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毛泽东同志的“严实”作风“恋旧”不穿新布鞋
1948年5月,党中央和毛泽东转战陕北来到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这个小山村——西柏坡。这里土地肥沃,稻麦两熟,被聂荣臻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生活较为安定,条件好于陕北。可是到达这里的毛泽东仍然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平时,毛泽东擦脸、擦脚都用同一块毛巾。卫士长劝他买条新毛巾,把擦脸和擦脚分开。毛泽东风趣地说:“不要分了,现在整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分开就不平等了,脚会有意见。”卫士长“扑哧”一声说:“那就用新毛巾擦脚,旧毛巾擦脸。”毛泽东仍摇摇头说:“账不能那么算,我多用一条毛巾,可能费用贵不到哪里去,可是全军如果每人节约一条毛巾,省下的钱,我看就够打一次沙家店战役了。”
在西柏坡的日子里,毛泽东军装还是从陕北穿来补了又补的旧军装;衬衣也是补丁摞补丁的白布衬衣;毛衣和毛裤也不知穿了多少个年头,上面有好几个大窟窿,不少地方还脱了线。但毛泽东一直舍不得换掉,他说:节约一件衣服,前线就可以多几颗子弹。
一次,毛泽东女儿李讷的保姆韩桂馨看到毛泽东脚上穿的那双补了又补的旧布鞋,实在不能再穿了,就抓紧时间做了一双新布鞋,想找个机会让毛泽东穿上。这一天,毛泽东批阅完文件,漫步到院子里坐在躺椅上休息。韩桂馨看到后,赶紧把早已准备好的新布鞋拿到毛泽东身边,乘毛泽东休息的时候,当面劝他把旧布鞋换掉。可不知劝了多少遍,左说右说,毛泽东还是不愿意换掉,只是说:还能穿,还能穿。他还意味深长地说:“小韩阿姨啊,艰苦朴素,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我不带头,怎么能教育别人呢,你说对吗?”旧鞋子还是没有换,新鞋子原封不动地放在躺椅的旁边。
拿稿费宴请宾客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71岁生日。他破天荒地要在这天宴请宾客。这是他平生唯一的一次公开的生日宴会,而主题是招待劳模,这无疑饱含着毛泽东对劳动人民的深情厚谊。
生日当天,在人民大会堂,品字形地摆了3张桌子。客人主要有钱学森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带头人邢燕子、董加耕,大庆“铁人”王进喜和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
周恩来安排董加耕和王进喜坐在毛泽东左边,邢燕子和陈永贵坐在毛泽东右边。同一桌就坐的还有钱学森和余秋里。毛泽东高兴地说道:“今天不是请客,更不是祝寿,有工人,有农民,我拿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也算是实行‘四同’吧!我没有叫我的子女来,因为他们对革命没有做什么工作。”
席间,毛泽东问余秋里读了几年书,余秋里回答说读了“3年小学”。毛泽东表扬道:“3年小学能搞出个大庆来,不错嘛!”当谈到大庆时,毛泽东对王进喜说:“石油工人们一起奋斗搞出一个大庆来,很不错嘛!石油工人干得很凶,打得好。要工业学大庆。”
他转身问陈永贵:“你是庄稼专家,多大岁数啦?”陈永贵说:“50岁。”毛泽东感慨道:“五十而知天命。你们不要翘尾巴,一辈子不能翘尾巴,有些人不好,尾巴翘得太高了,要夹着尾巴做人!”
毛泽东又转而问董加耕和邢燕子:“你们在乡里能看到《参考消息》吗?”董加耕说:“一个公社只有一份《参考消息》,只有一把手能看到,并且一看完还要封起来退到县里。我是党委委员,偶尔从书记那里看到《参考消息》,就是字太小……”听到这儿,毛泽东马上对周恩来说:“《参考消息》要多印一些,字要大一些。反面教材就是反面教员,可以教育人,我们也可以出蒋介石选集,可以教育我们。”
吃饭间,毛泽东不断给坐在他两边的知青邢燕子、董加耕夹菜,口中还念叨着:“你们年轻,多吃一点。”这顿饭吃了大约两个小时,散席前毛泽东还给在座的人每人一个苹果,并一一握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