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

1938(06)

512日 

關于三民主義青年團的性質和對三青團的方針問題,同張聞天、康生、陳云、劉少奇復電陳紹禹、周恩來等〔1〕,指出:我們首先應承認,三民主義青年團為國民黨青年團,為國民黨候補黨員性質的組織。我們的目的是,一、使三民主義青年團實質上成為各階級、各黨派廣大革命青年的民族聯合;二、經過三民主義青年團去改造國民黨,一方面以青年團的力量推動國民黨進步,另一方面經過它使大批革命青年加入國民黨,發展與鞏固國民黨內部的革命力量。復電中提出的目的后來沒有實現,三青團成為欺騙和控制青年的反動組織。

1〕一九三八年三月底至四月初召開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同年四月召開的國民黨五屆四中全會,通過《三民主義青年團組織要旨》。同年五月六日,陳紹禹、周恩來等致電中共中央書記處,說三青團問題日漸具體化,對這個問題不能長期緘默,更不宜無條件贊助。

同日 

在修改《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稿的過程中,本日告中共中央軍委編譯處處長郭化若:“校對須注意,你自己至少校一次”,“注意標點符號,不使弄錯一個”。

513日 

就《大公報》宣傳“準決戰”問題,致電陳紹禹、周恩來、秦邦憲、何凱豐〔1〕:“《大公報》否認持久戰,提倡準決戰的論調,我們認為是不對的。徐州決戰只應該是某種程度的戰役決戰,而決不應該看作戰略決戰,必須準備在徐州決戰失敗后仍有充足力量為保衛武漢而戰。”

514日 

同張聞天、劉少奇致電八路軍第一二○師并總部,北方局等,指出:目前山西日軍被擊退,閻錫山的舊勢力極力想恢復他們的統治,在晉西北、晉東南均極力向八路軍及新興抗日勢力進攻。為鞏固統一戰線,改善我們與閻的關系,并繼續發展抗日力量起見,請朱德、彭德懷及賀龍、蕭克、關向應〔2〕在集合更多、更大、更忍無可忍的材料之后,用適當的措詞公開致電有關方面抗議,將各種破壞八路軍的謠言、電文印送各有關方面,并請閻對這類破壞行為加以制止。

1〕何凱豐,當時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宣傳部部長。

2〕關向應,當時任八路軍第一二○師政治委員。

同日 

致電朱德、彭德懷,賀龍、蕭克、關向應:“在平綏路以北沿大青山脈建立游擊根據地甚關重要,請你們迅即考慮此事。”

同日 

就林彪五月二日在抗大所作《抗大的教育方針》講話的記錄稿,晚上寫信給林彪,信中說:“已經看過,很好。但有些不適合的地方,已為改了,請你再看。‘無條件的進攻’一語不妥〔1〕,進攻也是有條件的,但進攻是主要的,基本的,中心的。”

515日 

起草的《陜甘寧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后方留守處布告》,本日發布。布告揭露國民黨頑固分子破壞陜甘寧邊區人民利益、破壞統一戰線的陰謀活動,堅定表示為增強抗日力量,鞏固抗日后方,保護人民利益,對進行破壞活動的分子將嚴懲不貸。這個布告糾正了當時黨內一部分同志對這種破壞活動采取的軟弱退讓態度。這個布告編入《毛澤東選集》。

519日 

徐州失陷。

520日 

致電朱德、彭德懷,劉伯承、徐向前、鄧小平,指出:徐州失守后,河南將很快落入敵手,武漢危急。那時蔣介石將同意我軍南進在豫、皖、蘇、魯四省深入敵人后方活動,第一二九、第一一五兩師將相應地作整個新的部署。未到適當時機,不應向蔣介石等提出這一點,只是自己預作準備。山東方面已發展廣大游擊戰爭,已派張經武、郭洪濤〔2〕率黨、政、軍干部去。林彪在講話中關于進攻戰法問題說:“我們要無條件的進攻,有條件的防守”。毛澤東在林彪講話記錄稿上改為:“我們作戰要以進攻為主,防守為輔”。

1〕郭洪濤,曾任八路軍留守兵團綏德警備區司令部政治委員兼中共綏德地委書記,后到山東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一九三八年五月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

2〕張經武,抗日戰爭初期曾任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高級參謀,后到山東參加組織和領導抗日武裝斗爭。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任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員。

521日 

出席抗大對第三期進行總結的干部會議,并講話,講安心當教員、編教材和軍隊的民主等問題。他說教員是教育干部的干部,下決心當教員,辦好抗大,十分重要。他強調要編游擊戰、戰略、戰術、政治工作等教材,并說游擊戰爭教材由他負責,戰略教材他負擔一部分。他說:十年來的戰爭經驗我們在軍事上形成了路線,但見之于文字的卻不多。過去對戰略比較忽略,現在我們提倡寫書,提高戰略空氣,中央組織部因此也發起抗日戰爭研究會。軍隊在軍事指揮上應強調單一的指揮,強調服從,而官兵政治上平等,生活上同艱苦,這就是民主。

524日 

出席抗大第四期開學典禮,并講話。他再次強調抗日戰爭是艱苦的長期的。要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就要增加抗日力量。辦學校,辦抗大,是增加抗日力量的一個辦法。

526日—63日 

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作《論持久戰》講演。他全面分析了中日戰爭所處的時代和中日雙方的基本特點,闡述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持久戰總方針,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他指出:“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戰爭的雙方存在互相矛盾的許多特點,基本的特點是“日本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強的,但其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國際形勢又處于不利。中國反是,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比較地弱的,然而正處于進步的時代,其戰爭是進步的和正義的,又有大國這個條件足以支持持久戰,世界的多數國家是會要援助中國的”。“這些特點,規定了和規定著雙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規定了和規定著戰爭的持久性和最后勝利屬于中國而不屬于日本。”亡國論者只看到敵強我弱這一個特點,速勝論者則根本忘記敵強我弱這一特點。他根據敵我雙方互相矛盾著的各種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在戰爭過程中的發展變化,預見了中國持久抗戰將經歷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御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他著重分析了爭取戰略相持階段到來的條件和相持階段中敵我斗爭的形勢,指出:“這個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也將是最困難的時期,然而它是轉變的樞紐。中國將變為獨立國,還是淪為殖民地,不決定于第一階段大城市之是否喪失,而決定于第二階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和堅持持久戰,中國將在此階段中獲得轉弱為強的力量。”他還闡明能動性在戰爭中的作用,戰爭和政治的關系,實行持久戰總方針所應采取的具體作戰方針、作戰原則和作戰形式等。他指出:“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即敵之進攻和保守階段中,應該是戰略防御中的戰役和戰斗的進攻戰,戰略持久中的戰役和戰斗的速決戰,戰略內線中的戰役和戰斗的外線作戰。在第三階段中,應該是戰略的反攻戰。”他進一步明確八路軍的戰略方針是:“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他提出“兵民是勝利之本”,闡明人民戰爭思想,說:“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的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民和人心的對比。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他首次提出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則: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軍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敵軍。他的講演最后說:“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后勝利是中國的——這就是我們的結論。”《論持久戰》是毛澤東繼《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之后的又一篇最重要的軍事著作,這篇著作進一步堅定了中國人民持久抗戰的勝利信心,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和具體道路。這篇著作編入《毛澤東選集》。

526日 

致電八路軍總部及各師、晉察冀邊區、新四軍軍部、山東省委,指出:“甲、徐州失守后,判斷敵將以進攻武漢為作戰計劃之中心。乙、以為敵置武漢抗日的重心于不顧,而將主力立即轉向華北及西北打擊游擊隊及切斷中蘇交通的估計,是不適當的,這一步驟的到來將在稍后。丙、如果歐洲發生戰爭或重大危機,敵將迅速進攻廣東。丁、我們的口號是:保衛武漢,保衛廣州,保衛西北,堅持華北游擊戰爭。戊、在上述情況下,華北游擊戰爭還是廣泛開展的有利時機,目前應加重注意山東、熱河及大青山脈”。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