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05)
3月1日
关于同国民党政府谈判的方针和对付反蒋派的方针问题,同张闻天致电周恩来并告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指出:“(甲)关于谈判方针:(一)红军编五万人,军饷照国军待遇,临时费五十万,以此为最后让步限度,但力争超过此数。(二)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各军及地方部队不在五万人之内,均改保安队及民团,在特区行政经费内开支。(三)要求遣散老弱、收回苏票之善后费。(乙)关于对付反蒋派之方针:(一)坚持拥蒋抗日路线。(二)一方面向蒋建议废除挑拨离间、排斥异己政策,改为实际的团结全国、一致对外政策,但对于勾结日本之地方派,则与蒋一道反对之。(三)一方面向各反蒋派建议废止反蒋政策,争取推动南京进一步改变国策,并废除军事、财政等方面与南京对立之方针,以达到抗日救国目的。”
同日
在凤凰山住处会见美国作家、记者史沫特莱,回答她对中日战争与西安事变提出的一些问题。在回答关于中国共产党执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问题时,毛泽东说:我们的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的,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而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但是,我们要求英、美、法等国同情中国的抗日运动,至少保持善意中立。我们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民族的,这就是说包括全民族一切党派及一切阶级,只除开汉奸在外。有人说共产党倡导人民阵线,这是不对的。共产党倡导的是民族战线,这种民族战线比起法国或西班牙的人民阵线来范围广大得多。在回答是否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民族战线,放弃阶级斗争,而变成了民族主义者的问题时,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的各种具体政策,其目的完全在为着要真正抵抗日本,保卫中国。共产党人决不将自己观点束缚于一阶级与一时的利益上面,而是十分热情地关心全国全民族的利害,并且关心其永久的利害。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我们主张从两方面努力,适当地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现在提出的这些政策,没有问题的是带着爱国主义性质的。有人说共产党是国际主义者,他们是不顾民族利益的,他们不要保卫祖国,这是极胡涂的话。中国共产党是国际主义者,他们主张世界大同运动;但同时又是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者,为了保卫祖国,愿意抵抗日本到最后一滴血。在回答没有国际援助,中国能否支持战争的财政经济负担的问题时,毛泽东说:没有友军,中国也是必须抗战的,而且以中国的资源与自然条件,是能够支持长期作战的。但是我们正在寻找友军,中国决不能自处孤立。我们主张中、英、美、法、苏建立太平洋联合战线,否则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在回答中日战争的前途问题时,毛泽东说:日本对中国战争的最后结果,将不是日本的胜利,而是日本财政、经济以及政权的崩溃。中国人应该有战胜日本的自信心。在回答外面传说中国共产党现在的政策是向国民党屈服、投降和悔过的问题时,毛泽东说:我知道外面正有人这样说,可是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却不这样说。要检查任何一个政策一个行动的是否正确,只要看一看日本人的态度就行了。现在也只要看一看日本人是如何地反对所谓“屈服、投降和悔过”的政策,就可以证明我们的政策是何等革命的政策了。没有疑义的,共产党的这种步骤是对国民党一个大的让步,但这种让步是建立在一个更大更重要的原则上面,这就是抗日救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这叫做双方让步,互相团结,一致抗日。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诚然至今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是业已开始了他的转变,三中全会的决议,可以看作这种开始转变的证据。
3月2日
同朱德等出席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开学典礼。毛泽东在会上讲话,并为第二队学员题词:“要学习朱总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3月3日
同张闻天复电周恩来,指出:目前谈判焦点只在红军人数问题上,为使谈判迅速成功,我们认为红军主力编为四个师十六个团及两个工兵师共六万人的提议,一般地可以接受。我们今天的中心是在谈判成功后,我们在南京政府下取得合法地位,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得以开始。3月5日
致电刘伯承、林育英,彭德怀、任弼时,周恩来等,“请周于明日或后日,即向顾祝同、张冲说明增援事,特别说明四军、三十一军要求西援之迫切,如顾电令二马停战,或派人乘机赴青海说通二马,我军即中途停止。”
同日
关于同国民党谈判的内容,同张闻天复电周恩来并告彭德怀、任弼时:在我们发表宣言〔1〕同时,要求国民党亦发表宣言式的公开文件,承认我们的合法地位。陕甘宁行政区设主席与委员会制为宜,林伯渠为主席,经费(包括保安团队在内)每月三十万,又收回苏票二百万。
〔1〕周恩来三月四日致电中共中央书记处,建议党应准备发一宣言,说明举国一致对外的重要性和党保证实行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提出的四条等。
3月6日
同张闻天致电任弼时,指出国内和平实现后的形势以及党与红军的任务:“甲、三中全会在法律上确认为伟大西安谈判顺利地和平解决,成为开始在全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与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新阶段,也走到全国统一战线的实际建立,举国抗战开始一个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快慢,决定于各力量斗争的结果,中间可能发生各种曲折与变化,但总的方向是不会变化的。乙、今天的任务是巩固国内和平,准备对日抗战,以推动全国统一战线的实际工作与抗战的开始。党的工作仍然是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成为这一运动中心领导的力量。一切工作均应转变,以适合这一总任务。红军应利用时机,加强内部政治上的与军事上的训练,加紧党在红军中的堡垒作用,重新教育干部,使他们能够负担新形势下的新任务,严整军风纪,学习群众工作,使红军成为抗日军队的模范。”
3月7日
致电周恩来并告彭德怀、任弼时,指出红军编制仍以四个师为宜,因徐向前部分不能不编一个师,但如蒋介石坚持三个师时,亦只得照办。
3月9日
关于西路军问题,致电周恩来:“甲、西援军现停止于白杨城、青石咀之间待命。乙、徐、陈所部在沙河堡仅占地十里,被敌包围,粮水均缺,不能持久。丙、全力用政治方法解决,并须速解免去军事增援为上策。丁、此事须在你去南京之前督促张冲、顾祝同即速办理并得确定结果,如:(一)二马撤兵停战,(二)飞机送款、弹,(三)容许西路军安全东还或容许其去肃州、安西。”
3月10日
致信美国记者斯诺:“自你别去后,时时念到你的,你现在谅好?我同史沫得列〔1〕谈话,表示了我们政策的若干新的步骤,今托便人寄上一份,请收阅,并为宣播。我们都感谢你的。”3月11日
关于同蒋介石直接谈判等问题,同张闻天致电周恩来:请你估计此刻即去南京或牯岭与蒋介石直接谈判的可能性,现在问题非与蒋谈不能解决。如果承认贺衷寒所提各点〔2〕不但非常危险,而且过几天有可能连贺案亦被推翻,因此决不能同意。对外宣言,已有毛的谈话〔3〕(允生〔4〕带上),党的宣言以暂缓为宜。
同日
同张闻天再致电周恩来并告彭德怀、任弼时、刘伯承、张浩:“全体的政治局会议,须待与国民党关系确定后才好开会。你如能在近日去南京而在两星期左右确定国共关系,则拟在月底或月初开会。会后并须召集代表会议,拟在四月底或五月初开会。”
3月12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同国民党谈判问题。毛泽东发言说:摆在蒋介石面前有两条路,一是走日本的路,一是走向我们,他现在还在徘徊中。谈判应该是政治的斗争,谈判的胜利是表示我们的诚意,但一定要在〔1〕〔2〕〔3〕〔4〕允生,即李允生,是冯雪峰的化名。指毛泽东一九三七年三月一日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谈话。指贺衷寒对一九三七年三月八日周恩来、叶剑英同顾祝同、贺衷寒、张冲商定的准备送蒋介石最后决定的提案所作的重大改动,亦称“贺案”。主要内容有:将“陕甘宁行政区”改为地方行政区,直属各省政府;裁减红军改编后的定员,三个师,两万七千人;将红军改编后“服从统一指挥”改为“服从一切命令”;不提在河西走廊停止进攻西路军。史沫得列,即史沫特莱。合作的原则上,不是投降。谈判的方针,无疑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合作的方向,而不是无产阶级做资产阶级的尾巴。如果这样,我们便要失去信仰。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至于谈判的方法,应先谈原则问题,再谈技术问题。我们应召集会议,发表宣言,从政治上动员。国民党的代表应确定,有些人可不同他谈。
同日
关于同国民党谈判的方针,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周恩来并告彭德怀、任弼时,张浩等,指出:贺衷寒〔1〕、顾祝同所改各点,太不成话,其企图在于欲使我党放弃独立性,而变成资产阶级政党的附属品。关于此点,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立场,绝对不能迁就。在整个谈判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立场。彼方所提如划去民选、分裂苏区、派遣副佐人员、取消政治工作人员、缩小红军至两万余人、地方部队由行营决定、改要求为请求、服从一切命令、置西路军不提等,均须严拒,申明无从接受。我们的最低限度:(一)三个国防师组成某路军领导不变,副佐不派,学校必须办完本期,政工人员不变,每师人数一万五千余,编制表自定,服从国防调动,西路军立即停战。(二)苏区完整,坚持民选,地方部队不能少于几千人。两星期来彼方着着进迫,我们现应改换姿势,将上述最低限度要求提出,申明在西安无可再谈,要求见蒋介石解决问题。总的和平局面已定,政治上采取进攻的姿势,只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不会使谈判根本破裂。
〔1〕贺衷寒,当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中将处长,西安事变后被派往西安负责善后事宜和对共产党的谈判。
同日
中革军委主席团在接到西路军本日给军委的告急电报后,复电徐向前、陈昌浩:你们现已处于特殊情况之下,已不是一般方法所能解决问题,必须立即采取特殊方法达到保存一部力量的目的。因此,我们向你们提出下列两种方法,请你们考虑决定一种:(一)率现存的三团人员向蒙古边境冲去;(二)率现存的三团人员打游击战争。以上方法不论采取哪一种,均须将伤病者安置民间,均须采取自主自动姿势,均须轻装,均须采取变化不测的战术。西路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数月,歼灭河西国民党军两万余人。广大指战员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殊死斗争中,表现了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但终因敌众我寡,兵败祁连山。三月十四日,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率余部三千多人,分三路游击。由李先念直接率领的一个支队,于四月底进至甘肃、新疆交界处的星星峡。后由陈云、滕代远将他们迎至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