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18)
10月17日
就國民黨軍占領淮陰后向蘇北解放區沭陽、漣水東進情況,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電,指出:“此戰關系極大,不宜打得過早,望誘敵深入沭陽附近,然后集山、華①,全力聚殲之。”
10月18日
中共中央發表關于時局的聲明。聲明闡述中共在抗戰結束后,為了求得國內的和平、民主所作的八次讓步,以及蔣美得寸進尺,非迫使中共與中國民主運動完全消滅不止。聲明指出:蔣介石十月十六日聲明中提出的關于和平的八項條件②,只是為了再一次蒙蔽人民,以達到自己的野心。“本黨誠不忍再使我痛苦的人民接受此項可恥的欺騙,所以本黨沒有旁的要求,只要求首先恢復信義。今日信義的神圣標準為何?這就是一月十日蔣介石、毛澤東、馬歇爾三人親自簽署的停戰令與一月三十一日蔣介石和全體政協代表一致通過的政協決議。本黨為表示最后最大讓步計,茲特鄭重聲明:今日一切會談如欲有其真實結果,必須承認停戰、政協兩協定的神圣效力,即承認恢復一月十三日國共雙方軍事位置為一切軍事商談的準則,承認實行政協一切決議為一切政治商談的準則。本黨認為:蔣介石與馬歇爾應該重視自己的信義和人格,沒有任何理由推翻自己所簽字的神圣協定。只要他們有這種最低限度的誠意,本黨一定繼續與他們通力合作,以求和平的真正實現,民主的真正開始。”
①山、華,指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
②蔣介石十月十六日提出的八項條件,主要內容是要中共承認其侵占廣大解放區的既成事實,同意“恢復交通”和讓其占領東北的大部分地區,并參加其一黨包辦的“國民大會”。
10月19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并告華中分局電:“同意將華中八分區與冀魯豫六分區合組一個軍區①,吳芝圃任區黨委書記,張國華為司令員,屬太行局領導,以利斗爭。”
10月20日
關于中央機構疏散問題致信任弼時②,指出:“敵大軍占焦作,將來有攻上黨可能(雖然目前不會),太行并不怎樣安全。目前中央機構,凡疏散至各區分配工作者均可進行”。
10月22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東北局電:“國民黨和平攻勢完全是欺騙,關內戰爭不會停止,必能使蔣軍不易開東北。”二十五日,又為中央起草致東北局電:“你們的估計是正確的。中美反動派消滅解放區的政策不會改變,我黨同志絕不要幻想恩賜和平,只在大量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粉碎敵人多次進攻,并使解放區獲得發展之后,暫時休戰才有可能。在全國與東北均是敵強我弱,為改變此種形勢起見,必須準備長期艱苦斗爭。”
①華中八分區,原是淮北津浦路以西地區。冀魯豫六分區即原冀魯豫軍區十二分區,在隴海路以南,賈魯河以東的睢(縣)杞(縣)太(康)地區,又稱水東區。以上兩區合組為豫皖蘇區黨委和豫皖蘇軍區。
②任弼時,當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10月23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張體學電,對于他所率部隊在大別山區的極端困難處境表示甚為關切,并告知現李人林①率部在大洪山活動;五師主力在陜南、豫西保存萬余人,建立鄂豫陜邊區,下分五個軍分區;王樹聲、羅厚福兩部在鄂西建立軍區,下分五個軍分區,部隊亦保存萬余。
①李人林,當時任鄂西北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
10月25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聶榮臻并告蕭克、羅瑞卿電,通告胡宗南部入晉后的動向,并指出:“我陳賡縱隊原擬殲擊北上之敵,因敵七個旅密集行軍不好打,故轉入臨汾以南打敵后路,收復大部失地,亦是威脅敵之好方法。”
10月29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張鼎丞、鄧子恢、粟裕、譚震林電:“如能在今后三個月內外再殲敵七八個旅,則蔣之進攻即可根本打破,蘇北即可鞏固,然后我主力再轉至外線,似較有利。因內線作戰殲敵較易,補充亦較易。大約在明春三四月間轉入外線為適宜。”
同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電,詢問:敵人尚有多少進攻力量?“內線作戰殲滅敵人一半左右,失地大部收復之后應照前計劃以主力向中原出動,此計劃約在何時可以實現?”十一月一日,劉伯承、鄧小平、滕代遠復電中央:如果我們能消滅川軍兩個旅,王仲廉①兩個旅,王敬久②兩個旅,就可以打開局面,收復大部失地。三四個月實現此計劃,是有可能的,屆時尚可向南發展。
①王仲廉,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三十一集團軍總司令。
②王敬久,當時任國民黨軍整編第二十七軍軍長。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張云逸、黎玉電,詢問:薛岳及王耀武尚有多少進攻力量?要求你們在魯南及膠濟兩線于今后三個月內外殲敵約六七個旅,有此把握否?如敵切斷隴海路,我粟譚主力是否尚可在蘇北堅持斗爭,以便在內線作戰中繼續大批殲敵?三十日,陳毅、張云逸、黎玉等復電中央軍委:“整個華東局勢,計膠濟線、淮北、魯南、蘇中四個戰場,目前不集中山野、華野全力徹底解決一面,戰局難以改變。仍主張全力解決魯南、魯中之敵為主。”當天,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張云逸、黎玉電:“有十幾個團在手,只要打得好,可使深入魯南之敵徹底被打敗。”“你們手里有十五個團,如能殲滅其兩個旅,即可停止其進攻。”三十一日,又為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張云逸、黎玉,粟裕、譚震林電,指出:“敵既不打通津浦,又不切斷隴海,而進攻臨沂,其目的是欲調動我蘇北主力北援(調虎離山),以便先解決蘇北,然后以蘇北、蘇中主力(十二個旅以上)進攻山東,我們切不可上當。”
10月30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復瓊崖獨立縱隊馮白駒、黃康、李振亞二十六日電:“你們意見很對。你們應當堅決斗爭,擴大軍隊,擴大解放區,學會集中主力打運動戰,爭取每次殲滅敵軍一營一團,同時發展民兵游擊隊,配合主力作戰。”
同日
同朱德設宴招待來延安訪問的英國統一援華基金會會長克利浦斯夫人。
同日
同朱德等出席在中央禮堂舉行的干部晚會,慶賀高樹勛部邯鄲起義一周年,并歡迎抵達延安的以范龍章為首的民主建國軍①參觀團和法學家陳瑾昆教授。
11月1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林彪、彭真、高崗、陳云電:“酉世電②悉。你們作戰計劃甚好,望堅決執行。”本日又為中央軍委起草致林彪等電:“除北滿五個師繞道南進外,請考慮再加西滿一二個師(旅)集中行動,更利連續作戰”;“俟敵人分散疲勞后,南滿兩縱隊主力宜集中行動,各個殲敵”。
①民主建國軍,是一九四五年十一月高樹勛率領起義的部隊。
②酉世電,指十月三十一日林彪、彭真、高崗、陳云致中共中央電,內稱:敵利用松花江阻我北滿部隊,而集中主力進攻南滿和西滿,最近正布置攻洮南。但長春以北敵兵力較空虛。我擬以五個師兵力,以火車運輸從哈爾濱經齊齊哈爾繞至松花江以南,再步行向敵發起攻勢,以破壞敵攻洮南及策應南滿。
11月2日
遼東軍區十月三十日發起的新開嶺戰役本日勝利結束,殲滅國民黨軍第二十五師八千余人。三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致蕭華電:“(一)慶祝你們殲滅敵人一個師的大勝利,望對有功將士傳令嘉獎;(二)這一勝仗后南滿局勢開始好轉,望集結主力爭取新的殲滅勝利。”九日,又為中央軍委起草致蕭華、江華、程世才、羅舜初①并告林彪等電,指出:你們此次作戰經驗很好。第一次集中五個團打二十五師未能奏效,第二次集中八個團打該師,就勝利了。“以后作戰,凡打大一點的仗,總要集中十團八團兵力,最好能集中十二個團打,以期必勝。這是戰役上必須集中兵力。”“戰術上亦須集中兵力。你們世日②包圍二十五師,東日③九次攻擊皆未奏效。冬日④拂曉,集中炮火攻破南北山一點,從此擴張戰果,即于半天內將該師全部殲滅。爾后作戰,每次均須采用此種方法。”
同日
致電林平⑤并告周恩來:“請代向何香凝先生致問候之意,現戰事日益好轉,有把握粉碎反動派之進攻。我黨方針是恢復一月十三日位置及實現政協決議。”
①蕭華、江華、程世才、羅舜初,當時分別任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副政治委員、第三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
②世日,即三十一日。
③東日,即一日。
④冬日,即二日。
⑤林平,當時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副書記。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聶榮臻、劉瀾濤、蕭克、羅瑞卿電:“如十六軍將南下,以先打十六軍再轉平漢為好;如十六軍不南下,則可轉至平漢作戰。”“你區須再殲敵六至七個師(旅),方能停止敵人進攻,而這是完全可能的。”十一月上旬,國民黨軍第十六、第九十四軍向晉察冀解放區的淶源進犯,晉察冀野戰軍以伏擊手段殲滅第九十四軍第一二一師先頭部隊三六九團,其余敵人退回淶水。六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聶榮臻、劉瀾濤、蕭克、羅瑞卿電:“慶祝你們殲滅九四軍之三六九團及另一營,望傳令嘉獎。”“從本月起,你們應為殲敵七個正規旅而奮斗。”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電:“望集中一縱、八師全力包圍敵一個旅,以幾天幾夜之作戰殲滅之”。山東野戰軍于十日至十一日進行臺兒莊至棗莊公路線反擊戰,殲滅國民黨軍第七十七師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