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03)
5月1日
到達小倉街。經勘察,決定在洪門渡、龍街、皎平渡附近渡金沙江。紅一軍團為左縱隊,經祿勸、武定、元謀直取龍街。紅三軍團為右縱隊,經思力壩、馬鹿塘奪取洪門渡。紅五軍團和軍委縱隊為中央縱隊,經小倉街、龍海塘、石板河搶奪皎平渡。
5月3日
劉伯承〔1〕率軍委縱隊干部團搶占皎平渡,完全控制渡口的南北兩岸。當晚,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率領軍委縱隊趕到皎平渡過江,在北岸組成渡江指揮部。因得到紅一軍團在龍街渡口架設浮橋未成、紅三軍團在洪門渡口所得渡船很少的電報,又得悉萬耀煌〔2〕要保存實力往回收縮的情況,中革軍委決定:除留紅十三團在洪門渡過江,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主力全部改由皎平渡過江。至九日,中央紅軍第一、第三、第五軍團全部渡過金沙江。在滇、黔邊單獨行動的紅九軍團也在東川(今會澤)以西的樹節、鹽井坪地區渡過金沙江。至此,國民黨數十萬“追剿”部隊被甩在金沙江以南,中央紅軍取得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
〔1〕劉伯承,當時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參謀長。
〔2〕萬耀煌,當時任國民黨“追剿”軍第二路軍第二縱隊第十三師師長。
5月10日
蔣介石由貴陽飛抵昆明,急令川軍扼守大渡河沿岸等地,又令薛岳、周渾元及滇軍向金沙江邊尾追,企圖將中央紅軍圍殲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礱江以東地區。
5月12日
同軍委縱隊到達四川會理城郊的鐵廠。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會理會議)。會議統一對遵義會議以來中央關于軍事戰略戰術的認識,確定今后的行動方針。會議批評了林彪提出的要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隨軍主持大計,由彭德懷任前敵指揮的錯誤意見。毛澤東發言指出:黨內對失去中央蘇區而缺乏勝利信心和存在懷疑不滿情緒,是右傾思想的反映;改變中央軍事領導的意見,是違背遵義會議精神的。周恩來、朱德等發言,支持毛澤東的意見。他們稱贊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指出在危急情況下,由于采取兜大圈子、機動作戰的方針,四渡赤水,二占遵義,佯攻貴陽,威逼昆明,北渡金沙江,才擺脫了敵人的重兵包圍。會議要求維護遵義會議確立的政治領導和軍事領導的團結,克服右傾思想;并決定立即北上,同紅四方面軍會合。
5月15日
同軍委縱隊離開鐵廠,到達白果灣。中央紅軍為執行在川西或川西北創建根據地的計劃,繼續北上,經西昌、瀘沽進入彝族聚居的地區。
5月19日
到達西昌縣鍋蓋梁(今西寧)地區。中革軍委決定組成強渡大渡河先遣隊,派劉伯承為先遣隊司令,羅瑞卿為政治委員〔1〕。臨行前,毛澤東要先遣隊執行黨規定的民族政策,與彝族沽基家族首領結盟修好。他對劉伯承說:先遣隊的任務,不是去打仗,而是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用政策的感召力與彝民達到友好。只要我們全軍模范地執行紀律和黨的民族政策,取得彝族人民的信任和同情,彝民不會打我們,還會幫助我們通過彝族區,搶先渡過大渡河。本日,中央紅軍主力到達禮州,同紅九軍團會合。
5月20日
到達冕寧縣松林地區。中革軍委發布為搶渡大渡河給各軍團、縱隊首長的訓令。訓令指出:蔣介石企圖利用大渡河天險、彝民與紅軍的隔閡,以薛岳、劉湘等部夾擊我軍于大渡河南岸,另以劉文輝、楊森、郭勛祺〔2〕部在北岸扼阻,破壞我渡江計劃。消滅敵人,渡過大渡河,進入到川西北地區,遂成為目前戰略上的實際要求。我野戰軍目前應以迅速北進,爭取渡江先機,首先進到清溪、瀘定橋、洪雅地區,與川敵進行作戰機動,爭取赤化,為戰略上基本方針。各軍團以極迅速、堅決、勇猛、果斷的行動,消滅阻我前進的川敵各個部隊。以最大的努力爭取彝民群眾到我們方面,并組織彝民游擊隊,反對劉、蔣等敵。
〔1〕原定紅一軍團保衛局長羅瑞卿為政治委員,后來他因病未能到職,由聶榮臻擔任。
〔2〕劉文輝,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二十四軍軍長兼川康邊防軍總指揮。楊森,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二十軍軍長。郭勛祺,當時任國民黨軍川軍教導師師長。
5月22日
采納劉伯承、聶榮臻的建議,決定中央紅軍改經冕寧、安順場北進。劉伯承在袁居海子(今彝海子)同彝族沽基家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
5月24日
經大橋鎮進入彝族區。為不打擾彝族群眾,同軍委縱隊的同志露宿在樹林中。本日晚,中央紅軍先遣部隊占領石棉縣安順場,隨即控制了安順場渡口。二十五日,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成功。
5月26日
同周恩來、朱德到達安順場,聽取劉伯承、聶榮臻的匯報。鑒于安順場水深流急,大部隊難以迅速過河,決定中央紅軍主力火速搶占距離安順場一百六十公里的瀘定橋,由林彪率紅一軍團第二師和紅五軍團為左縱隊,沿大渡河右岸前進;由劉伯承、聶榮臻率紅一軍團第一師為右縱隊,沿大渡河左岸前進,互相策應,限期奪取瀘定橋。二十九日,紅一軍團第四團二十二名勇士搶占瀘定橋。四團隨即攻克瀘定縣城。至六月二日,中央紅軍全部渡過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使中央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企圖。
5月31日
通過鐵索橋至瀘定縣。出席在瀘定縣城附近召開的中共中央負責人會議。會議決定:中央紅軍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派政治局委員、中央白區工作部長陳云去上海恢復白區黨組織。
5月下旬
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政治委員李先念奉紅四方面軍總部命令,率第八十八師和第九軍一部,由岷江地區兼程西進,策應中央紅軍北上。
6月2日
中革軍委致電各軍團,決定放棄攻取清溪、滎經,要求迅速奪取天全、蘆山戰略要點。四日,毛澤東離開化林坪,至水,子地宿營。在翻越大山時,遇國民黨軍飛機轟炸,身邊警衛班長胡昌保犧牲。毛澤東悲痛地雙手抱胡昌保放平躺下,用自己的毛毯蓋在胡的遺體上。
6月7日
在水子地指揮中央紅軍突破國民黨軍的天全、蘆山、寶興防線,占領天全。
6月8日
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發出《為達到一、四方面軍會合的戰略任務指示》,指出:“我軍基本任務,是用一切努力,不顧一切困難,取得與四方面軍直接會合。”“我軍必須以迅雷之勢突破蘆山、寶興線之守敵,奇取懋功,控制小金川流域于我手中,以為前進之樞紐。”本日,中央紅軍攻占蘆山,突破國民黨軍的蘆山、寶興防線。接著,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終年積雪的夾金山,向懋功(今小金)前進。十二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在北進懋功的達維鎮途中,同紅四方面軍一部會合。
6月15日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和副主席項英、張國燾,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和副主席周恩來、王稼祥發表《為反對日本并吞華北和蔣介石賣國宣言》。宣言號召全國工人、農民、海陸空軍以及一切愛國志士、革命民眾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占領華北,反對蔣賊等賣國,堅決對日作戰,恢復一切失地,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6月16日
朱德、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致電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1〕,指出:“今后我一、四兩方面軍總的方針應是占領川、陜、甘三省,建立三省蘇維埃政權,并于適當時期以一部組織遠征軍占領新疆。”目前計劃,兩方面軍宜“向著岷、嘉兩江〔1〕之間發展。至發展受限制時,則以陜、甘各一部為戰略機動地區。因此,堅決地鞏固茂縣、北川、威州在我手中,并擊破胡宗南之南進,是這一計劃的樞紐”。電報還指出:“以懋功為中心之地區,縱橫千余里,均深山窮谷,人口稀少,給養困難。大渡河西岸,直至峨眉山附近情形略同。至于西康,情形更差。敵如封鎖岷江上游(敵正進行此計劃),則北出機動極感困難。因此,邛崍山脈區域,只能使用小部隊活動,主力出此似非長策。”
〔1〕張國燾,當時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西北聯邦政府主席。徐向前,當時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陳昌浩,當時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紅四方面軍政治委員。
6月17日
同朱德、周恩來等翻越夾金山,至達維鎮。當晚,出席紅一、紅四方面軍聯歡會并講話。
6月18日
到達懋功縣城。張聞天、周恩來、朱德、毛澤東就戰略進攻方向問題復電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2〕,提出:“目前形勢須集大力首先突破平武,以為向北轉移樞紐。其已過理番〔3〕部隊,速經馬塘繞攻松潘,力求得手。否則兄我如此大部隊經阿壩與草原游牧區域入甘、青,將感絕大困難,甚至不可能。向雅、名、邛、大〔4〕南出,即一時得手,亦少繼進前途。因此力攻平武、松潘,是此時主要一著,望即下決心為要。”
〔1〕岷、嘉兩江,指岷江和嘉陵江。
〔2〕張國燾、陳昌浩六月十七日致電中共中央,稱“北川一帶地形給養均不利大部隊行動”,“再者水深流急,敵已有準備,不易過”,“沿岷江北打松潘,地形糧食絕無”;提出紅軍北攻阿壩,組織遠征軍,占領青海、新疆,或暫時向南進攻。
〔3〕理番,今理縣。
〔4〕雅、名、邛、大,指四川的雅安、名山、邛崍、大邑縣。
同日
同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等會見李先念。毛澤東向李先念詳細詢問岷江、嘉陵江地區的情況。6月20日
張聞天、朱德、毛澤東、周恩來復電張國燾〔1〕,指出:“從整個戰略形勢著想,如從胡宗南〔2〕或田頌堯〔3〕防線突破任何一點,均較西移作戰為有利。請你再過細考慮!”并請張國燾“立即趕來懋功,以便商決一切”。
6月26日
在懋功縣的兩河口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討論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后的戰略方針問題。周恩來在會上作報告,提出以運動戰迅速攻打松潘胡宗南部,北上創造川陜甘根據地的戰略方針;并說兩個方面軍要統一指揮,集中于軍委。毛澤東發言同意周恩來的報告,并提出五點意見:(一)中國紅軍要用全力到新的地區發展根據地。在川陜甘建立根據地,可以把創造蘇區運動放在更加鞏固的基礎上,這是向前的方針。要對四方面軍同志作解釋,他們是要打成都〔4〕的。一、四方面軍會合后有實現向北發展的可能。(二)戰爭性質不是決戰防御,不是跑,而是進攻。根據地是依靠進攻發展起來的。我們過山戰勝胡宗南,占取甘南,迅速向北發展,以建立新的根據地。(三)應看到哪些地方是蔣介石制我命的,應先打破它。我須高度機動,這就有走路的問題,要選好向北發展的路線,先機奪人。(四)集中兵力于主攻方面,如攻松潘。胡宗南如與我打野戰,我有二十個團以上,是夠的;如不與我打野戰,守堡壘,就一定要打破駐點,牽制敵人。現在就是迅速打破胡敵向前奪取松潘。今天決定,明天即須行動。這里人口稀少,天冷衣食困難,應力爭在六月突破,經松潘到決定地區去。(五)責成常委、軍委解決統一指揮問題。周恩來作結論,同意毛澤東關于戰爭性質的意見。會議一致通過周恩來的報告。
〔1〕張國燾六月二十日致電中共中央,提出:紅一方面軍南打大炮山,北取阿壩,以一部向西康發展;紅四方面軍北打松潘,東扣岷江,南掠天全、蘆山、灌縣、邛崍、大邑、名山。并說“目前給養困難,除此似別無良策”。
〔2〕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剿匪”軍第三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兼第一師師長,同年十月左右任第一軍軍長。
〔3〕田頌堯,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二十九軍軍長。
〔4〕張國燾在在兩河口會議上發言說:此戰略向南向成都打,這些敵人是不成問題的,并消滅了他。向東打地勢限制。松潘北邊情況還沒有確切調查。我們去甘南還是站不穩的,還是要移動地區。
6月28日
根據兩河口會議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關于一、四方面軍會合后的戰略方針的決定》。決定指出:“在一、四方面軍會合后,我們的戰略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在運動戰中大量消滅敵人,首先取得甘肅南部,以創造川陜甘蘇區根據地,使中國蘇維埃運動放在更鞏固更廣大的基礎上,以爭取中國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國的勝利。”“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方針,在戰役上必須首先集中主力消滅與打擊胡宗南軍,奪取松潘與控制松潘以北地區,使主力能夠勝利地向甘南前進。”
6月29日
在兩河口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在聽取秦邦憲關于華北事變、日軍向北平進攻的情況報告后,毛澤東發言指出:日軍進攻北平,明顯地要侵占華北。現在各帝國主義國家的沖突在中國表現為軍閥間的矛盾。日本帝國主義想把蔣介石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下。黨對時局應有表示,應發表文件。要在部隊中宣傳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反對放棄華北,這最能動員群眾。會議決定以中共中央名義發表宣言或通電,寫文章,準備向國民黨軍派工作人員。會議還決定張國燾為中革軍委副主席,徐向前、陳昌浩為軍委委員。
同日
中革軍委根據兩河口會議精神,制定《松潘戰役計劃》。計劃規定在岷江東岸大石橋地區和懋功地區各留一個支隊鉗制東南兩面之敵,掩護后方工作;紅一、紅四方面軍主力集中于箭步塘、壤口、蘆花地區,分左、中、右三路向松潘及其西北地區開進,“消滅松潘地區的胡敵,并控制松潘以北及東北各道路,以利北向作戰和發展”。
6月30日前后
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紅一方面軍主力離開兩河口北進,翻越第二座大雪山。七月一日,到達卓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