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毛澤東不當李自成的現實啟迪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1944年,中國農曆甲申年,郭沫若揮筆寫就了一篇史論結合,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的《甲申三百年祭》。蔣介石表示:不能“聽其謬種流傳”,必須“共同糾正這一種思想,毫不姑息,毫不放松”;毛澤東表示:“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文件看待。”“你的史論、史劇有大益於中國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一篇史論,兩種境遇;兩派政黨,前途各異。(人民網-七一話題 11月18日)
70年前,郭沫若先生寫了一篇《甲申三百年祭》,集中分析了明朝曆時276年而亡、李自成政權得而複失的原因,就如何避免政權由盛而衰、人亡政息的結局作出回答。基於此,文章引起了毛澤東等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在中共中央進駐北平時,毛澤東又言及此事,表明了“我們絕不當李自成”的決心。
今年是郭沫若先生《甲申三百年祭》發表70周年。70年過去了,“不當李自成”已經成為黨內一個屢講不衰的話題。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總書記再次強調,“全黨要牢記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我們決不當李自成’的深刻警示。”
現如今,無論黨的執政之基,還是自身力量,與70年前相比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所面臨著執政考驗比任何時期都異常嚴峻。站在這個角度上考慮,習總書記強調“我們決不當李自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啟迪。
首先,必須清醒地看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李自成起義軍失敗的第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憂患意識,認為天下無事了,可以享受了。現如今,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黨必須居安思危、奮發圖強,建設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奮發有為的幹部隊伍,從而確保黨的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其次,必須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傳統。李自成起義軍失敗的第二個重要原因是獲得勝利時驕傲自滿。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國際影響不斷擴大,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這種情況下,只有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優良傳統,才能確保我們黨朝著既定目標破浪前行。
最後,必須堅決反對腐敗。李自成起義軍失敗的第三個重要原因是迅速腐化。執政黨的作風問題是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而腐敗是作風問題的首害。對此,共產黨人要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