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01)
1936年
四十三歲
1月1日
復電朱德〔1〕,通報說:以張學良東北軍為主力對北方蘇區之第三次“圍剿”正為我徹底粉碎。目前正猛烈擴大紅軍,蘇區有極大發展,民眾斗爭十分熱烈,游擊戰爭正向陜、甘、晉、綏、寧五省發展。“國際除派林育英同志來外,又有閻紅彥〔2〕同志續來。據云,中國黨在國際有很高地位,被稱為除蘇聯外之第一黨,中國黨已完成了布爾什維克化,全蘇聯全世界都稱贊我們的長征。”“政治局在國際指示之下,有新策略決定”,“其主要口號為民族統一戰線,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國防政府,抗日聯軍,土地革命與民族革命相結合,國內戰爭與民族戰爭相結合”。“兄處發展方針須隨時報告中央,得到批準,即對黨內過去爭論,可待國際及‘七大’解決,但組織上決不可逾越軌道,致自棄于黨。”
〔1〕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朱德致電毛澤東、彭德懷,林彪、聶榮臻并轉林育英,通報四川、青海國民黨軍活動情況,提出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應互通情報。
〔2〕閻紅彥,一九三四年被中共中央指派為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赴莫斯科,未及參加會議,即受共產國際之命,送密電碼回國,一九三五年十二月返抵陜北。
同日
同周恩來復電彭德懷:“原則上可同意甘泉敵人歸還其主力,但須向其指出,要抗日須與紅軍合作,且須影響和組織其他東北軍一同抗日 。”“交涉宜努力進行,要處處表示我們誠意。只要其加入抗日,一切條件無不可以磋商。”
1月4日
同周恩來致電彭德懷并告左權、聶榮臻,指出:三個月后紅軍大量擴充,必須現在就準備,抽出老兵入教導營。有了紅校就不需要教導營的理由是不對的,紅校是訓練連長的,教導營是訓練排長的。“陜甘支隊和二十五軍經過遠征的戰士,原則上每人都要使之成為干部,不應該使之當作一個兵去消耗掉。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1月5日
關于紅一方面軍主力行動部署,同周恩來致電彭德懷、楊尚昆,左權、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郭述申,朱瑞〔1〕,指出:“為使洛河以東蘇區與洛河以西蘇區平衡向南發展,為使蘇區愈加向南發展,將來南面敵人向北進攻愈困難,為使晉敵減少威脅,一軍團及二十五軍〔2〕有進出于洛川、白水、澄城、韓城、宜川五個縣城之間,擴大蘇區,擴大紅軍,擴大抗日宣傳,籌足戰費之任務。”
1月7日
關于北征軍〔3〕的行動部署,同周恩來復電劉志丹、宋任窮,指出:“為使伏擊敵人有廣大回旋余地,同意我北征軍改向韓家岔、石牌子行動。該處敵堡如已完成大部,即應改襲擊為包圍,準備打敵援隊;如敵已退走,即應直逼橫山,調動援敵。”又指出:“圍困敵堡城鎮,必須斷其交通,方易速敵增援。打援敵不論大小,必須以主力出動,實行兩翼包圍(自然要有主要突擊方面),并切實斷敵退路,以期一舉消滅,勿使漏網。”隨后,北征軍給國民黨軍井岳秀第八十六師以打擊,并包圍橫山。十日,毛澤東、周恩來致電劉志丹、宋任窮,要紅七十八師開始南移,歸還主力,到達瓦窯堡附近集中待命;要紅二十八軍仍在北線行動,以消滅井岳秀小部隊,并迷惑該敵,使其不知紅七十八師行動為目的。
〔1〕朱瑞,當時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
〔2〕二十五軍,即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五師,此處沿用舊稱。
〔3〕北征軍成立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旬,由紅二十八軍、第七十八師及軍委騎兵團組成。
1月9日
毛澤東同秦邦憲、林伯渠、周恩來致電彭德懷、楊尚昆〔1〕:目前財政狀況因暫時不能有任何稅收,更由于陜北地方貧瘠,唯一的來源是紅軍及游擊隊在活動區域的籌款。望在今后行動區域中特別加強督促,應在沒收漢奸、國民黨賣國賊財產充裕抗日基金的口號之下進行。同日 致電彭德懷,徐海東、程子華并楊尚昆,左權、聶榮臻,要紅七十五師和紅二師的十三團堅決消滅向三皇丈、永鄉鎮前進之敵,指出:“兵力要集中使用,如左、聶未到,則以小部鉗制敵主力,而以我最大主力包圍敵一個團而消滅之;如左、聶及十三團到,則采取包圍消滅敵主力之計劃。”
1月10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討論東征山西的方針和準備工作。發言分析敵我力量對比情況,指出:閻錫山〔2〕有四個優勢:(一)優勢兵力;(二)本身作戰能力;(三)防御力較強;(四)社會力量強,有民團與保甲制度。他有五個弱點:(一)戰略形勢孤立,蔣介石、張學良暫時不能援助;(二)戰略上的防御地位;(三)人民一般不滿;(四)作戰指揮差;(五)攻擊精神差。我們的長處是:(一)進攻的;(二)能打運動戰;(三)有偵察條件;(四)有陜西游擊隊、地方干部的配合;(五)有人民援助;(六)紅軍能作戰。在作結論時,強調首先要打勝仗,才能創造蘇區;還對新兵的補充和訓練,干部的訓練和配備,槍枝彈藥的修造,被服、食鹽的供應等各項準備工作,提出具體任務和要求。
〔1〕楊尚昆,當時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主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
〔2〕閻錫山,當時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太原綏靖公署主任。
1月14日
致電彭德懷,左權、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規定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分別于二十日前和二十四日集中于臨真鎮和甘谷驛;要求兩軍團集中后,加緊訓練,二十七日完成一切準備;提出紅一方面軍司令部于二十七日開達延長城。
1月15日
致電彭德懷,提出同東北軍談判的條件為:全部軍隊停戰,全力抗日討蔣;目前各就原防互不攻擊,互派代表商定停戰辦法;提議組織國防政府、抗日聯軍;請表示目前東北軍可能采取之抗日討蔣最低限度之步驟(不論是積極的或消極的);立即交換密碼。
1月16日
致電彭德懷,提出去洛川同東北軍進行談判的代表從前方選派;要彭德懷即刻印刷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政治決議案,由高福源〔1〕、伍修權〔2〕去洛川帶給王以哲〔3〕等人。本日,彭德懷來電:談判人選改派李克農〔4〕,由他帶發電密碼本同高福源去洛川。十九日,李克農赴洛川。
〔1〕高福源,原國民黨軍東北軍第一○七師第六一九團團長,一九三五年十月在榆林橋戰斗中被俘,一九三六年初釋放返回洛川。
〔2〕伍修權,當時任紅一方面軍司令部第一科科長。
〔3〕王以哲,東北軍將領,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北“剿總”第六十七軍軍長。
〔4〕李克農,當時任中共西北中央局聯絡局局長。
1月17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討論行動方針和組織分工問題,毛澤東作關于目前行動方針與計劃一月十六日前后,受東北軍委派,到甘泉邀請紅軍派正式代表赴洛川會談。的報告。報告說:今年我們的基本任務是鞏固和擴大蘇區及打通蘇聯。我們要把國內戰爭與民族戰爭聯系起來,擴大抗日力量及主力紅軍。二月至七月,我們的行動在山西。由山西到綏遠的轉機,要看日本對山西、綏遠進攻的程度及我們力量如何而定。我們向南、向西、向西北,文章不好做。向東的軍事基本方針是穩打穩扎政策,背靠蘇區建立根據地,爭得渡黃河來往的自由。我們在陜北要擴大自己的力量,使它能擔當保衛陜北的任務。山西的發展,對陜北有極大幫助,我們要下大決心到山西。政治局隨軍行動,陜北組織中央局。會議決定:彭德懷、林育英到中央政治局工作;毛澤東、張聞天、彭德懷、林育英、何凱豐隨紅軍主力行動;周恩來、秦邦憲、鄧發組成中央局,周恩來任書記,主持后方工作,王稼祥病愈后可參加會議。
1月19日
致電彭德懷,告以“近與高桂滋〔1〕談判合作問題,有成功希望”。在此前后,以中國抗日紅軍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名義,同副主席周恩來、彭德懷致信高桂滋,提出兩軍各守原防,互不相犯;互相接濟所需物資;互派代表在共同基礎上訂立初步的抗日討賣國賊協定等談判合作條件。信中還說:“居今日而言,抗日討賣國賊,非有廣大之聯合戰線不為功,此不但在國內者為然,即在國際者亦然。”“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暴虎入門,懦夫奮臂,誰謂秦無人而曰甘受亡國奴之辱乎?寇深情急,竭意進言,惟閣下熟思而審圖之。”
〔1〕高桂滋,當時任國民黨軍第八十四師師長,駐守陜北綏德、米脂、清澗地區。
同日
同副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簽署《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東進抗日及討伐賣國賊閻錫山的命令》:命令英勇的抗日主力紅軍,即刻出發,打到山西去,開通抗日前進道路,同日本直接開火;命令陜甘蘇區的抗日紅軍和游擊隊、赤衛軍、少先隊,堅決保衛陜甘蘇區、擴大陜甘蘇區這個抗日戰爭的根據地;命令黃河兩岸的抗日紅軍、游擊隊和民眾,奮勇過河東去,在河東發展抗日根據地,配合紅軍主力打大勝仗。為嚴守行動秘密,這項命令直至二月十二日紅一方面軍主力東渡黃河前才予以公布。
1月20日
關于同東北軍談判問題致電彭德懷即轉李克農,提出:“向彼方表示在抗日反蔣基礎上我方愿與東北軍聯合之誠意,務使進行之交涉克抵于成。”“向彼方指出,東北軍如不在抗日反蔣基礎上求出路,則前途是很危險的。”本日晚,李克農與張學良在洛川舉行會談。二十一日,李克農致電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報告同東北軍會談中了解的情況:張學良表示愿意為成立國防政府奔走,東北軍中同情中共抗日主張者不乏其人,對“剿共”態度消沉,愿意目前各守原防,恢復通商。
1月21日
致電彭德懷,徐海東、程子華并致林彪、聶榮臻,要求紅七十五師、紅八十一師及紅一方面軍司令部應在道佐鋪、麻子街、甘泉一帶整理待命;指出渡河時間,因進路尚未偵察好,新兵月底方能到齊,洛川談判待數日才有結果,須推遲至下月初;規定一切關于行動方針的文件,非待命令不得下達。
1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關于張國燾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決定》。決定指出:張國燾成立第二黨的傾向,無異于自絕于黨,自絕于中國革命。黨中央除電令張國燾立即取消他的一切“中央”,放棄一切反黨的傾向外,特決定在黨內公布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二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的決定。
1月24日
林育英致電張國燾、朱德:“共產國際完全同意中國黨中央的政治路線,并認為中國黨在共產國際隊伍中,除聯共外是基于第一位”。“兄處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屬代表團〔1〕。兄等對中央的原則上爭論可以提交國際解決。”
1月25日
關于紅一方面軍的作戰方針問題,同張聞天復電彭德懷:常委考慮過你的意見,認為向北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取閻錫山為對手,基本的作戰方針取穩扎穩打,依據黃河發展并以調孫楚〔2〕求得陜北殘敵的肅清,躍進深入敵后野戰急進,有大批分派撤退無隔斷危險時才行之。同時保證第二批退回渡河船只。”
〔1〕指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
〔2〕孫楚,當時任國民黨軍晉綏軍正太護路軍司令、西北“剿總”第三防守區司令兼陜北“剿共”總指揮,率晉綏軍五個旅在黃河以西“進剿”陜北蘇區。
同日
同周恩來、彭德懷等二十位紅軍將領聯名發出《為紅軍愿意同東北軍聯合抗日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指出:“中國蘇維埃政府與工農紅軍是愿意與任何抗日的武裝隊伍聯合起來,組織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去同日本帝國主義直接作戰的。我們愿意首先同東北軍來共同實現這一主張,為全中國人民抗日的先鋒。”此書信并提出關于組織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的具體辦法,建議互派代表共同協商。
1月31日
從瓦窯堡經延川到達延長縣城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在延長主持召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會議,進一步討論戰略方針和東征戰役問題。發言反復說明東征討伐閻錫山無論在政治上軍事上都對我們有利,指出:我們執行的是在發展中求鞏固的方針,希望通過東征建立一塊根據地,與陜北根據地連接,也解決紅軍的給養和擴大等問題。在補充發言中說:一定要保證黃河各渡口在我手中,使我進退有據。
同日
就渡河偵察注意事項,同彭德懷致電紅一軍團參謀長左權,指出:偵察任務至遲二月五日完成。每天與我們聯絡一次。龍王池〔1〕以南聞是白區,暫不要去,著重龍王池至禹王坪之線。偵察進行要十分蔭秘。
〔1〕龍王池,即山西吉縣黃河東岸邊的龍玉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