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诗词看毛泽东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历览中国史册,英雄豪杰代不乏人。在近代以来“中国梦”的追求者中,毛泽东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大诗人。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毛泽东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呢?他的“中国梦”是什么呢?这一切,可以在毛泽东诗词里寻找到答案。
诗言志。毛泽东的“中国梦”,从时间上分,可以分为少年中国梦、青年中国梦、中年中国梦和老年中国梦;从内容上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信人生二百年”的“人生梦”、“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强国梦”和“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大同梦”。“中国梦”离不开“人生梦”,“人生梦”是实现“中国梦”的起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强国梦”和“大同梦”。而毛泽东的“人生梦”的终极梦想则是“强国梦”和“大同梦”,并把它们自始至终贯穿在“人生梦”之中。
明志:毛泽东的少年中国梦
毛泽东少有大志。他的诗词里表现其少年梦想的至少有三首。
1、长鱼之梦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井赞》)
毛泽东在这首诗里,借写井而写鱼,借写鱼而写人,进而抒发了少年毛泽东的人生梦想。他用否定的语气,从反面表长鱼之志、抒长鱼之情。长鱼者,非井中之鱼也。体现了少年毛泽东不愿做井中小鱼,而要做江河湖海中的长鱼,要做“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之鱼!
2、虎踞之梦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咏蛙》)
毛泽东在这首诗里借蛙说话,以虎喻人。以虎喻蛙,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同时以蛙喻人,抒发了立志做时代强者的情怀。
3、成名之梦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赠父》)
1910年秋,毛泽东说服一心要把他送到县城当学徒以继业发家的父亲,到50里外的湘乡东山小学堂读书。临行前,他把这首引用修改前人的诗留给父亲。这是一份义无反顾、走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有志者,事竟成。17岁的毛泽东离家求学,到1927年秋他34岁出乡关革命,从此一出就是32年。1959年6月,当毛泽东回到了“别梦依稀”的韶山时,已是名扬天下的人民领袖了。
担当:毛泽东的青年中国梦
1、报仇之梦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题《明耻篇》)
1915年5月7日,日本政府向民国总统袁世凯提出签订“二十一条”的最后通牒,两天后袁世凯公然承诺了日本的要求,激起了中国人民大规模的反日爱国运动。其中,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教习石广权,集录日本帝国主义在数十年中祸我中国的大量事实,以及朝鲜、越南亡国的悲惨状况,编成《明耻篇》一书,意在教育、激励学生和民众勿忘国耻。毛泽东读后十分激动,在封面上题写了这首诗。
如果说,从前面的三首诗中,我们看到毛泽东的少年梦,还着重于抒发个人的志向,那么,在这首诗里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将个人情怀上升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青年学子毛泽东的人生梦想已经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此诗是他作为爱国诗人抒发“强国梦”的开篇之作,也反映了他世界观的转折点,在毛泽东诗词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2、鲲鹏之梦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这两句写于1917年的七言古诗,和写于1906年的《井赞》以及写于1925年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所表达的是同一梦想——要做“浪遏飞舟”的时代弄潮儿,要做“水击三千里”的“北冥之鲲”!与其成为领袖后抒发的“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以及“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念奴娇·鸟儿问答》)表达的豪迈,都与其长鱼之梦、鲲鹏之梦是一脉相承的。
3、沉浮之梦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
此词写于1925年。时年32岁的毛泽东,回顾了自己的同学少年时期,虽一介布衣书生,却已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视当年万户侯为粪土的学生领袖了:他领导了驱逐校长张干的运动,领导了驱逐湖南两任督军张敬尧和谭延恺的运动,领导了长沙人民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运动等,并都取得了胜利。
4、换天之梦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34岁的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有感于这次起义天翻地覆的重要意义,他写下了这篇荡气回肠的《西江月·秋收起义》,与后来的“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一诗异曲同工,反映了他的改天换地之梦。
毛泽东“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秘笈是依靠人民群众。他从搞农民运动开始,“秋收起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是他实现“换天之梦”的必由之路。经过22年的努力奋斗,他带领人民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奋斗:毛泽东的中年中国梦
1、大同之梦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念奴娇·昆仑》)
这个梦,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相距两千多年;这个梦,抒发了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这个梦,展露了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光芒;这个梦,后来形成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念奴娇·昆仑》写于1935年。时年42岁的毛泽东,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已经进入中年时期。大同之梦,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梦想,是毛泽东的“换天之梦”的扩展与延伸。这些梦想,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中都有表达。尤其是与“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所表达的梦想相互映照。
2、英雄之梦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是充分体现毛泽东“中国梦”中的丰碑,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神品!
这首词发表于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词中,毛翁喻雪喻史,写景论史,以史言志。其中提及的英雄,是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为杰出代表的民族英雄,更是有特殊含义的英雄——今朝“风流人物”。字里行间,纵横驰骋着一股人间英雄之气、英雄之志,以一首词征服了举国上下特别是国统区无数的文化人士,打破了蒋介石的帝王之梦,动摇了蒋家王朝的统治根基。1949年,中共召开新政协会议,众多的国民党人士及民主人士趋之若骛,就是冲着即将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代表毛泽东来的。
毛泽东的英雄梦,还生动体现在“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摧枯拉朽的浩气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沿着毛泽东追寻“中国梦”的心路历程,演绎出走向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毛泽东,一个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农民儿子,成了诗人、书法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一个从没有上过军校的布衣学子,成了掌上千秋史、胸怀百万兵,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军事家、战略家。在中华民族处于灾难深重、存亡绝续的历史时期,他从人民群众中走来,始终视人民群众为真正的英雄,坚持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成就伟业。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大英雄。
强国:毛泽东的老年中国梦
毛泽东的老年中国梦,集中体现为人民领袖的强国梦。换言之,毛泽东的强国梦,是他的中国梦的最高亢的乐章。
作为伟大的爱国者和一代伟人,毛泽东把个人之梦寓于民族梦、中国梦之中,带领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和国家面貌是他一生的追求。早在抗战初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自力更生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信。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高瞻远瞩,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新中国成立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下,重新收拾旧山河,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不怕鬼、不信邪、不盲从的锐意进取精神,带领全国各族群众,对内大胆开辟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系列伟大成就;对外,通过抗美援朝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保卫战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反对世界霸权主义等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同时,坚持自力更生、革命精神加科学态度,高度重视国防和国计民生重点建设,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武汉长江大桥等一大批重大成果短期内应运而生,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和国际地位。而这些“强国梦”的丰富实践、走遍祖国大地的殚精竭虑以及相伴随的苦乐悲欢,都在领袖加诗人的毛泽东的吟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1、大桥之梦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水调歌头·游泳》)
《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限隔南北。”在长江上建桥,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前的数十年间,建桥之议屡起屡废。新中国建立的翌年,武汉大桥即开始勘测设计。1953年2月15日毛泽东登上黄鹤楼,视察设计中的大桥桥址线;1955年9月正式开工后,毛泽东于12月视察了工程;1956年6月1日、2日、4日,已63岁的毛泽东连续3次横渡长江,并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随着1957年10月正式通车,这一民族的和领袖的愿望终于梦圆。武汉长江大桥,是长江第一大桥。如今,可以告慰领袖的是,横跨长江的几十座大桥,使整个长江变为“通途”。
2、三峡之梦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
建设三峡的设想最早由孙中山先生提出。1956年,就在毛泽东畅游长江、面对武汉大桥即将建成的时刻,激情遐想的他又做起了三峡梦。那简短的几句诗行,勾勒出未来三峡大坝气势恢弘的画面。虽然他生前没有看到“高峡出平湖”的盛景,但世纪之交在中华儿女几代人的努力下,他老人家当年的宏愿终于化作了壮美的宏图。
3、揽月之梦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1965年,新中国成立16年了。这年,暌违38年之后,毛泽东以72岁之身重上井冈山。在故地神交、旧貌新颜的感慨中,诗人追忆革命征程,鸟瞰世界风云,对神州时空转换的壮怀,对国家发展前景的期待之情,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并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人生自信,寄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壮丽的“中国梦”。如今,历经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继往开来、改革开放、锐意创新,国家的综合实力已跨入世界第二位,以神州飞船系列、天宫实验室系列、嫦娥卫星系列、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为代表的高科技已经或正在迈向世界尖端水平。据权威部门发布,“嫦娥三号”将于2013年12月择机发射,中国月球车将首次着陆月球。这是中华儿女向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献的一份厚礼!是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矗立的又一座丰碑!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我们坚信,到建党100周年和建国100周年之时,全国人民一定会以“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不断取得的新成就来告慰我们的领袖。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承老一代革命家的遗志,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斗!(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