民及駐軍干部代表。毛澤東在講話中,號召軍民積極生產,改善生活,豐衣足食,婚嫁喪葬不要鋪張,并強調軍民之間、鄉鄰之間要和睦團結,爭取和平光景的早日實現。
同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陳毅、饒漱石及華東局并告劉伯承、鄧小平電:“我們已令劉、鄧縮短內線作戰時間至四月底為止,準備五月開始(包括休整時間在內)向中原出動,轉變為外線作戰。華東方面亦請按此計劃辦理,努力爭取于五一以前在內線解決蔣軍主力,并完成外線作戰的一切準備條件(彈藥、新兵、干部、經費等)。”
1月25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聶榮臻、蕭克、羅瑞卿電,指出:“打大殲滅戰的兩個條件:(一)以小部兵力鉗制敵之其他部分,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一個敵人,決不可同時打兩個敵人,也不可將很多兵力使用于鉗制方面;(二)以①②兩條,指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恢復談判的兩項條件:(一)廢除違反政協決議召開的國民大會制定的憲法;(二)恢復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三日停戰生效時的軍事位置。四條,指蔣介石一九四七年一月十六日提出的重新恢復談判的四項條件:(一)國民政府愿意派一個代表團到延安去或是邀請共產黨派一個代表團到南京來,或同意在任何雙方可以接受的地點舉行圓桌會議;(二)政府與共產黨方面應立即頒布停戰命令,并商討該命令的實施問題;(三)政府愿意根據三人小組會議的原則,重新討論有關整編軍隊與恢復交通的實際的計劃;(四)政府表示愿意對于發生爭執的地區的政治管轄問題與共產黨方面立即達成一項協議。一部打正面,以主力打迂回,決不可以主力打正面,以一部打迂回。希望你們按以上兩條檢查過去經驗,部署新的作戰,好好打幾個大殲滅戰。”二十日至二十八日,晉察冀部隊進行的保(定)南戰役結束,殲滅國民黨軍八千余人,隔斷了保定與石家莊敵軍的聯系。
1月28日
關于繼續發展豫皖邊戰役問題,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晉冀魯豫野戰軍隴海路北集團劉伯承、張際春、李達電,指出:“攻克曹、單甚慰。望乘邱軍尚未到達之際,攻占鐵路一段,調動商丘七十五師增援而殲滅之。”據此,北集團控制民權、商丘間鐵路三十余公里,南集團殲滅由商丘救援亳縣的整編第七十五師第十六旅大部。二月四日,豫皖邊戰役結束,殲滅國民黨軍九千余人。北集團攻克定陶、單縣、曹縣,南集團攻克柘城、太康、鹿邑、杞縣、亳縣。
1月29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聶榮臻、蕭克、羅瑞卿、劉瀾濤、黃敬①電:“(一)連續攻克望都、新樂、定縣,殲滅侯如墉②等部甚慰,望對指戰員予以嘉獎;(二)你們已在平漢線取得主動,望在今上半年用圍城打援、各個殲滅之方法,將平漢線上蔣系各軍基本解決,以便下半年主力轉入平綏線,解決傅作義③。”
①黃敬,當時任晉察冀軍區副政治委員。
②候如墉,當時任國民黨軍保定綏靖公署保安第五總隊總隊長。
③傅作義,當時任國民黨軍張垣綏靖公署主任。
同日
美國駐華使館發言人發表聲明,宣布美國代表退出軍事三人小組,并撤出軍事調處執行部美方人員。次日,國民黨政府宣布解散軍事三人小組及軍事調處執行部。
1月30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陳賡、謝富治、王新亭①并告賀龍、李井泉電:“同意四縱及二十四旅轉移至平、介以東,補充新兵,整訓一個月。王、彭、羅②率呂梁各部堅持呂梁。”
1月31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饒漱石、粟裕、譚震林電,指出:“蔣介石企圖于三月莫斯科三國外長會議③以前擊敗我軍。據南京息,蔣軍日內即將進攻,似此甚有利于我在野戰中大量殲敵。我軍方針,似宜誘敵深入,不但不先打隴海路,即敵至郯馬地區④是否就打,亦值得考慮,似宜待其進至郯、馬以北發起全力殲擊,可連續打數個大殲滅戰,使自己處于完全主動地位,絲毫不陷于被動(如打得太早即有打成膠著陷于被動可能)。”“此外,后方機關須遷至安全地點,臨沂須準備萬一失去。許世友、王建安野戰軍須立即組成⑤,開至膠濟路南待機殲敵,以對付蔣方南北夾擊之計。總之,此次蔣軍孤注一擲,我軍必須有全盤計劃,準備以連續作戰殲滅其十個旅左右,便可徹底打破其進攻,而這是完全有把握的。”
①王新亭,當時任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兼太岳軍區司令員。
②王、彭、羅,指王震、彭紹輝、羅貴波。
③指美、英、蘇三國外長會議。
④郯馬地區,指郯城、馬頭鎮地區。
⑤許世友、王建安,當時分別任膠東軍區和魯中軍區司令員。一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軍委批準以膠東、魯中部隊組織膠濟野戰軍,許世友任司令員,王建安任政治委員。
1月下旬
為統一和加強華東全軍的領導,遵照中共中央軍委命令,撤銷新四軍番號,山東軍區、華中軍區合編為華東軍區,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編為華東野戰軍。華東軍區由陳毅任司令員,饒漱石任政治委員,張云逸任副司令員,黎玉任副政治委員,陳士榘任參謀長,舒同任政治部主任。華東野戰軍由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任副司令員,譚震林任副政治委員,陳士榘任參謀長,唐亮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至第十二縱隊(缺第五縱隊)和特種兵縱隊。
2月1日
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分析了國內形勢,討論了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關于時局與任務的指示(這個指示編入《毛澤東選集》時,題為《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指示指出:“目前各方面情況顯示,中國時局將要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的階段,是全國范圍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發展到新的人民大革命的階段。現在是它的前夜。我黨的任務是為爭取這一高潮的到來及其勝利而斗爭。”指示強調指出:“為著徹底粉碎蔣軍的進攻,必須在今后幾個月內再殲蔣軍四十至五十個旅,這是決定一切的關鍵。”為此,在軍事方面,必須繼續堅持集中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原則,必須用一切努力加強炮兵和工兵建設。在鞏固解放區方面,必須大力發展農業和工業生產,厲行節約,特別是要在三分之一尚未進行土地改革的地區,繼續放手發動群眾,實現“耕者有其田”。在會議討論中,毛澤東說:中國的兩個基本矛盾,民族壓迫與封建壓迫都未解決,因此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來。現在總的形勢是,革命高潮快要到來。這種高潮在中國革命歷史上有過三次,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北伐戰爭,第三次是抗日戰爭,這三次都是全國規模的。第一次革命高潮無產階級沒有參加,第二次、第三次是我黨領導的,但形式上是和國民黨共同領導的,這次是我黨單獨領導的。凡是高潮,總是敵人有弱點,給我們以可乘之機,否則困難。這次高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正如文件上所說,這一形勢是在美國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代替日本帝國主義與汪精衛的地位,采取了以中國為美國殖民地的政策及加強法西斯獨裁統治的政策的情況下所造成的。蔣管區人民生活比抗戰時期還要困難。全中國人民除了為獨立、民主、和平而斗爭外,再沒有別的出路了。解放區的勝利越大,則高潮來得越快。《大公報》指出中國的三個前途:第一,政治協商的前途;第二,南北朝的前途;第三,十月革命的前途。中間派的報紙沒有一個說蔣介石能統一全中國的。關于對待蔣介石問題,毛澤東說,今天對待蔣介石同抗戰時期不同。就是在抗戰時期蔣介石也是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的,凡能對我進攻之處無不進攻。我們同他斗爭的時間長,妥協的時間短。如果我們不在抗戰時期堅決抵抗反動派的進攻,就沒有今天的局面。日本投降后的和平談判中,我們是受了損失的,在蘇浙邊、皖南和皖中、湖北,或是軍隊受了損失,或是人民受了摧殘,但是,這是局部的,而且那時我們不僅在軍事上需要而且在政治上也很需要。現在這個文件也沒有堵死將來談判和平的可能,我們還沒有提出打倒美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口號,實際上是要打倒他們。同日 中共中央發表關于不承認國民黨政府一切賣國協定的聲明,指出:“本黨為了挽救祖國的危機,維護國家權益和政治協商會議的尊嚴,茲特鄭重聲明:對于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以后,由國民黨政府單獨成立的一切對外借款,一切喪權辱國條約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協定諒解,與今后未經政治協商會議通過或未經征得本黨和其他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各黨派同意的一切同類外交談判,本黨在現在和將來均不承認,并決不擔負任何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