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

1927(07)

99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鐵路工人破壞了長沙至岳陽和長沙至株洲的鐵路。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和師部在駐地江西修水縣城宣布起義。第一團立即從修水出發,向湖南平江長壽街進軍,先師部一天到達渣津。

同日

與潘心源途經瀏陽張家坊時,被團防局的清鄉隊抓住,在被押送去團防局處死的路上,毛澤東機智脫險,死里逃生〔1〕。

1〕關于這段脫險情節,毛澤東在一九三六年同斯諾談話時曾詳細講述過:“當我正在組織軍隊,奔走于漢冶萍礦工和農民武裝之間的時候,我被一些國民黨勾結的民團抓到了。那時候,國民黨的恐怖達到頂點,數以百計的共產黨嫌疑分子被槍斃。那些民團奉命把我押到民團總部去處死”。“打算賄賂押送的人釋放我”,“可是負責的隊長卻不允許”。“因此我決定設法逃跑。但是,直到離民團總部大約不到二百米的地方,我才找到機會。我一下子掙脫出來,往田野里跑”。“我跑到一個高地,下面是一水塘,周圍長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日落。士兵們在追蹤我,還強迫一些農民幫助他們搜尋。有好多次他們走得很近,有一兩次我幾乎可以用手接觸到他們。盡管有五六次我已放棄任何希望,認為自己一定會再次被抓住,可是不知怎么的我沒有被他們發現。最后,天近黃昏了,他們放棄了搜尋。我馬上翻山越嶺,徹夜趕路。我沒有穿鞋,腳底擦傷很厲害。路上我遇到一個友善的農民,他給我住處,后來又帶領我到了鄰縣。我身邊有七塊錢,用這錢買了一雙鞋、一把傘和一些食物。當我最后安全到達農民武裝那里的時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兩個銅板了。”

910

到達江西銅鼓蕭家祠第三團團部。在全團排以上干部參加的中秋聚餐會上,傳達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湖南省委秋收暴動計劃及安源張家灣會議確定的軍事部署;正式宣布駐銅鼓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要求全體指戰員響應湖南省委號召,立即武裝起義。

同日

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進到渣津。原警衛團團長盧德銘從武漢回到起義軍師部,擔任起義部隊總指揮。

911

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和師部越過修水、平江邊界占領龍門廠。在攻打金坪時,起義前夕余灑度收編的國民黨軍一個團(團長邱國軒)突然叛變,使部隊腹背受敵,損失較大。盧德銘同余灑度率部向第二、第三團靠攏,并派人速報前委書記毛澤東。

同日

零時,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二團下令攻打萍鄉,未克;改攻老關,取勝。起義部隊乘火車進發醴陵,在當地起義農民配合下攻克醴陵縣城。因敵軍反撲,主動撤出醴陵,向瀏陽方向前進。十六日,攻克瀏陽縣城后陷入優勢敵人重圍。十七日,倉促突圍,潰不成軍。突圍出來的余部向文家市方向撤退。

同日

晨,同第三團團長蘇先俊率領全團從江西銅鼓出發,向湖南瀏陽進發,攻占瀏陽縣白沙。次日,攻占東門市,連戰皆捷。毛澤東要求警惕西面達滸、官渡之敵,但蘇先俊放松警戒,使敵占先機。十四日,第三團與反撲的優勢敵人激戰,受挫,遂與蘇先俊率部向東北方向退卻。

911日—15

在湘贛邊界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各團分別進攻平江、瀏陽的同時,長沙縣及醴陵、平江、株洲、瀏陽等地均有不同規模的農民起義,配合行動,但沒有形成預期的聲勢。

914

率第三團退至瀏陽上坪,獲悉第一團已在金坪失利。當晚,召開第三團干部會議,主張放棄原定攻打長沙的計劃,暫時向江西萍鄉方向轉移,要第一團盡快與第三團會合。并致信中共湖南省委,建議停止執行長沙暴動計劃。十五日,湖南省委決定停止原定十六日晨在長沙舉行暴動的計劃,暴動延期舉行。

917

同蘇先俊率領第三團輾轉到達瀏陽孫家塅與盧德銘、余灑度率領的第一團會合。在孫家塅主持召開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會議,討論軍事行動問題。余灑度主張繼續進攻長沙,毛澤東等多數人主張向南撤退。會議決定退往湘南。會后,第一、第三團分兩路向文家市前進。

919

秋收起義部隊第一、第三團及第二團余部會師瀏陽文家市,尚有一千五百余人。晚上,毛澤東在里仁學校主持召開前敵委員會會議,討論工農革命軍的行動方向問題。會議經過激烈爭論,否定了師長余灑度等堅持的“取瀏陽直攻長沙”的意見,在總指揮盧德銘等支持下通過了毛澤東關于放棄進攻長沙的主張,決定轉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尋求落腳點,以保存實力,再圖發展。這是從進攻大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的新起點。

同日

中共中央作出再攻長沙的決定,指令湖南省委“應一面命令萍(鄉)、瀏(陽)、(平)江一帶工農軍進攻長沙,一面立即爆發長沙的暴動”。這個決定沒有實行。

同日

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會議通過《關于“左派國民黨”及蘇維埃口號問題決議案》。指出:各派軍閥已經把國民黨變成政治的尸首,徹底的民權革命“已經不用國民黨做自己的旗幟”,“八月決議案〔1〕中關于左派國民黨運動與在其旗幟下執行暴動的一條必須取消”;“現在的任務不僅宣傳蘇維埃的思想,并且在革命斗爭新的高潮中應成立蘇維埃”,但只能先在中心地方如廣州、長沙等城市實行,在小縣城里面要堅決地拒絕組織蘇維埃,而在農村中最近時期仍然是“一切政權屬于農民協會”。

920

早晨,在里仁學校操坪向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全體人員講話,宣布中共前敵委員會關于不打長沙轉兵向南的決定。毛澤東說:中國革命沒有槍桿子不行。這次秋收起義,雖然受了挫折,但算不了什么!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的武裝斗爭剛剛開始,萬事開頭難,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難。我們有千千萬萬的工人和農民群眾的支持,只要我們團結一致,繼續勇敢戰斗,勝利是一定屬于我們的。我們現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塊小石頭,蔣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總有一天,我們這塊小石頭,要打破蔣介石那口大水缸。大城市現在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我們要到敵人統治比較薄弱的農村去,發動農民群眾,實行土地革命。

921

同盧德銘、余灑度率領工農革命軍,由文家市出發,沿羅霄山脈南下,向江西萍鄉、蓮花前進,開始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進軍。

922

率領工農革命軍進到萍鄉縣上栗市,得知萍鄉縣內駐有敵軍,遂與師部決定,部隊轉東向南,繞道蘆溪進入蓮花。

1〕指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任務與策略的議決案》。

924

工農革命軍到達蘆溪。師部命令在蘆溪鎮上宿營,毛澤東認為在街上宿營不妥,傳令移住蘆溪西南大山下宿營,途中不準點燈火。

925

工農革命軍拂曉從蘆溪出發,向蓮花前進。由于軍事偵察不力,敵情不明,部隊出發途中,后衛第三團遭到敵軍襲擊,損失人槍各二三百。部隊向蓮花方向突圍,總指揮盧德銘為掩護主力撤退而英勇犧牲。第一、第三團直奔蓮花縣境,中午陸續到高灘村集中。毛澤東向部隊講話,要求指戰員不要怕行軍困難,不要怕暫時受挫,要看到光明。晚上,工農革命軍到蓮花縣甘家村,毛澤東聽取當地黨組織負責人匯報,得知蓮花縣農民自衛隊九月十八日攻城失敗,犧牲十二人,被捕九十余人等情況,決定攻打蓮花縣城,營救被捕同志。隨即召開有地方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軍事會議,作出具體部署。

926

工農革命軍清晨從甘家村出發,向蓮花縣城前進。在當地黨組織和革命群眾配合下,攻克蓮花城,俘虜縣保安隊隊長;從監獄中救出被關押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七十余名;打開縣府糧倉,將糧食分給貧苦群眾。下午,毛澤東在縣城召開蓮花縣黨組織負責人會議。聽取朱亦岳等匯報蓮花縣黨組織、農民武裝以及永新、寧岡農民武裝斗爭等情況,證實井岡山確有兩支地方武裝。晚上,去參加余灑度召集的會議,當得知縣保安隊長已被放走,嚴厲批評余灑度。余灑度拒不接受批評,會議未開成。

927

工農革命軍從蓮花縣城出發,前往永新縣方向。毛澤東腳痛行動不便,堅持不坐擔架,與大家一起行走。

928

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討論長江局人選問題。經過反復討論,通過瞿秋白提出的由羅亦農、陳喬年、任旭、王一飛、毛澤東五人組成長江局的建議。瞿秋白說:“澤東能來,必須加入,我黨有獨立意見的要算澤東。”

同日

工農革命軍向永新三灣方向前進。部隊從文家市轉兵以來,一路戰斗頻繁,傷員增加;連續行軍,長途跋涉,怕苦怕累的都有,有一些人掉隊,少數士兵自行離隊;瘧疾流行,病員加多,有的傷病員因缺醫缺藥死在路旁。一些長官存在打罵士兵的舊軍隊習氣,有的長官怕艱苦離隊自尋出路。部隊約有一千人,軍紀松弛。有的團、營出現官多兵少、槍多人少的情況。

929

同余灑度率領工農革命軍進駐永新縣三灣村。當地群眾由于不了解工農革命軍,大都躲進山里。毛澤東要求各單位立即分頭上山喊話,向群眾做宣傳,群眾陸續回村。當晚,主持召開中共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會議決定對部隊進行改編。主要是:一、整頓組織,將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稱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陳浩為團長,下轄一營、三營、特務連和軍官隊、衛生隊。改編時,提出去留自愿,愿留則留,不愿留發給路費,希望他們繼續革命。二、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和黨代表制度,支部建在連上,班排設黨小組,連以上設黨代表,營、團建立黨委,部隊由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統一領導。三、部隊內部實行民主制度,官長不準打罵士兵,士兵有開會說話的自由,連、營、團三級建立士兵委員會。這次改編,稱作“三灣改編”,奠定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會后,毛澤東從建立落腳點出發,給袁文才及中共寧岡縣委負責人龍超清寫信聯系,派三灣村一農民送到井岡山北麓寧岡茅坪。

930

在三灣楓樹坪向全體指戰員宣布中共前敵委員會關于部隊改編的決定,并作動員講話。他說:賀龍兩把菜刀起家,現在帶了一軍人。我們有兩營人,還怕干不起來嗎?你們都是起義出來的,一個可以當敵人十個,十個可以當他一百。并強調指出:沒有挫折和失敗,就不會有成功。

作《西江月·秋收起義》詞: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