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选集

半工半读,亦工亦农

                             (一九六四年八月一日)

 

讲一讲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问题。

我所说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有一部分是结合的,既是劳动制度,又是教育制度,又是学校制度。

就是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读书,或者一个星期做工,一个星期读书。要把这种制度作为正规的劳动制度,正规的教育制度。

就当前来说,只实行一种学校制度,实行我们现在这种学校制度,是不能普及教育的。我问了一下,山东学龄儿童入学的只有百分之四十九,有的农村里面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学龄儿童不能入学。安徽学龄儿童入学的比山东还要少一点。江苏多一点,有百分之六十的学龄儿童入学,但农村里面也有一半的学龄儿童不能入学。所以,用目前这种教育制度不能普及教育,国家负担不起,家庭也负担不起。如果一个家庭有四五个小孩子上学,有的进小学,有的进初中、高中,有的要进大学,那不但一般的工人农民家庭负担不起,恐怕今天在座的同志的家庭也难于负担,也要发生困难。那末,用一种什么办法,既能普及教育,国家和家庭又能够负担得起呢?那只有除开现在的全日制学校以外,再办那种半农半读或者半工半读的学校,就是小孩子大体上自己可以搞到饭吃,国家稍许补贴一点,家庭补贴一点。因此,可不可以设想,现在的这种学校不再增加了,现在这种学校的教育经费也不加了,国家以后每年还可以增加一点教育经费,把增加的教育经费拿来办这种半工半读或者半农半读的学校。从当前来讲,从普及教育来讲,我看必须采取这个办法。

从长远来讲,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可以逐步地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一九五八年,我在天津讲了一次,他们就搞了一百多个工厂来办这种半工半读的学校。这几年让它们自生自灭,大部分垮了。但是,这回我去,还剩下七个工厂办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毕业生了。上海有工业大学,它是一个星期上二十四小时课,占工作时间十六小时,占业余时间八小时,五年毕业,今年就有八百多学生可以毕业。江西办了劳动大学,也是有成绩的。江苏、广东有农业中学。其他地方还有工业中学。

它们都已经有一些初步的经验。据说,这些毕业生是比较好的。他们能文能武,就是说,既能脑力劳动,又能体力劳动;既能当工人、当农民,又能在科室办事、在研究机关工作;有些还当了技术员。我认为,这种在半工半读的中等技术学校或者大学毕业出来的人,是一种新人。这种人跟我们不一样,跟现在的工人、农民也不一样,跟现在的知识分子也不一样,而是一种新的人了。他们没有那个知识分子架子。知识分子的架子是个大问题。我们现在普通学校的学生,初中毕业就看不起农民了,高中毕业就看不起工人了,大学毕业就更看不起人了。

一种新的学校制度,至少要五年才能初步总结经验,十年才能总结比较成熟的经验,加以推广。再过十年,我们革命胜利就二十五年了。今天着手试验,十年以后才能推广;今天不着手,十年以后还不能推广。因此,我主张每一个省,每一个大中城市,都来着手试办这种半农半读或半工半读的学校。

在农村,初级小学可以多办一些全日制学校,高孝初中以上的学校就办半农半读。仅仅办农业初中还不够,还必须办一种中等农业技术学校。这种学校的学生可以回家生产,也可以在国营农场生产,或者开荒。我的意见,应该充分利用现在国营农场的生产资料来办这种学校。训练出来的人具有中等农业技术学校的水平,可以回家去当农民,也可以到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拖拉机站等等地方去工作。

在大中城市,可以由工厂办一些中等工业技术学校,半工半读,四年或者四年半毕业;也可以由现在的一些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改为半工半读的中等技术学校;还可以把一些停办的中等技术学校改为半工半读的学校。

我这么设想:再过五十年到一百年,中国的工人能够有百分之七十、八十是半工半读的中等技术学校毕业出来的,农民的半数是半工半读的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出来的。这些人读完了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进一步学大学课程就容易了。其中有些人学政治,有些人学经济,有些人学文学艺术,也就容易了。这些人既能脑力劳动,又能体力劳动。在他们本身,脑力劳动跟体力劳动的差别已经是没有多大了,开始消灭了。可以由他们来当车间主任、厂长、党委书记、市长、县长。他们当了车间主任、厂长、党委书记、市长、县长以后,不要完全脱离生产,也是半日做工或者种地,半日坐办公室。如果五十年到一百年能够达到这个要求,那时我们国家的情况就会同今天大不相同,整个劳动生产率将大大提高,消灭三大差别的阻力就小得多了。

我们还可以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制度和学校制度会是什么样的呢?到那个时候,体力劳动者即工人农民,每天只要劳动四五小时就够了。其余时间干什么呢?就是学习,或者办公、写作,或者唱歌、演戏,或者做政府工作、计划工作。到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专业的作家、演员、画家,也没有我们这种专业的党委书记、厂长、市长、省长、国家主席,都得要做工,都是业余的。国家主席也可以业余当嘛,有半天还不够呀?马克思曾经设想过,将来的儿童九岁起就要每天从事两小时体力劳动,十三岁起就要每天从事四小时体力劳动。九岁、十三岁还是读书的时候,所以,我看这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列宁讲过综合技术教育,我想也是这种制度,就是掌握一门或者几门技术,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科学水平。

我国现在的教育制度是不好的,必须改革。现在的全日制学校还不能不要,还是需要的,我认为以后不能再增加了。但是,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学校可以办,以后可以多办。现在是少数试办,不要大办,不要一下子铺开,一下子又垮台。要通过试办,取得经验,以后多办,将来要使它成为我们的主要的教育制度和学校制度。现在的这种学校寿命是不会很长的,但是,这种半工半读的学校我看一万年还要。

为了办好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的学校,应该办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农业高级师范、工业高级师范和中级的农业师范、中级的工业师范。要利用现在的国营农尝工厂、中等技术学校或者大学,来办一些这样的师范学校,重新培养教员,将来去教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他们将来是半农半教、半工半教,做半天工、教半天书,或者是种半天地、教半天书,不要完全脱离生产。要培养这种新的教员,新的校长。

此外,关于劳动制度,我还提出另一个性质的,就是实行亦工亦农制度,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工厂,季节性生产的工厂,农村的技术推广站、排灌站等等,都可以实行亦农亦工。城市里面有些厂可以搬到农村去办,就那个地方的剩余劳动力。大城市的季节工厂也可以实行亦工亦农。就是农忙的时候开一班,农闲的时候,农民来了,开三班,看行不行?我们要训练农民懂得机器,机械厂可以吸收农民,农忙的时候叫他们回去,农闲的时候来学习,做半年工。这样的好处很多,家属可以不进城,又可以使农民学到技术,缩小城乡的差别、工农的差别。对个人,对集体,对国家,都有好处。

临时工转正,我历来是反对的,但是后来还是转了。

我看以后应该减少固定工,或者少增加固定工,比较多地用临时工。有人说临时工不是正式工,只有固定工才是正式工,我曾经反对这个说法,临时工也是正式工人,都是正式的。但是现在的劳动制度里面没有这一条,应该改变。

必须使我们的工人、农民有文化,而且是有相当高的文化,我们这个国家的整个面貌才可以改变,才可以逐步消灭三大差别,将来才有希望进入共产主义。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权利归香港毛泽东诗词网所有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泽东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