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
1920年 二十七歲
1月4日 在北京北長街九十九號平民通信社接待前來看望的黎錦熙〔1〕。
1月17日 楊昌濟在北京病逝。毛澤東曾與楊開慧、楊開智一起守靈。二十二日,同蔡元培、范源濂、章士釗、楊度、黎錦熙、朱劍凡等聯名,在《北京大學日刊》發出《啟事》稱:楊先生操行純潔,篤志嗜學,無意于富貴利達,依薪資維持生計。為撫恤遺孤,請諸知交慨加賻助。
1月18日 同羅宗翰、彭璜等為反對張敬堯侵吞湘省米鹽公款,向熊希齡等社會名流及上海潮南善后協會等團體發出快郵代電。要求將米鹽公款“在張賊未去、湘亂未寧以前,只可暫歸湘紳保管,不得變動。俟湘事平定后,再由全省民意公決用途”。
同日 同鄧中夏和羅章龍等“輔社”〔2〕成員在北京陶然亭聚會,討論驅張問題。
〔1〕黎錦熙一九六八年回憶說:“我此次去看他時,主席坐在大殿正中香案后。很長的香案,左邊是平民通信社的油印機和通訊稿件,可見有些稿子可能是主席自編自刻自印的。右邊是一大堆關于社會主義的新書刊,我在這里第一次讀到《共產黨宣言》的全文。”
〔2〕“輔社”即“輔仁學社”,成立于一九一三年,是湖南長沙長郡中學的一個學術團體,羅章龍為學社負責人之一。一九一八年下半年,學社活動中心移到北京大學,五四運動后因大部分成員出國留學而停止活動。
1月19日 湖南各界公民代表陳贊周、彭璜、毛澤東等給北京政府總統、國務總理的呈文在上海《民國日報》發表。呈文歷數張敬堯十大罪狀,要求北京政府速將其撤任回京,依法懲辦。呈文指出:“張督禍湘,罪大惡極,湘民痛苦,火熱水深。張督一日不去湘,湘民一日無所托命。”
同日 與湖南省城各校教職員代表羅教鐸、楊樹達、朱劍帆、羅宗翰等聯名呈文總統,控訴張敬堯摧殘教育的罪行,指出“我國今日要務,莫急于圖強,而圖強根本,莫要于教育”。要求撤懲張敬堯。
1月23日 父親毛貽昌在家鄉病逝,與母親文氏合葬于韶山土地沖。毛澤東在北京忙于驅張活動,未能回湘奔喪。
1月28日 湖南公民、教職員、學生三代表團,為要求撤懲張敬堯,向北京政府作最后一次請愿,毛澤東以湖南公民代表團團長身份參加。請愿團數十人,從上午十二時開始,分三路向國務院駐地進發,后又轉赴國務總理靳云鵬私宅。毛澤東等六人被推舉為交涉代表。靳托詞不見,由其副官長接見。六代表痛陳張敬堯禍湘罪惡,要求靳云鵬當眾宣布解決辦法。靳承諾“明日國務會議將湖南問題提出”,下星期四學生代表到靳宅候信。請愿團到晚七時離去。
1月 經李大釗、王光祈等介紹,參加少年中國學會〔1〕。
〔1〕少年中國學會,由王光祈、李大釗等于一九一八年六月三十日發起,一九一九年七月一日正式成立。它的宗旨是:“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該會于一九二五年底停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