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

1937下(8)

10月10日 同譚政電告任弼時、鄧小平等,中共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已成立,即日開始辦公,任弼時為主任(毛澤東代理),譚政為副主任。同日 關于判處黃克功死刑問題〔1〕,寫信給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院長雷經天。信中說:黃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他“失掉黨的立場的,失掉革命立場的,失掉人的立場的行為,如為赦免,便無以教育黨,無以教育紅軍,無以教育革命者,并無以教育做一個普通的人。因此中央與軍委便不得不根據他的罪惡行為,根據黨與紅軍的紀律,處他以極刑。”“共產黨與紅軍,對于自己的黨員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格的紀律。”

〔1〕一九三七年十月,抗日軍政大學第六隊隊長黃克功,對陜北公學女學生劉茜逼婚未遂,開槍把劉茜打死。經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審判,黃克功被處以死刑。

10月12日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南方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在此之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葉挺為新四軍軍長。

10月13日 致電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秦邦憲、葉劍英,指出:“須知華北戰局重點并不在太原,而在娘子關、龍泉關一帶之太行山脈。如太行山脈及正太路在我手,敵進太原如處甕中,我軍是還能有所作為的,請你們深刻考慮此點。”

同日 再致電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秦邦憲、葉劍英,提出太原失守后的戰略部署意見,請他們考慮向國民黨提出。電報指出:“太原即使失守,亦無關大局,因大同、太原線兩側均有我軍向該線襲擊,敵在我四面包圍中,華北大局之樞紐,現乃在恒山山脈及正太路。該地區如失,則華北戰局立即轉為局部戰,敵已達到控制全華北樞紐之目的。”電報并提出,為確保太行山脈、正太鐵路于我手中,準備向大同、張家口、北平線作戰略反攻,支持華北持久戰,用以消耗敵人,保衛中原各省之目的,而應實行的具體部署。

同日 同張聞天致電潘漢年、劉曉〔1〕等,提出反對對國民黨的投降主義傾向,指出:“民族資產階級的影響,在部分左傾領袖及黨員中是在增長,主要表現是在對國民黨的投降,只知對國民黨統一,處處遷就它的要求,而不知同它的錯誤政策做斗爭。”“民族統一戰線,不但不取消對于國民黨的錯誤政策進行批評與斗爭,而且只有在這一基礎上才能使統一戰線充實鞏固起來,使之繼續前進。”我們應不失時機對國民黨的錯誤政策進行批評與斗爭,主要方向,首先是改組國民黨,然后改組政府與改造軍隊。這不是使國共合作分裂,而是使之更進一步發展。

〔1〕劉曉,當時任中共上海市群眾工作委員會書記。

10月16日 為閻錫山擬集中十四個團并要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參加與日軍決戰事,致電林彪:我軍應堅持既定方針,用游擊戰配合友軍作戰。此方針在南京與蔣介石、何應欽決定,周恩來、彭德懷又在山西與閻錫山當面決定,基本不應動搖此方針。

10月17日 致電朱德、彭德懷并告周恩來,同意彭德懷意見,由周電蔣介石調主力軍入晉,以調川軍為宜。電報還指出:“我軍各部勝利之后,易生驕志,易啟輕敵觀念,而敵在失敗之后,對我必增加憤恨之心理,發生謹慎之心理,因此,請你們告戒各部首長,仍一本謹慎沉著精神使之與勇猛奮發精神相配合,爭取與日寇之持久戰。”

同日 同張聞天致電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并告周恩來:“軍分會十月八日指示文件〔1〕,有原則錯誤,望停止傳達。”

〔1〕一九三七年八月下旬,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軍委前方軍分會(后稱華北軍分會),以朱德為書記,彭德懷為副書記。“軍分會十月八日指示文件”,指華北軍分會發出的《目前華北戰爭形勢與我軍任務的指示》。

10月19日 同張聞天致電周恩來、朱德等:在山西須堅持與閻錫山合作,不參加任何倒閻陰謀,但原則問題決不讓步。

同日 在陜北公學紀念魯迅逝世一周年的會上作《論魯迅》演講,指出:我們紀念魯迅,不僅是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而且因為他是一個民族解放的急先鋒。魯迅具有政治遠見、斗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三個特點形成了偉大的“魯迅精神”。這種精神使魯迅成為藝術上了不起的作家,革命隊伍中優秀成熟的先鋒分子。我們紀念魯迅,就要學習魯迅精神,把它帶到全國各地的抗戰隊伍中去,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斗。

10月20日 關于準備在日軍占領太原后八路軍的作戰部署問題,致電周恩來、朱德、彭德懷、任弼時,指出:敵人占領太原后,在太原以北的國民黨抗戰部隊將潰亂無序,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一二九師和八路軍總部的聯系可能被隔斷。為此擬定部署意見如下:留楊成武團〔1〕在恒山、五臺山地區堅持游擊戰爭;第一一五師主力準備轉移于汾河以西呂梁山脈;第一二九師在正太路以南之現地區堅持游擊戰爭;總部準備轉移至孝義、靈石地區;第一二○師堅持晉西北之游擊戰爭。

〔1〕指楊成武任團長的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獨立團。

10月22日 出席中常會,會議討論隴東特委的工作。毛澤東在發言中批評隴東這一時期工作中對國民黨的遷就傾向。

同日 同張聞天復電朱德、彭德懷、任弼時、鄧小平并告周恩來,指出:“關于恢復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原有制度,我們完全同意,請即速令執行。惟黨代表名義不妥,仍應名為政治委員。”同日 同張聞天致電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恩來長電〔1〕,對大局分析及我黨政策完全正確,我們完全同意。”“請恩來擬具建議書,即去南京代表我黨嚴重與正式地向國民黨建議,并推動各界促進時局之轉變。黨的宣言,俟恩來南京談判后再行決定,目前以解放報論文為號召。”

〔1〕周恩來十月十九日致電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說鑒于日軍集結全力猛攻山西并企圖奪取上海,國民黨政府對持久抗戰發生動搖,國內妥協和平空氣抬頭,中國抗戰出現新的危機,提出以下建議:(一)中共公開發表宣言,反對和平妥協,堅持抗戰到底;(二)向國民黨政府提出抗戰緊急方案;(三)向閻錫山、黃紹竑、衛立煌提出華北的進一步的計劃;(四)要求國民黨政府增派軍隊到華北支持抗戰;(五)八路軍在華北積極行動,直接配合友軍作戰并擴大發展游擊戰爭,等等。

10月23日 為陜北公學成立題詞:“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著斗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于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