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2)
8月11日
致信在湘潭的羅學瓚,認為羅學瓚從事教育工作比較適宜。信中說:深感同人中沒有幾個從事小學教育的,“后路空虛,非計之得”。往保定留法預備班,不如從事教育之有大益。“性質長此,一也;可便研究與性相近之學,如文科等,二也;育才作會務之后盾,三也。”
8月中旬
致信七舅父和八舅父,說從湘鄉唐家圫舅父家到長沙已數日,決定十三日動身去北京。感謝他們照料患病的母親。說鄉中良醫少,特請人開來一藥方為母治病;如不能愈,到秋收之后,擬接到省城治療。
8月15日
同蕭子升、羅學瓚、羅章龍、陳贊周等二十多名準備赴法勤工儉學的青年離長沙去北京。途中因鐵路被水沖斷,在河南郾城漯河站停留一夜。次日,同羅章龍、陳贊周到許昌⑸。
8月19日
同羅學瓚等一行到達北京。后與蔡和森等八人住在距北京大學不遠的三眼井吉安東夾道七號三間狹小的房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生活清苦。經楊昌濟協助聯系,蔡元培、李石曾同意為湖南青年先辦三處留法預備班,分設在北京大學與河北保定、蠡縣。以后又在長辛店機車車輛廠開辦半工半讀的留法預備班。八月間,毛澤東作出湖南學生留法勤工儉學計劃,同蕭子升等駐京主持湖南青年留法勤工儉學工作。
9月8日
在北京湘鄉會館同黎錦熙等會面,談治學問題。
10月6日
同蔡和森、蕭子升到保定,迎接由陳贊周、鄒鼎丞帶領的第二批準備赴法勤工儉學的三十多位湖南青年。七日下午,在蓮花池公園,同已在育德中學附設留法高等工藝預備班學習的張昆弟、李維漢、李富春、賀果等聚會,并同湘籍全體同學合影留念。
10月10日
送蔡和森等三十多位留法預備班學員去蠡縣布里村。隨后同蕭子升返回北京,統籌勤工儉學事宜。
10月
經楊昌濟介紹,認識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征得蔡元培同意,被安排在圖書館當助理員,負責新到報刊和閱覽人姓名的登記工作,月薪八塊銀元。由于工作關系,時常到李大釗處請教,讀到一些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書刊,并參加李大釗組織的學生研討各種新思潮的活動。這期間,曾與在京的新民學會會員,邀請蔡元培、陶孟和、胡適分別在北大文科大樓談話,主要談論學術和人生問題。還同北大學生朱謙之討論無政府主義和它在中國的前景。此時,毛澤東同楊昌濟的女兒楊開慧成為摯友。
11月11日
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休戰條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北京各界在中央公園舉行慶祝活動。
11月15日
李大釗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五號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熱烈贊揚十月革命,指出社會主義革命是世界歷史的潮流,“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2月29日
到黎錦熙家,談辦報⑹和世界問題。
冬
同蕭三、羅章龍到天津大沽口觀海,看要塞炮臺。
同季
到北京長辛店鐵路機車車輛工廠調查。
注:
⑴關于新民學會的發起經過,毛澤東在一九二○年冬寫的《新民學會會務報告》(第一號)中說:“新民學會的發起,在國民六年之冬。發起的地點在長沙,發起人都是在長沙學校畢業或肄業的學生。這時候這些人大概有一種共同的感想,就是‘個人及全人類的生活向上’,‘如何使個人及全人類的生活向上’,乃成為一個迫待討論的問題。這時候尤其感到的是‘個人生活向上’的問題,尤其感到的是‘自己生活向上’的問題。相與討論這類問題的人,大概有十五人內外。有遇必討論,有討論必及這類問題。討論的情形至款密,討論的次數大概在百次以上。至溯其源,這類問題的討論,遠在民國四五兩年,至民國六年之冬,乃得到一種結論,就是‘集合同志,創造新環境,為共同的活動’。于是乃有組織學會的提議,一提議就得到大家的贊同了。這時候發起諸人的意思至簡單,只覺得自己品性要改造,學問要進步,因此求友互助之心熱切到十分。——這實在是學會發起的第一個根本原因。又這時候國內的新思想和新文學已經發起了,舊思想、舊倫理和舊文學,在諸人眼中,已一掃而空,頓覺靜的生活與孤獨的生活之非,一個翻轉而為動的生活與團體的生活之追求。——這也是學會發起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則諸人大都系楊懷中先生的學生,與聞楊懷中先生的緒論,作成一種奮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觀,新民學會乃從此產生了。”關于新民學會成立的時間,毛澤東在《新民學會會務報告》中說是四月十七日。這里根據蕭三日記,定為四月十四日。
⑵羅章龍后因東京發生日警迫害中國僑民風潮,中止赴日。
⑶一九三六年毛澤東同斯諾談話時說:“我在這里——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度過的生活中發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我也是在這里獲得社會行動的初步經驗的。”
⑷楊,指楊昌濟。
⑸羅章龍在《回憶新民學會》一文中說:“我們在漯河車站宿了一夜。第二天,毛潤之、我、陳紹休(按:即陳贊周)坐臨時車子到了許昌,在那里停留一、二天。潤之對許昌很感興趣,許昌是三國的魏都,但舊城已荒涼。他建議去看看,我們就向當地一些農民了解了魏都的情況,知道舊址在郊外,乃步行前往憑吊魏都舊墟,并作詩紀行。”
⑹根據黎錦熙一九六七年的回憶,這里所說的辦報,指后來創辦《湘江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