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毛澤東主席與海軍建設:海軍一定要到大海裏去鍛煉
作為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毛澤東高度重視海軍建設。當年,他曾形象地把人民海軍建設喻為“把我國海岸線築成海上長城”。在為中華民族繁榮昌盛探索、奮鬥的生命旅程的最後20餘年裏,海軍部隊的發展壯大,一直是毛澤東悉心關注、思考的重要內容。“海上長城”的一木一石,都浸透了這位歷史偉人的殷殷心血,閃耀著他軍事思想的熠熠光輝。
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我們一定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與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率領中共中央機關,乘汽車離開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奔赴北平。
就在不久前的3月4日,宣告起義的“重慶”號巡洋艦艦長鄧兆祥率部抵達葫蘆島港,而由國民黨軍海防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率領的更大規模的起義也在醞釀中。解放軍百萬大軍即將渡江南下,解放沿海島嶼的戰鬥也將陸續展開。毛澤東敏銳地意識到:組建海軍的時機到了。
3月24日下午,進軍北平的中央機關抵達河北涿縣。在這裏,毛澤東與朱德聯名簽發了給“重慶”號巡洋艦艦長鄧兆祥及全體官兵的嘉勉電。電文在高度讚揚他們英勇起義的深遠意義後進而指出:“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設自己的空軍和海軍,而你們就將是參加中國人民海軍建設的先鋒。”與此同時,他們果斷決定:立即組建海軍。抵達北平後,毛澤東以中央軍委的名義下達命令,把組建海軍的任務交給了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並向三野司令員陳毅提出,可考慮由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張愛萍主持。
4月23日下午,在解放南京的炮聲中,張愛萍以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身份在江蘇泰州白馬廟主持會議,宣告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正式誕生。4月28日,在新接收的原國民黨海軍江陰要塞司令部禮堂召開大會,宣佈了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關成立及司、政、後辦公機構名單,部署了部隊組建,接收起義人員、裝備等各項工作。
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翌日,張愛萍便率海軍機關進駐原國民黨海軍部門比較集中的上海市。
8月10日,為便於接受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的領導,華東軍區海軍機關從上海遷至南京,辦公地點設在原國民黨政府交通部辦公大樓。
搬遷工作剛剛就緒,張愛萍就接到了中央軍委的電報:主席召見,偕林遵等赴北平。
林遵於1949年4月23日率所部25艘艦艇、1200多名官兵起義,加入了人民解放軍的行列。之後,林遵作為張愛萍的助手參加了華東海軍的創建工作。華東海軍機關遷至南京後,張愛萍向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建議,請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抽暇接見一下參加華東海軍創建工作的原國民黨海軍起義將領,以鼓舞他們投身人民海軍建設的熱情。毛澤東很快答應了這一要求。
接到毛澤東召見的電報後,張愛萍心情分外激動。長期的戎馬生涯,使張愛萍對毛澤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自1937年延安握別,受命到上海組織敵後武裝,他此時已與毛澤東分別13個年頭了。張愛萍迅即交代、部署了工作,與林遵、曾國晟(原國民黨海軍司令部第六署署長)、金聲(原國民黨海軍司令部辦公廳主任),以及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參謀黃勝天等,一起踏上了去北平的列車。
8月28日下午,在中南海懷仁堂正門的大廳裏,毛澤東接見了張愛萍等人。
毛澤東高大的身影一在客廳門口出現,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站起來敬禮。毛澤東一邊微笑著點頭,一邊和大家一一握手,隨即在對面的沙發上坐下來,招呼大家就座。他首先向張愛萍簡單問了路上和到北平後的情況,接著便依次詢問每個人的姓名、籍貫、原來做什麼工作等。張愛萍一一作了介紹。
毛澤東說:今天請大家來,是想和大家商量建設海軍的事情。從1840年到今天,一百多年了,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都是從海上打進來的。中國一敗再敗,屢次吃虧,割地賠款,就在於政府腐敗,沒有一支像樣的海軍,沒有海防。講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加重語氣說:“我們一定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
“怎樣才能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毛澤東凝視著張愛萍說,“請你們出出主意。”
借著毛澤東的提問,張愛萍簡要彙報了華東軍區海軍組建的情況。毛澤東讚揚張愛萍工作有成績,辦法對頭,繼而對林遵、曾國晟、金聲等人說:你們有豐富的海軍知識和經驗,有專業技術,是國寶,國家的財富。我們新海軍的同志要很好地向你們學習;人民解放軍有優良的政治工作傳統和作風,你們老海軍也要向新海軍學習。新老海軍團結一致,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保衛海防,防禦敵人從海上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
會見結束後,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代表毛澤東請大家共進晚餐。進餐廳前,張愛萍向毛澤東提出,回去後準備辦一張報紙,請主席題寫報名,同時給部隊題個詞。毛澤東說:你回去幫我想想,看題什麼內容好。
晚上,張愛萍、林遵一行回到北京飯店後,對題詞內容進行了種種設計。經過集體討論,草擬了三條,其中一條是表示建設強大海軍決心的,兩條是反映海軍建設宗旨、目的的。據此,毛澤東經過調整合併,題寫成一條:“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海軍,這支海軍要能保衛我們的海防,有效地防禦帝國主義的可能的侵略。”另題寫了“人民海軍”四個字,共三張,豎排的一張,橫排的兩張。毛澤東在自己比較滿意的一張上勾了一下,對張愛萍交代說:用哪一張,你們自己選。
回到南京後,參加籌建報社的林彬、趙文菲、陸其明等人經過比較,最後選了毛澤東作了記號的那張上的三個字,從另一張上又選了一個字,橫排在一起,作為華東軍區海軍機關報的報頭。毛澤東的題詞,連同8月27日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給部隊的題詞(朱德:“虛心學習,努力工作,建設一支人民的海軍”;劉少奇:“建設人民的海軍,鞏固國防”;周恩來:“為建設中國人民海軍而奮鬥”),一併刊登在華東軍區海軍《人民海軍》報1950年1月1日的創刊號上。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建國伊始,百廢待興。在通宵達旦的繁忙工作中,毛澤東醞釀著一個重大決策:組建軍委海軍機關。
華東軍區海軍組建半年來,在改編起義部隊、協同兄弟部隊作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是,管理從北到南的軍港、碼頭,展開解放沿海島嶼的戰鬥,守衛萬里海岸線,單靠一個華東軍區海軍是不行的,全國性海軍必須迅速組建。組建軍委海軍機關的任務,毛澤東交給了蕭勁光。
1949年12月,中央軍委向第四野戰軍發出電報:“為統一管理指揮各地人民海軍及現有艦艇,調十二兵團兼湖南軍區司令員蕭勁光同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劉道生同志為海軍副政委兼主任,並允許由原兵團直屬隊抽調部分機構與幹部,以作為海軍直屬機構之基礎。”調蕭勁光任海軍司令員的命令並沒有同時發出。毛澤東明確表示,要等訪蘇回來後再定。
1950年1月13日,在蘇聯進行國事訪問的毛澤東從莫斯科給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發來電報:“可即任命蕭勁光為海軍司令。”據此,1月15日,中央軍委正式發出命令:“(一)為了統一管理現有各地海軍人員及艦艇,及建立人民海軍,特任命蕭勁光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二)現在大連創辦之海軍學校,及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今後即直接向蕭勁光司令員報告工作。”
重大問題親自拍板:“海軍機關是一個戰略決策單位……要設在北京。”
創建海軍,首先要成立海軍領導機關。這就遇到了兩個問題:其一,海軍是一個軍種還是一個兵種?海軍機關是一個戰略決策單位,還是軍委、總參謀部的一個業務部門?其二,海軍機關設在哪里?是設在北京,還是設在沿海的某一個城市?
對這兩個問題,當時的軍委領導分歧很大。有的領導同志認為,海軍只是一個兵種,沒有必要成立獨立的領導機關,只組織一個精幹的領導班子,作為總參謀部的一個業務部門就可以了。至於駐地,有的主張海軍機關要靠近海,不要設在北京,可以放在天津、青島或沿海其他城市。
蕭勁光認為,中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遼闊的海域,從新中國海軍肩負的使命和長遠發展考慮,海軍應該是一個軍種而不能是一個兵種,海軍機關應該是一個機構健全的戰略決策單位,而不只是軍委、總參謀部的一個業務部門。從海軍本身的業務範圍來說,海軍的使命、裝備建設與政務院的許多部門,如外交部、交通部、水產部、科委及許多工業部門都有密切關聯。為方便聯繫,及時洽商解決問題,及時得到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海軍機關也應該設在北京。
正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贊同蕭勁光的觀點,明確表示:“海軍是一個軍種,海軍機關是一個戰略決策機構,應單獨成立司令部。海軍機關要設在北京。”
1950年3月4日,毛澤東結束了歷時兩個多月的對蘇聯的訪問回到北京。3月中旬,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聽取了蕭勁光關於海軍籌建工作的詳細彙報。蕭勁光首先彙報了自己對海軍機關、部門設立和駐地的考慮,接著又介紹了籌建工作的進展情況。談到房子問題時,蕭勁光半開玩笑地說:“主席,我現在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連個立足的地方也沒有哇!”
毛澤東當即問道:“你們機關有多少人?”
蕭勁光回答:“司、政、後,幾個大部加在一起,900人。”
毛澤東說:“人不多嘛。海軍是個戰略決策機構,要設在北京,要有長期打算。沒房子,可以自己蓋。這樣吧,你們寫個報告,我來批錢。”
毛澤東批經費後,先是在貢院東街一塊不大的空地上建了兩棟三層樓作為司政機關的辦公地點。1953年以後,才請梁思成教授主持設計,建造了至今尚在使用的海軍機關辦公樓。此後,又逐步建設了直屬部隊營房、軍官宿舍等,形成了今天的“海軍大院”。
踏雪視察海軍機關:“新老海軍要互相學習,團結一致,共同建設人民海軍。”
1952年2月14日上午,紛紛揚揚下了半天雪。下午上班不久,蕭勁光突然接到了空軍司令部辦公室的電話通報:毛主席到海軍機關視察,現在已經從空軍機關出發。
那時海軍機關駐在貢院東街,與空軍機關相距不遠。放下電話,蕭勁光立即收拾起桌上的檔,著好裝,下樓迎接。走到樓下,他看到毛澤東和公安部長羅瑞卿、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等已經到樓梯口了。
毛澤東顯得很興奮,一邊隨蕭勁光往會議室走,一邊說:“海軍成立兩年多了,我還沒來過。今天來這裏,一是看看大家,看看我們海軍領導機關駐在哪里;二是有件要緊的事要和你們商量。”
落座以後,毛澤東望著窗外的皚皚白雪,愜意地說:“瑞雪兆豐年,看樣子今年是個好年景!”
毛澤東首先詢問了海軍正在開展的“三反”運動的情況,蕭勁光作了彙報。隨後,毛澤東鄭重而又親切地說:“要和你商量的是這樣一件事,原計畫花幾億盧布給你們買幾艘驅逐艦、幾十艘魚雷快艇,但現在抗美援朝急需飛機,中央打算集中財力解決一下空軍的問題。這樣一來,外匯就不夠用了。是不是先給空軍買飛機,你們要買的艦艇再往後推一推,怎麼樣?”
事關抗美援朝大局,毛澤東親自來做工作,蕭勁光還能說什麼。他立即表示,堅決擁護主席和黨中央的決定。蕭勁光說,海軍、空軍都是黨的軍隊,事情有緩有急,就把有限的財力先給空軍買飛機吧。在場的海軍副司令員王宏坤、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劉道生等其他領導,也一致表示贊成。
聽了大家的表態,毛澤東很滿意。他掃視了大家一眼,說:“好,就這樣定了。國內的錢,有,你們可以買些材料自己造一點。上海的廠不是可以造快艇嗎?”
劉道生說:“上海江南廠,還有其他幾個造船廠,現在都可以造幾十噸的小艇。去年青島造船廠就造出了幾條小艇,品質還不錯。今年我們打算讓江南廠試造大一點的船。”
毛澤東高興地說:“好,先造小艇。來得快,又實用,花錢也不多。逐步積累經驗,把我們的造船工業搞起來,將來就可以造大的。”說到這裏,毛澤東話鋒一轉:“我上次要的材料,是哪些秀才搞的呀?”
蕭勁光說:“那份材料是我們海軍研究委員會幾個同志搞出來的。”接著,他將海軍研究委員會的人員組成、職責、工作情況,向毛澤東作了介紹。
華東海軍成立以後,為了解決海軍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司令員張愛萍一面親自走出去訪賢納士,一面以華東海軍司令部、政治部的名義在香港《大公報》上刊登了《關於招收原海軍人員參加人民海軍的通知》,並在青島、福州、廈門、廣州等地設立了登記國民黨海軍人員辦事處。用這兩種辦法,先後招收了一大批原國民黨海軍的官兵。其中有原職銜很高的“海軍元老”,如畢業於英國海軍大學,曾擔任過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江防艦隊副總司令、海軍司令部參謀長的曾以鼎中將;原國民黨海軍馬尾造船所所長韓玉衡少將等。也有部分軍階雖不是很高,但曾在要害部門任職或學有專長、確實懂海軍的人員,如原國民黨海軍總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徐時輔,原國民黨海軍青島軍官學校上校教育長何希琨等。張愛萍把這些真正懂海軍的部分人員組織起來,命名為海軍研究委員會,協助華東海軍首長接收裝備、組建部隊、主持艦船修復等。
海軍領導機關成立以後,應蕭勁光的請求,中央軍委於1950年11月底又專門電令各中央局、各中央分局、各大軍區,責成各地黨政軍民學機關,設法將流散各地的原海軍人員清理、登記。“凡無政治問題,身體尚健,而有一技之長者,盡可能抽調來,以克服新海軍建設中人才的困難”,從而又聚集了一批海軍建設人才。之後,蕭勁光從這兩部分人中選出20多位,請到北京,成立了海軍機關的研究委員會,為海軍黨委、海軍首長研究問題提供諮詢、參與決策。由於這些人確實學有專長,懂訓練,會管理,研究委員會成立一年多來,在海軍機關、部隊創建中提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所以,很受機關業務部門的歡迎,機關上下親切地稱他們為海軍首長的“第二顧問團”。
毛澤東提到的材料,就是海軍研究委員會一幫人搞的。一個星期以前的一天,深夜11點,毛澤東突然把電話打到蕭勁光的臥室,向他下達了一項任務:具體搞清楚美國從本土運輸一個兵團、一個軍的兵力到日本的橫濱、南朝鮮、越南、香港,各需要多少艦船,多長時間,需要多少艦船為這些部隊運送補給物資。毛澤東明確提出,要在兩天內報告他。蕭勁光意識到問題的重大、緊迫,放下電話,立即與蘇聯首席顧問涅斯切羅夫將軍聯繫。涅斯切羅夫回答,這些情況很難一下子說清,需要查資料、研究、計算。蕭勁光考慮了一下,便把這項任務交給了海軍研究委員會。他們接受任務後,由曾經在美國學習過多年的業務組組長劉雋主持這一工作。在劉雋的組織下,幾個人分頭查閱資料、推導數據、反復計算,把問題逐項搞清楚,按時向毛澤東呈送了所需資料的報告。
看得出,毛澤東對海軍研究委員會一事很感興趣。聽了蕭勁光的介紹,他微笑著點頭說:“好,第二顧問團,這個辦法好。搞海軍,他們有知識、有經驗,是老師,一定要好好團結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毛澤東進而強調,要教育從陸軍調到海軍的同志,不要居功自傲,要好好向原海軍的同志學習;原海軍的同志,要認真學習解放軍優良的政治工作傳統、作風。“新老海軍要互相學習,團結一致,共同建設人民海軍。”
乘艦視察,諄諄教導:“你們是海軍了,幹海軍就不要怕風浪,一定要到大海裏去鍛煉。”
1953年2月19日11時30分,毛澤東及其陪同人員公安部長羅瑞卿、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一行,乘坐著“長江”艦離開武漢江漢關碼頭,沿江向下遊進發。
作為三軍統帥,毛澤東揮師百萬,征戰幾十年,但乘坐軍艦今天還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來到海軍艦艇部隊官兵中間,對這一切感到既親切又新鮮。上艦後,他視察了每一個艙室和戰位,詢問了官兵們掌握本職技術的情況,以及學習、生活情況。在前甲板,毛澤東看到圍在身邊的戰士都只有20來歲,高興地說:“你們都很年輕。經過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不行,再來一個五年計劃,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有自己的軍艦了,你們也才只有30來歲,也很年輕。你們是大有可為的。”
20日淩晨3時,“長江”艦編隊停靠在江西九江碼頭。當日上午,毛澤東在艦上召見兩位當地負責人談話。至中午12時,編隊起航。應“洛陽”艦官兵的要求,毛澤東改乘“洛陽”艦。像在“長江”艦上一樣,他上艦後依次視察了各個戰位,具體詢問了艦員的思想情況,工作、學習情況。看到戰士們閱讀的書籍中有一本《頭門山海戰英雄艇》連環畫,毛澤東非常高興。他說,頭門山海戰打得好,要向他們學習。“要注意政治教育,提高同志們的政治熱情。”“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要把我國海岸線築成海上長城。這樣,帝國主義就不敢欺負我們了,太平洋就太平了。”
從登上“長江”艦第一天起,艦艇的領導就向陪同視察的海政保衛部副部長楊懷珠鄭重轉達了官兵們的共同心願:一是希望主席能與大家合影,二是希望主席能給艦艇題個詞。軍艦抵達安慶,在接見安慶的地方領導後,毛澤東開始考慮題詞的事。這是他第一次視察海軍艦艇部隊,也是第一次正式為海軍部隊題詞,毛澤東十分慎重。動筆前,他與身邊工作人員談了許多:中國在清朝以前沒有真正的海軍,有海無防。清朝後期,鴉片戰爭慘敗,搞了海軍,很快給洋人打垮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老是從海上欺侮我們……毛澤東講得很動情。直到工作人員離開後,他才揮筆寫下了後來廣為人知、影響深遠的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22日淩晨,“長江”艦編隊抵達南京下關碼頭。毛澤東不顧遠航疲勞,立即離艦上岸,在陳毅、張愛萍等華東軍區領導陪同下前往市內參觀、視察。
24日下午2時,毛澤東在陳毅等人的陪同下乘車再次抵達下關碼頭。毛澤東首先接見了在碼頭上列隊迎候的華東軍區三軍指戰員,視察了華東海軍第六艦隊的“廣州”艦和第五艦隊的“黃河”艦,然後乘坐專門從南京趕來的華東海軍旗艦“南昌”號離開下關碼頭。在燕子磯江面,毛澤東檢閱了“101”、“104”兩艘魚雷快艇的戰鬥操演。返航途中,毛澤東在“南昌”艦會議室裏聽取了華東海軍司令員陶勇的工作彙報,與陳毅、張愛萍及專程從北京趕來陪同視察的海軍副司令員王宏坤等,就海軍發展戰略、作戰原則、部隊建設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談。
當陶勇在彙報中講到目前海軍部隊三部分人(新、老海軍和知識青年)相處很好,比較團結時,毛澤東很高興。他說,對原海軍人員要多從政治思想上幫助、團結、教育他們,讓他們發揮一技之長,為海軍建設服務。你們要注意培養、訓練技術骨幹,不懂可以學,邊學邊用、邊用邊學。沒有文化的學文化,大老粗也可以掌握技術。
當談到學習蘇聯海軍建設經驗時,毛澤東說,海軍建設一定要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要注意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但不要認為什麼都是外國的好。我軍好的傳統要發揚,不能丟。我們自己也要造軍艦,要自力更生,光靠人家是不行的。
關於海軍的作戰原則,毛澤東強調,海軍有自己的特點,但不能強調海軍特殊。我軍的作戰原則同樣適用於海軍。但戰爭是發展的,任何時候都不要機械搬用原則,要因地制宜,靈活機動,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毛澤東諄諄教導大家:我們國家一窮二白,鋼鐵很少,海防線很長,海軍任務很重。你們一定要好好幹,把我們的海軍建設成強大海軍。“你們是海軍了,幹海軍就不要怕風浪,一定要到大海裏去鍛煉。”
談話結束後,毛澤東到前甲板,分四批與“南昌”艦所有官兵照了相。之後,他應官兵的要求,為“南昌”艦和視察過的“黃河”艦、“廣州”艦分別題了詞。題詞內容與給“長江”艦、“洛陽”艦的題詞完全一樣:“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關鍵時刻,一錘定音:“蕭勁光是終身海軍司令。他在,海軍司令不易人。”
從20世紀60年代初起直至“文化大革命”後期,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為了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先後在海軍搞了一系列非組織活動。在這期間,毛澤東多次明確表態,打亂了他們的陣腳和部署,使他們控制海軍、全面攫取海軍領導權的陰謀化為泡影。
1960年前後,地處東南沿海的東海艦隊連續發生了幾起重大事故,先是一艘潛艇在訓練中與水面艦艇相撞沉沒,接著有兩名飛行員借訓練機會外逃等。這些事故的發生,誠然有工作、管理上的原因,但和當時大的環境--黨在指導思想上發生“左”傾錯誤,蘇聯政府撕毀合同、撤走專家,及遭受連續的嚴重自然災害,從而導致部隊思想混亂,物資供應、生活保障困難等,有著很大關系。事故發生後,蕭勁光等海軍主要領導親自到發生事故的單位調查研究,認真總結教訓,作了妥善處理。
然而,接替彭德懷主持軍委工作的林彪,卻借此大做文章。1962年4月,他派出龐大的“軍委檢查團”,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對東海艦隊幾十個單位進行了檢查,最後作出結論:海軍(不僅東海艦隊)“問題成堆、基層薄弱、關係緊張、風氣不好”。為了印證這一結論,同年年底,林彪又派出總政治部檢查團對海軍機關大院編制、住房、管理等,進行了長達一個多月的全面檢查。最後再次作出了“政治工作軟弱無力”、“大院內風氣不好”、“管理混亂、漏洞百出”、“違法亂紀事件層出不窮”的結論。
1963年初,軍委按照林彪的指示,依據“調查材料”給中共中央、毛澤東起草了《關於海軍問題的報告》。報告說,海軍問題最本質的是:
一、毛澤東思想紅旗舉得不高,“四個第一”(指1960年9月林彪在全軍高級幹部會議上講話時提出的“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沒有真正擺在第一。海軍黨委在指導思想上存在著單純軍事觀點的偏向。從1956年以來,蕭勁光同志一直把人與技術的矛盾當做海軍建設中最基本的矛盾,把海軍裝備技術的複雜性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在1960年林彪同志提出了“關於加強軍隊政治思想工作的決議”以後的這兩年間,這種思想還繼續有所發展。
二、沒有認真貫徹執行軍委指示,有的沒有落實,有的走了樣。海軍黨委的領導,不適當地強調海軍的特殊,許多事情另搞一套,確實存在著林彪同志所批評的“大路不走走小路”,“找到了好藥方子不吃,又去亂找藥方子”的偏向。
三、“三八作風”(指“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三句話,及“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八個字,林彪將其總結為“三八作風”)沒有貫徹好、培養好,主觀主義、官僚主義相當嚴重,而且“老虎屁股摸不得”。具體表現在“空、偏、驕、淺、慢”這五個方面。
四、海軍黨委內部長期不團結,沒有及時很好貫徹民主集中制。蕭勁光同志作為黨委第一書記,官僚主義和家長制作風相當厲害,很多情況不了解,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有個人說了算、個人否定集體、少數否定多數等不正常現象。報告在講到海軍下一步工作時,雖然也提出“要加強民主集中制,搞好黨委團結,搞好集體領導”等,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這些話是套話、空話,其真實的思想是:海軍問題嚴重,領導班子必須調整,蕭勁光等應予撤換。事實上,由於海軍黨委特別是蕭勁光本人對林彪關於“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一系列做法看不慣,貫徹執行不力,林彪早就想把蕭勁光等人搞掉,把海軍的領導權交給“信得過”的人。
毛澤東看了報告後,於5月31日在報告上批示:“關於海軍問題的報告已經看過,認為很好。照此執行,每年檢查一次執行情況。希望海軍各級黨委同志們團結起來,以大局為重,煥發精神,努力工作,發揚成績,糾正缺點錯誤,同其他軍種一樣,把海軍工作做好。有錯誤並不要緊,只要改正就好了。”
毛澤東旗幟鮮明的批示,給林彪等人潑了一盆冷水。他們不願接受但又不敢不接受,只得開會貫徹。之後,在林彪支持下,李作鵬雖然擔任了海軍常務副司令員,其他幾個心腹幹將也通過黨委分工的方式抓住了相當大的實際權力,但海軍司令員依然是蕭勁光。
1965年底,在林彪的強烈要求下,中共中央在上海召開了批判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軍委秘書長、總參謀長羅瑞卿的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李作鵬等人又按照林彪的指示收集了蕭勁光、蘇振華與羅瑞卿“勾結”的材料,企圖將蕭、蘇打成“羅瑞卿分子”、“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進而將他們一起打倒。會上,李作鵬等人發言連帶批判了蕭勁光、蘇振華,甚至印了他們編造的材料。但毛澤東明確指示,材料不准下發,會上發言與各大單位領導有關的內容不准向部隊傳達。會議結束後,毛澤東特意召見了蕭勁光,強調指出:“海軍的問題與羅瑞卿的問題是兩回事,不要相提並論。”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李作鵬等人認為打倒蕭勁光、蘇振華,全面奪取海軍領導權的機會到了,在海軍黨委擴大會上瘋狂地向蕭勁光、蘇振華等進行圍攻。獲悉這一情況,毛澤東於1966年8月18日接見紅衛兵時,在天安門觀禮台上特意召見了在場的蕭勁光、蘇振華等海軍領導。毛澤東派人把他們叫到自己身邊,簡單地詢問了海軍的情況,而後嚴肅地對李作鵬等人說:“蕭勁光是個老同志,蘇振華是個好同志,你們老整他們幹什麼?”說著,他拉過蕭勁光,讓隨行的記者為他倆照了一張合影。毛澤東的這一舉動,深深地印在了李作鵬等人的腦子裏。事後,李作鵬無奈地說:凡是毛主席握過手、照過相的人,就是要保的人。從此,他們打擊、排擠蕭勁光的活動不得不有所收斂。
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海軍領導班子作了較大調整,部分老幹部開始恢復工作,海軍部隊形勢一度出現轉機。然而,“四人幫”很快又把手伸進了海軍。為了使海軍領導權能夠掌握在對他們言聽計從的人手裏,他們對海軍領導有打有拉,搞了大量私下活動。由於蕭勁光在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選舉政治局委員時沒有投張春橋、江青等人的票,加上在解放老幹部問題上不符合他們的意願,張春橋、江青一夥便尋機報復。他們親自跑到海軍,參加海軍黨委擴大會議,妄圖借“批林整風”之機,強行給蕭勁光扣上“上了林彪賊船”的帽子。他們彼此相約,分頭行動,一面在海軍黨委擴大會上施壓,一面在毛澤東面前告刁狀,說“蕭勁光上了林彪的賊船,至今不認識,必須從海軍調開”云云。
毛澤東清楚蕭勁光的工作能力和水準,更瞭解他的政治立場和為人。聽了張春橋、江青的話,毛澤東說:“蕭勁光是個老同志,他上什麼賊船?蕭勁光是終身海軍司令。他在,海軍司令不易人。”
正是由於毛澤東洞察秋毫,一次次明確作出指示、批示,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攫取海軍領導權、控制海軍的陰謀才始終沒有得逞。“文革”十年,海軍雖然遭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但部隊一直沒有亂。以蕭勁光、蘇振華為代表的老幹部通過多種方式,利用傳統的力量穩定著部隊,使部隊較好地完成了保衛海防的任務,在粉碎“四人幫”的關鍵時刻,作出了貢獻。
最後的囑託:“海軍要搞好,使敵人怕。”“努力奮鬥,十年達到目標。”
1975年5月,已屆82歲高齡的毛澤東從外地休養回到北京。他是1974年7月離京的,因患白內障等疾病,先後在武漢、長沙、杭州等地治療、休養了近10個月。
長期以來喜歡在夜間工作的毛澤東,耄耋之年依然習慣不改。5月2日晚9點多,在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陸續驅車抵達中南海,參加毛澤東主持召開的他返京後的第一次政治局會議。
與大家長時間沒有見面了,隨著與會的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先後走進來,毛澤東依次和大家問候、握手。當和時任海軍政委的蘇振華握手時,毛澤東說:“管海軍靠你。海軍要搞好,使敵人怕。”說著,毛澤東晃了晃左手小指:“我們海軍只有這樣大。”
這次會議,直到淩晨3時多才結束。回到家中,蘇振華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蘇振華是1954年5月從貴州省委書記任上到海軍任職的,出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20多年來,他多次向毛澤東彙報工作,多次當面聆聽毛澤東的指示、教誨。毛澤東對海軍的建設的關心和重視,對海軍裝備發展考慮之深遠、細微,以及面對重重壓力和困難發出的“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誓言,一次次令他熱血激蕩,夜不能寐,激勵著他為海軍的發展壯大努力拼搏。尤其此次,毛澤東在年高體衰的情況下,長期外出療養返京後召開第一次政治局會議,就關切地強調海軍建設問題,更使蘇振華感到說不出的激動。當天,他不顧通宵未眠的疲勞,回憶整理了毛澤東的指示。5月8日,向海軍黨委常委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接著,組織人員並邀請國務院有關工業部門的同志參加,研究制定了《海軍艦艇十年發展規劃》。
5月22日,蘇振華以個人的名義向毛澤東寫了書面報告。報告中說:
主席早在1953年的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就曾指示,要有計畫有步驟地建設一支強大海軍。但是,海軍經過二十多年時間,現在仍然很小。目前,我國自力更生建成了相當規模的造船工業基礎,可年產五萬噸左右軍用船隻,並將逐年提高造船能力。我們一定要遵照主席指示辦,努力把海軍各項工作搞好,力爭在十年左右建成一支較強大的海軍。
5月23日,毛澤東收閱報告後,當即批示:“努力奮鬥,十年達到目標。”
1976年9月,毛澤東逝世了。“海軍要搞好,使敵人怕”,“努力奮鬥,十年達到目標”,成了他對海軍廣大官兵最後的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